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建构理论关注现代国家作为唯一政治共同体形态对于社会权力的有效整合与渗透。在农耕帝国遗产即政治权力二元性、社会结构离散化历史背景下,中国现代国家建构最终成于深刻性农民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国家化过程。现代政党主导的社会动员和组织化改造与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的社会国家化有其内在一致性。无产阶级政党通过社会革命整合乡土社会,生成组织化权力形态、垂直型动员汲取模式以及党政合一的科层体系,构成政党国家得以建立的基础性国家能力。同时,政党国家通过一系列国家化运动逐步改造乡土社会的基本形态,使得政党国家与乡土社会的关系高度连接和趋于一体化,并通过政治制度化和国家社会化来实现革命以后国家的持续性建构。  相似文献   

2.
协商民主的实质是为广大公民参与公共政治和社会治理提供广阔渠道和制度平台.在当代中国,发展协商民主,对于沟通多元化政治价值诉求,形成民主政治发展合力,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对于适应社会成员平等性政治价值期待,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对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政治生态协调和谐,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对于实现由制度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尤其具有极其广远的政治意义和政治价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关键在于使协商民主制度化.要坚持人民民主、平等对话、多层推进、和而不同、和谐共进等基本原则,着力推进政党协商民主制度化、国家权力机关协商民主制度化、国家行政机关协商民主制度化、社会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大众网络协商民主制度化,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制度化建构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具有鲜明政党独特性的中国共产党的高效能领导是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因而在利益代表层面能够超越西方意义的代表特定阶层的政党而具有利益的广泛代表性,不断丰富和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由最初几十人的小党发展成当今世界第一大党,其自我革命的品格是保持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能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目标和任务,创新发展策略和路径,实现自我革命与转型。随着制度化环境与社会基础性结构发生剧变,中国共产党不断提升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守正创新,实现了政党治理现代化,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提升能力,形成高效能的现代社会治理能力,包括超越国家与社会二分的强大政治领导力、超越政府与市场二分的强大经济协调发展能力。中国共产党展现出的政党独特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治理意味着共同目标的建构。治理理论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应用和发展,不仅表现为学术角度的语源学考察、官僚制的历史主义考察和秩序价值的探讨,而且表现为以回应和民营化为手段、旨在提升公共参与水平和政府绩效的政府再造实践。在国家治理正式登场前,当代中国各地兴起了各种地方治理创新实践,但非制度化的动力机制使其往往难以为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意味着国家治理的正式登场,其方法论价值主要表现在运作环境、目标体系、作用领域、推进策略和技术平台等方面;作为方法论的国家治理的限度体现在将治理局限于治理技术和治理机制层面,局限于作为激活既有制度体系的发展空间的运作手段层面,局限于国家治理的方法论层面。要突破把治理当作一种权宜之计,而将其视为技术、手段、目标和战略思想的综合,注重从公共权力的有效制约和公民权利的有效维护入手,就有可能实现治理优化制度、治理发展制度、治理成功制度的中国式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政党权威是中国现代政治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政治合法性是政党权威的价值判断,也是政党权威确立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实现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在政党现代化和政党权威转型中,中国共产党积极应对多重挑战的同时必须要寻求新的政治合法性资源,以重建和强化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权威。  相似文献   

6.
政党是推动独立后非洲国家政治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政党制度的健全与稳定,又直接影响着政治发展的进程。非洲国家独立后政治发展的跌宕起伏,与政党体制的频繁变迁以及政党政治的剧烈动荡有很大关系。莱索托王国独立后政党政治的发展历程与特征以及对政治发展的影响,可被视为大多数非洲国家政治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从1993年到2017年,莱索托政党政治呈现频繁分裂、体系不稳、碎片发展、联盟嬗变、外部干预等特征,使得莱索托政治发展在曲折中前行,由此得到几点启示:第一,政党的制度化水平,决定了国家政治发展的程度;第二,强大的政党和政党体系是政治稳定的首要条件;第三,在国家发展的优先前提下,秩序比民主更重要;第四,政党与军队关系处理的失衡,可能导致政权的倾覆。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政治实践经验的学术话语生产是建构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主要环节。治理重心下沉是我国政治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政治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围绕治理重心下沉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集中表现在实践经验更新和理论解释路径创新两个方面。通过回顾相关研究,发现治理重心下沉话语经历政权下沉—自治下沉—治理下沉的逐步演变和丰富。关于治理重心下沉内卷化的讨论围绕国家政权建设内卷化、基层自治内卷化和基层治理内卷化展开。随着治理重心下沉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其相关话语也有新的发展,突出表现为更关注政党,并将国家—社会关系理论拓展为政党—国家—社会关系,强调政党的自主性和嵌入性。回到中国情境,构建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需要立足现实经验、运用恰当方法,更需要加强概念抽象和理论提炼。  相似文献   

8.
现代政治是政党的时代.政党与领袖的关系是影响政党政治的重要因素.政党是政治领袖的孕育者还是遏制者直接决定一国的政治效能和国际影响力.本文通过对中国、日本和新加坡三个国家中政党与政治领袖关联性的研究,试图唤醒长期处于沉睡状态的领袖政治.本文的基本结论是:(1)弱政治领袖必然导致国家的衰落.(2)传统力量对现代政党的侵蚀必然导致政党的衰落.(3)领袖型政党与制度化政党的结合是现代政党政治的基本形态.魅力型领袖向使命型领袖的转型也是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基层治理情境的变化,传统经纪机制已难以适应国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现实需要。为此,国家开始尝试构建一种以基层党组织为基础,以党建引领为载体的领导型经纪,实现治理权威再造与治理效能提升。与传统经纪机制基于权力支配逻辑的管控导向不同,领导型经纪具有鲜明的引领共治导向。它通过执政党的组织网络实现国家与社会的有效连接,以论坛建构、项目运作和社会联结,实现共识塑造、资源整合和联合行动,从而促进国家与社会的有效合作。从理解中国之治的角度来看,领导型经纪映射出迥异于西方国家政治情境的国家、政党与社会关系,对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本土化和构建中国特色政党基础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时代的变迁,要求执政党在基层社会对党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方式进行改革和转型.南京市华侨路街道探索以街道大党委制、结对共建、社区党员议事会和党员服务站为执政党在基层社会对党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方式进行改革和转型运作的主要方式,在社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为促进党的治理转型,首先是实现党内治理改革,包括推进“条块党组织关系”法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进程,要求大党委委员由基层党员选举产生,改革社区管理体制等,在此同时,要加强党外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