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试论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放松规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丽 《管理科学》2002,15(2):62-64
从自然垄断行业的经济特性入手,分析了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放松规制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回顾了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的国际经验,对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垄断行业的高收入现象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对垄断行业高收入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反垄断的重点是反行政垄断。深化垄断行业改革,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推进垄断行业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社会资本引入垄断行业;尽快建立新的监管体系,加强对自然垄断业务的有效监管;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垄断行业改革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典型垄断行业的形成与发展、问题与矛盾都有其特殊性.因此,我国典型垄断行业的改革既不能背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方向,也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本文主要从我国典型垄断行业的现状分析入手,剖析典型垄断行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最后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垄断行业改革启动于20世纪80年代,实质性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并在本世纪初达到了改革高潮。除了少数行业(如烟草、盐业等)外的垄断行业都通过政企分离、政资分离、产业重组、监管改革和改制上市等手段初步完成了改革任务。改革后形成的企业大都纳入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范畴,近些年来经营业绩持续改善、竞争力不断加强。垄断企业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行业地区属性和宏观经济变量的视角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影响国有企业创新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相对于处于垄断行业和中西部地区的国有企业,处于非垄断行业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国有企业创新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更为敏感。而且房价增速越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越不利,但是资本市场越发达,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国有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有垄断行业在产权改革、引入竞争、经营效率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收益分配制度的改革也进行了多次,但是收益分配中的不合理现象依旧存在,垄断行业不合理的利益格局仍未打破,改革到了深水区阶段,所以其中如何确定利润上缴的合理比例尤为突出和迫切。确定国有垄断行业合理的利润上缴币奖励,不仅仅有利于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制,更有益于保证所有者权益、发挥国有资本收益对于收入分配的调节左右,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财政部规定,从2014年起,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将在现有基础上再提高5个百分点。本文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通过C-D模型分离人力、物力资本的产出贡献率,并通过物力资本的贡献率与其相应的利润回报进行比较,测定国有银行业利润上缴比例应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8.
中国通信行业作为固有自然垄断行业,虽然经过一系列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的改革,但实际上,有效的竞争机制尚不完善,通信市场垄断态势依然严峻,加入WTO对中国通信市场的垄断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如何进一步打破垄断,构建通信服务领域有效的竞争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OECD建立的PMR指数数据库提供的35个国家、7个垄断行业和5个驱动因素1975~2013年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进程阶段划分方法对国际和中国垄断行业放松规制进程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利用费雪指数编制方法和Shapley值分解方法对国际和中国垄断行业放松规制进程的驱动因素进行了贡献度分解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分国别、分行业,还是整体,国际垄断行业放松规制水平均呈持续上升趋势。截至2013年,有近30%的国家和2个行业进入非常高水平阶段,有近70%的国家和3个行业进入较高水平阶段,仅有1个国家和2个行业依然处于较低水平阶段。其中,打破进入壁垒是各垄断行业放松规制进程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平均贡献度达到45%以上,公共产权因素、市场结构因素和垂直一体化因素依然存在较大的放松规制空间。研究还发现,2008~2013年中国7个垄断行业放松规制进程水平也呈上升趋势,但除了天然气和邮政行业,其他5个行业放松规制水平依然显著低于其他3个金砖国家、4个新兴经济体和6个发达经济体。其中,进入壁垒、公共产权、市场结构、垂直一体化和价格规制等因素仅在少数行业放松规制进程中成为主要驱动因素,各驱动因素在各垄断行业放松规制进程中依然具有较大的改革空间。为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两代会的召开看,中央下决心要打破既得利益格局,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当前利益失衡的矛盾日益突出,一项改革措施如果触及利益格局,就会引发矛盾和阻力,很难推行下去,改革需要在调整重大利益关系上取得进展,其关键是要"啃硬骨头",而"啃硬骨头"的关键就是要打破利益集团。同时,要做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要向垄断行业经营权"开刀",使不涉及国家安全的垄断行业向社会开  相似文献   

11.
趋势     
2005年大趋势 2005年中国社会发展将有如下趋势:1、垄断行业改革到关键点。到 2004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已经过三年过渡期,国内大部分产业的保护过渡措施到期、垄断行业的改革面临新的挑战,盈利空间较大的银行业和汽车业首当其冲。2、农民市民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在目前城市化的加速过程中,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出现了大量无地无业农民。加快城市化,最关键的还不是扩展城市漂亮的高楼和绿地,而是加快农民的市民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打破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妥善处理好土地征用争议、农民工利益保护等问题,为中…  相似文献   

12.
改革,改到深处是管理,管理的精义在效率与公平.现在,问题来了--沸沸扬扬闹腾了一年,说是抑制垄断行业的"腐败福利",缩小收入差距,却雷声大雨点小,变换手法顶风而涨--是改革走了过场,还是管理不到位?  相似文献   

13.
动态视点     
中国深化垄断行业改革 国家发改委近日指出,国家将推进电信、电力、民航等垄断行业的改革,要选择适宜的企业和业务范围,引入非公有资本,改善资本结构。对于电信行业,要加快解决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推进电信资费管理方式改革、加快建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电力行业,要加快电网企业重组,推进区域电网公司改组工  相似文献   

14.
垄断行业改革的政策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飞 《决策》2001,(5):14-15
垄断行业改革与重组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打破国有经济垄断,开放国内市场,引入竞争机制,积极吸引外资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这些做法从竞争性行业开始逐步延伸到垄断性行业,从而掀起了对垄断性行业的改革和重组.而垄断性行业的改革并没有脱离一般性规律和基本问题,即如何处理政府、企业、市场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只是问题的复杂性和处理的难度要大于竞争性行业.中国政府对垄断性行业实施改革,反映了政府管理体制和国有经济的改革开始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下,垄断行业的高薪酬与高福利状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垄断行业高薪酬与高福利形成的原因主要为所有者缺位、政府监管的失当、缺乏成本约束机制,高薪酬带来的成本被转移等。其解决措施主要如下:破除行政垄断,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在一些垄断行业内部实施改革,适当放宽管制、产权变革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才观念的更迭,社会对高校人才的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这直接的结果就是高等教育课程的改革,而这之后的价值诉求则是大学生素质的提升.我国高校原有的课程体系的课程理念使得高等教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状况和适应社会的需要,就必须对高等学校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而首要的则是树立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以支撑这项改革.课程改革应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自身的能力以及必然的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40年来,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中心地位和核心环节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巨大进展和成就,也面临着不少新问题。在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如何"再出发"?本文基于系统化改革的理念,构建了以"逻辑起点、核心问题、特殊难题、内部机制、外部保障"为内在联系的改革框架,提出进一步调整优化国有经济总体规模和布局,坚持国有企业去"六化",不断放松规制。作为特殊难题,本文最后专门对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垄断行业高管薪酬存在"薪酬自定"、薪酬标准不科学、薪酬信息不透明、缺乏执行力度等问题。规范我国垄断行业的高管薪酬制度,使之科学化、合理化,对于企业长远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我国垄断行业高管薪酬现状,参考国外领先企业高管薪酬制度,围绕其设计理念、确定流程、薪酬结构、最低持股要求、信息披露等方面,对规范我国垄断行业高管薪酬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者的报酬也在上升。一方面个别垄断行业的工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部分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工资收入微薄,尤其是诞生于农村经济改革中的特殊群体——农民工。本文通过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者的报酬也在上升。一方面个别垄断行业的工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部分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工资收入微薄,尤其是诞生于农村经济改革中的特殊群体——农民工。本文通过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