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在1982年和1990年的两次人口普查中,都对人口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登记,这为研究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本文利用普查资料试图对中国的就业问题进行一些分析。1中国人口在业程度分析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资源也最丰富。第四次人口普查表明,1990年7月1日,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劳动适龄人口(男16—59岁,女16—54岁)为6.79亿,占总人口的60.01%。与1982年相比,劳动适龄人口增加了1.28亿,比重上升了5.l个百分点。按国际上的常用标准计…  相似文献   

2.
1994年辽宁省计委社会处《辽宁农村三大人口问题研究》课题组对辽宁六县十八村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文是对这一调查结果的分析。一、农村劳动力资源利用情况辽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很不平衡。就劳动适龄人口中的劳动力资源而言,大部分处于半开发状态,少部分处于过度开发状态。本次在六县十八村共调查3,551人,16-59岁劳动适龄人口2,433人,其中在校学生187人,从事家务劳动304人,有就业需求的1、942人,劳动参与率为79.82%。有就业需求的人口中待业者32人,待业率为1.64%。16-59岁从事谷种生产劳动的人中、年…  相似文献   

3.
<正> 一、黑龙江省劳动人口就业的基本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年来,随着总人口的不断增长,黑龙江省的劳动适龄人口迅速增长。1949年全省劳动适龄人口为536万人,到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4.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关于在业人口状况的资料,对了解中国国情国力,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普查结果看,中国究竟有多少在业人口?就业程度如何?他们的性别、年龄构成如何?在各个行业和各种职业间的分布情况怎样?都是人们十分关心的。 一、中国人口的就业程度 中国是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劳动力资源最丰富、就业率较高的国家。1982年人口普查10%抽样资料表明,中国劳动适龄人口(男15—59岁,女15—54岁,注1)为57,347,227人(未推算全国总数,下同),占人口总数的57.13%,比1953年第一次普查时的54.61%上升2.52%;比1964年第二次普查时的51.11%上升6.02%。若按国际上运用的口径15—64岁计算,中国劳动适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重则为61.5%,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980年为59%),更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57%),但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65%)。  相似文献   

5.
一、劳动适龄人口的数量变化 台湾省劳动适龄人口的增长,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全省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大。1981年全省劳动适龄人口有1,160.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1,813.6万人的65.1%,(见表 1)高于全国劳动适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4.36%(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当然,台湾省劳动适龄人口的统计口径大于1982年  相似文献   

6.
死亡态度直接影响个体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利用在成都市城市社区进行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影响城市劳动适龄人口死亡态度的个人和家庭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和家庭谈论死亡情况是影响城市劳动适龄人口死亡态度的因素。高文化程度和忌讳谈论死亡的家庭环境对城市劳动适龄人口的死亡态度有负向影响,在婚增加城市劳动适龄人口对死亡排斥的倾向性,患有慢性病或自评精神健康好的城市劳动适龄人口更倾向于接受死亡。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劳动适龄人口的死亡教育的实施、保障和促进该群体的生命、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依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平凉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发展趋势及其素质做一初步分析。(一)1982年7月1日,全区劳动适龄人口(男:15—59岁,女:15—54岁)972,062人,占总人口(1,735,143)的56.02%。男、女劳动适龄人口分别为516,420人和455,642人,依次占男、女人口的57.55%和54.39%;劳动适龄人口性比例为113.34,男多女少,能够利用的可能性较高。从劳动力资源构成情况看,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劳动年龄人口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的年龄界限一般都由国家规定,由于各国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劳动年龄的范围也不同。我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规定劳动年龄的下限为16岁,从历年人口效果的资料来看,我国实际就业年龄的下限为15岁,上限男性为59岁,女性为54岁。15-19岁年龄组是劳动年龄人口中最低年龄组,他们刚冈位入劳动年龄,各方面都未完全成熟,所以把15一19岁年龄组的人口称为低龄劳动年龄人口(以下简称低龄劳动人口)。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低龄劳动人口的现状和特点,引发对低龄劳动人口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在成都市城市社区开展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城市劳动适龄人口的自杀态度以及影响其自杀倾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城市劳动适龄人口对自杀持否定和反对的态度,但对自杀行为持理解、认同的比例仍不容忽视。男性、离婚或丧偶、小学及以下学历、行政管理人员、家庭经济状况差或好、信仰宗教、不经常参加集体及社会公益活动、患有慢性病、无医疗保障的城市劳动适龄人口,对自杀行为持理解、认同的比例相对较高。职业、宗教信仰是影响城市劳动适龄人口自杀倾向的因素。研究发现可为在城市劳动适龄人口中有效开展自杀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测量就业状况,文章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多状态就业生命表,分析劳动年龄人口就业水平和变动特征。研究发现:(1)就业率小幅波动,但总体相对稳定。2015年以来,16~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率超过66%。男性比女性高13~17个百分点。(2)16~64岁男性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就业的比重不仅高于女性,而且不断上升,男性平均预期就业年限为36.78~37.94年,比女性长6.05~7.52年。(3)调查失业率在10%以内,男性失业率比女性低2~5个百分点。男性平均预期非就业年限为9.78~10.96年,女性为17.28~18.71年。(4)16~24岁经济活动人口中,年龄越小失业的可能性越大。随着年龄的增加,年龄别失业率下降,25岁及以上年龄组失业率为3%~10%。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初(2001-2010年),安徽省劳动力市场将主要表现为一种不均衡的状态,即安徽省自身劳动力供给与有效劳动力供给过剩,同时,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新世纪初安徽省劳动适龄人口、在校学生规模、外来劳动力人口、迁移人口以及老年就业人口发展状况的分析,预测新世纪初安徽省劳动力供给发展趋势。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安徽省劳动力供给方面的就业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2.
劳动力参与率(以下简称劳参率)是测度劳动适龄人口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对劳参率的研究有助于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劳动力资源,妥善解决就业问题。大城市由于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人口状况,因此,对大城市人口劳参率的研究,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劳动力供求平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事社会劳动并获得劳动报酬的在业人口,为社会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体。分析研究和合理组织人口就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一、茂名市劳动力资源利用情况据第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990年中茂名市共有15岁以上在业人口2,602,294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3.2%。其中劳动适龄人口(男15—59岁,女15—54岁)2,377,464人,比1982年增长7.9%。就业率为88.8%,比1982年降低了3.5个百分点。其原因,(1)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15—19岁在校学生占同龄人口的39%,比1982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使就业人口减少;(2)1966—1970年生育高峰期出生的20—24岁人口比1982年增长27.3%,超过同龄在业人口增长速度的21.2%,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三是超龄在业人口达224830人, 比1982年增长了48.8%。占在业人口的8.6%,比1982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影响待业人口就  相似文献   

14.
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广东劳动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试图分析这种变化,保求其趋势,并找出相应的对策。一、六个方面的变化从1982年到1990年,广东劳动就业形势发生了六个方面的变化。(一)劳动力资源在数量上迅速增长,在素质上有所提高。广东的劳动力资源、劳动适龄人口和总人口的增长情况如表1。  相似文献   

15.
劳动人口(男:15———59岁,女:15———54岁)是全部人口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劳动力的源泉。对劳动力淘汰的利用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着经济建设和其它各项事业发展进程。从目前状况看,甘肃省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大,年龄构成轻,但文化素质低,利用不合理。高强度的劳动力利用率已在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本文以第四次全省人口普查资料为主,就甘肃省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及戈利用问题作一简析。  相似文献   

16.
1995—1996年人口与计划生育状况陈剑一、1995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形势分析1.1995年全年人口计划和“八五”人口计划将圆满完成1995年是“八五”人口计划的最后一年。根据对1995年上半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计划执行情况推算,1995年大陆...  相似文献   

17.
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劳动就业问题胡伟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100732)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因与生产资料结合才能实现经济增长,就成为重要的经济问题。就业者不仅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财富,而且还要创造未就业人口、社会及公共需要的财富,又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需...  相似文献   

18.
就业结构调整中的新趋向——兼业现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兼业是一种特殊的就业形式,一般指就业者在一定时间内同时或交替从事两个以上的职业或行业,也包括从事一个职业或行业内部两个以上种类的工作。1995年人口小普查,首次对山东省在业人口的兼业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兼业界定为,在1995年4月1日至10月1日的...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人口与就业的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人口学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划分,一般分为三部分:0-14岁为少儿人口,15-59岁为生产年龄人口,60或65岁以上为老年人口。其中生产年龄人口包括适龄的劳动力人口、在校人口、失业人口和非自立人口等。其中主体是劳动力人口,因其是社会财富生产的担当者和创造者,所以劳动力人口与生产资料之间的比例变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就是人口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中的核心问题。劳动力人口与就业的基本关系受一定社会的生产条件及其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制约。同劳动力需求量相关联的有两方面因素:一是生产资料总量,一是生产…  相似文献   

20.
如何解决沿海城市不断涌入的外来劳动人口和本地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一些区域中心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基于对近年青岛市外来劳动人口状况的调查,基本摸清了该城市外来劳动人口的主要特点,分析阻碍吸纳外来劳动人口的原因。根据"敞开大门、城乡兼顾、平等对待、有序流动"的原则,提出改善管理、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