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鲁迅在继承和借鉴中国近代翻译成就的基础上,取得了骄人的翻译成就。他致力于翻译外国优秀的作品以期能引进文明,改造社会,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翻译思想、翻译原则和翻译风格。  相似文献   

2.
阎连科作品在日本得到关注,多数作品都有日译本,并得到一定程度的接受,是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成功传播的代表之一。文章分萌芽、上升、鼎盛、平缓四个阶段,梳理分析了阎连科作品在日本翻译出版的历程,调查了日本学界、文艺评论界和普通读者对其作品的评价。最后指出阎连科作品在日本传播成功的原因:他的作品既能帮助日本读者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与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引发读者共鸣;又能给日本读者带去有别于本土文学的阅读体验,满足了读者的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  相似文献   

3.
翻译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将外来文化引进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中国本土文化意识形态的形成和演变可谓举足轻重,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就是明证。今天,在中西文化和意识形态激烈角力的现实背景下,翻译发挥出愈为重要的功用。以史为鉴、以现实为考对翻译的本质属性、价值意义、未来路向及其相关因素重新审视,分析国内外中国文本外译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探讨如何利用翻译的效能和价值,实现中国意识形态对外宣传,将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针对五四时期鲁迅先生的翻译实践活动,从译者惯习和翻译规范的视角开展研究。译者惯习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译者惯习与翻译规范相互影响,不可分割。译者惯习能够促进翻译规范的形成,反过来又能塑造译者惯习。鲁迅先生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翻译实践活动既体现出译者惯习有体现出翻译规范。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有经验的译者和无经验的译者在英译汉时的翻译行为和翻译策略的差异,文章根据研究目的确定了相应的翻译任务,据此以太原科技大学的 12 名翻译者作为实验对象进行有声思维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和内容进行对比和分析.实验表明:6 名有经验的译者和 6 名无经验的译者在英译汉时的翻译行为和翻译策略的异同主要体现在几方面:长难句翻译,有无语法分析,复读,一词多性和一词多义的翻译以及背景文化知识等.最后分析了本实验中暴露出的有声思维法本身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翻译适应选择论从生态社会学的视角诠释翻译现象,凸显了翻译活动的社会性和译者的主体性。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翻译是译者在受制于多元的翻译生态环境的同时选择、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的社会活动。译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鲁迅翻译思想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他的翻译思想涉及翻译的各个方面,如:翻译目的、翻译原蓟、翻译方法等,见解独到而深刻,对现今的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实践仍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之争及对翻译批评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和梁实秋就翻译的性质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的核心是硬译和汉语文法欧化等几个问题。其中涉及的翻译原则,是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翻译理论的研究和翻译批评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9.
林纾和鲁迅的翻译作品在中国译界均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林纾和鲁迅的翻译观也有很大的差别。甚至不少人认为鲁迅是“直译”(或死译)的代表,林纾是“活译”的典范。表面看来,二者的翻译观出入甚大。本文则认为,在二人翻译观巨大差别的背后却蕴含着统一,二者的译作统一于华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各自为中国时世界的了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行为,更是一种文化活动。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人们越来越关注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对比中国翻译史上两位杰出人物鲁迅、林语堂的翻译实践和翻译主张,不难发现他们二人身处相同的历史时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翻译观,对翻译文本、翻译策略的选择大相径庭,这表明翻译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是译者的主观选择,翻译过程中的选择与译者所处的特定的文化环境、作者自身的文化态度、文化立场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辩证法:作为一种描述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拉图的概念辩证法结束了古希腊辩证法与“客观规律”和“形式逻辑”的未分化状态,使辩证法具有了自己独立的形态。古希腊辩证法所揭示的是概念描述的初级形式,康德的辩证法反映了概念描述的高层次特性,黑格尔的辩证法代表着人类描述从两极对立走向对立两极之间联系的建立,而马克思则使辩证法转向实践。作为对两极对立的(二分的)描述方式反思和超越的结果,辩证法是一种描述方式。它是对形而上学绝对概念描述的超越。辩证法的客观化必定使人们的思维陷于混乱。  相似文献   

12.
辩证法有本体论、认识论和辩论方法三个层面的原初语义。揭示和反映认识对象相反相成的矛盾属性是辩证法的精神所在,体现辩证精神的思维即辩证思维。学界试图刻画辩证思维结构而建构辩证逻辑的形式系统,但其公认度较低。这既有逻辑思想和技术不成熟的原因,也有辩证法理论不精细的原因。现在的辩证法理论及其理念,可以为人们把握事物发展状况提供认知信念,但不具有精确地演算和预测事态变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英汉互译中语态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在语态的运用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范围广泛,汉语被动语态使用很少。因此在英汉互译时,充分考虑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用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进行翻译,使译文能够通顺、流畅、自然。  相似文献   

14.
英语被动语态作为真实而准确的表达手段之一,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常见于各种英语新闻报道、科技文章及现实生活中。在英语表达中,或出于礼貌、或着重事实、或注重流畅,常常使用被动语态。解决被动语态在汉译时出现的问题,探讨英语被动语态汉译的一些技巧,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英语文章的流畅性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15.
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从图形/背景理论出发,探讨图形/背景这一认知概念对英语被动句的解释及其对翻译的指导作用。对几种不同的英语被动句句型进行研究,并对该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被动句的汉译进行了探讨。认为英语被动句并不是简单的由主动句变换而来,而是有其认知的理据,因此,翻译的时候,也必须综合认知的因素,否则不能取得好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6.
工作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人们改变主客观世界的实践。如何让我们的工作从谋划、实施再到结果既符合客观要求又最大限度地满足我们的主观意愿以达到我们工作的目的,就必须在工作中灵活地运用辩证法原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工作既有正确的方向性,又有较高的效率和效益性,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哲学界在深入探讨实践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有过分地强调实践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的差异,以至把二者截然对立起来或用前者取代后者的情况,更有甚者还模仿西方学者制造出马克思和恩格斯乃至列宁等在辩证法问题上的分歧和对立。文章提出,实践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在基本理论方面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并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为出发点,从哲学基本问题,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历史观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论证。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范围很广,凡是在不必或不愿说出或无从说出施动者以及为了便于连贯上下文或者为了强调动作的承受者等场合,往往都用被动语态。本文将从R.Quirk等对英语被动语态所受限制的研究理论出发展开讨论,对英语被动句进行结构剖析,继而对被动句的各种翻译手段逐一举例进行分析、分类、对比;本文还将根据Halliday提出的语言的语篇功能理论,分析英语被动语态特殊的语篇功能对被动句的翻译过程所造成的影响;同时还将从英语时态的选用和修辞的角度出发,分析被动语态的修辞价值对译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平行统一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证法也要受到实践的检验,也要跟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黑格尔对立统一辩证法无法解释多元互动统一与和谐统一,这促使我们在黑格尔对立统一辩证法之外,寻找到辩证法新概念亦即平行统一辩证法。平行统一辩证法的基础,是成为几何学空间辩证统一的平行概念。平行统一辩证法在西方哲学史中和中国哲学史中,同样具有悠久的运用历史。恩格斯也曾经提到平行的统一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翻译中内容、形式对等问题初探——以文学作品翻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过程中内容与形式的对等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原语与译入语有着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译者应尽可能选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因此仅注意形式对应是不够的。运用奈达的部分理论,从英汉两种语言思维差异的特征入手,则有可能在文学翻译中化解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