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高铁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产生巨大的国际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需求,企业通过内部培训和岗位锻炼提供人才的方式已无法满足这种急剧扩大的需求.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是解决高校人才输出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矛盾的必由之路.本文在"一带一路"全新的背景下,结合企业和学校的实践,从校企合作的形式、组织、规划、实施、交流与发展等方面构建合作模式,以勾勒清晰的合作框架,为国际化后备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及CIS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发展日趋市场化、国际化的今天,加强农民间的合作、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对于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深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生、发展规律,旨在发现农村合作组织运行的内在规律,提出了"三位一体循环经济模式"(CIS模式),通过合作组织、科技、产业的"三位"与市场结合成"一体",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技期刊国际化是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所面临的必然趋势.中文科技期刊在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中,还存在诸多不利条件和现实问题.为此,根据作者所在期刊探索国际化的初步实践成效,着重阐述了注重期刊定位策划、严控执行国际化出版标准、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与交流合作等对策与措施,并且探讨了加强刊物推介宣传与营销,以及与国际出版机构等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和途经.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带动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顺利推进以及"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云南省高校与大湄公河次区域(Greater MekongSub-region)五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红河学院自升本以来的八年间,积极开展与越南教育、科研机构、政府组织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形成了"以语言培训为抓手,以科研合作为平台,以教育合作为核心、以文体交流为纽带"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的态势。本文以红河学院为例,对云南省高校与GMS国家教育合作的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创新与企业国际化相关理论为支撑,从出口贸易、对外投资以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简要阐述了奇瑞汽车的国际化发展实践,并在此基础上,从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技术研发、品牌建设、战略联盟建设等六个方面系统研究了奇瑞汽车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的自主创新战略,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是企业国际化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国际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各国、各高校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也日渐频繁和激烈。实施国际化战略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战略选择。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在高校国际化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外语水平,引进外籍专家和优秀海归人员,鼓励教师队伍"走出去",创建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以推进教师的国际化对于提升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对俄合作办学具有办学项目多、起步早、发展快、办学模式多样的特点,通过对双方合作办学数据的梳理发现,存在办学项目和单位比例失衡,合作院校地域分布过于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不足,合作办学监管与保障不力等问题,需要各高校寻找新的合作办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推动合作办学手段更新,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调配,激发学生的留学热情,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专业人才,为其他地区高校对外合作办学起到示范、启示作用,进一步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考察成都市国际化发展以及成都市各大学国际化发展现状可知,城市国际化发展与大学国际化是相辅相成的。大学国际化有利于扩大所在城市的国际影响,可为城市国际化发展提供国际化人才保障,促进城市的创新发展,优化城市发展模式,推进城市文化建设。而城市国际化将为大学国际化搭建实施平台,提供基础设施保障、资金支持以及国际化机遇。  相似文献   

9.
发展对外合作办学是高职高专院校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的有效途径之一。自开展对外合作办学以来,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在对外合作办学合作模式方面日趋多样,但是在课程设置、外语课程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还存有诸多问题,应切实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大改革力度,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香港立志成为区域高等教育枢纽,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香港地区高等学校致力于树立"国际大学"形象,在教育理念、教师队伍、学生来源、课程设置、学术交流与合作、教育管理等方面无不彰显其国际化特点。与之相比较,虽然内地地方高校也纷纷提出了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但由于所处区域环境、办学实力、学生认知、校园氛围等因素的制约,其国际化水平尚存在许多不足。地方高校应借鉴与吸收香港高等学校国际化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增强自身办学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体现在国际合作培养研究生——中国学生"走出去"读研和"引进来"留学生来华读研。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合作培养模式也日趋合理化。然而,总体来讲,中国在该事业中仍处于被动和辅助地位,中国的国际化培养研究生事业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合作培养规模存在明显的差距,二是合作培养的经济效益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学生技能水平提高的重要实践场所。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促进现代实践教学发展、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本文根据行业企业生产管理运行模式,结合高职实训教学体系,就如何建立适应现代职业教育需要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合作交流的日益扩大,国际化人才已成为当今社会人才需求的主流。基于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特点,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现存问题,从科学定位培养目标、积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更新教材以及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四方面入手,探索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进一步推动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新型工业化条件下城市发展模式问题。新型工业化对城市发展模式提出了信息化、数字化、共享化、生态化、人文化的要求。对此,城市发展应创新观念、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布局、美化形象、建设多功能中心城市,要给城市补"绿"增"智",提升文化品位,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都市化、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将本土化、民族化与国际化元素融入到教学计划之中的"三化一体"教学模式改革是边疆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适应区域发展的人才需要的途径与策略。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云南省建设"两强一堡"的发展战略和西双版纳"生态立州""旅游强州""生物富州""口岸活州"的发展战略,着力培植和建设适应、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本土化思路,以"傣汉兼通"的人才规格为引领,打造了傣医学、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品设计与制作等一批具有民族化特色的的高职教育专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面向东南亚开展教育文化合作交流的窗口"的发展目标下,发挥边境优势,拓展国际教育合作领域,开掘国际留学生生源,形成了"当地人才本土化、职业教育民族化、合作办学国际化"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组织国际化包括其从立足本国逐步发展成为区域化、国际性的组织,与国际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人才属地化和研究工作在向区域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等4种模式;受资助方价值观影响,网络效应加大,独立性增强,自律联盟增加和援助资金不断扩大等5个特点。中国社会组织开始了走向国际,参与人道主义援助和表达社会组织自己的声音,开始与政府、企业合作共同参与国际事务,利用内外部环境的机会,避开发展的风险,提出与属地伙伴合作、民办官助合作、社办联企合作、借船出海合作与社媒合作5种模式。为实现中国社会组织的国际化战略目标,文章向政府组织提出了11条政策性建议,向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提出了5条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订二化"是校企政三方合作在采矿工程类专业的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宗旨。通过实施实现了学生、学校和企业"三赢"的效果。本文通过对采矿工程类学生实施"一订二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施,意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地勘单位"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建设一支国际一流的人才队伍。文章从国际化人才定义出发,阐述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及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9.
张燕华 《国际公关》2023,(6):148-150
随着教育普适化的不断发展,民办教育国际化势头越来越高,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制度保障措施不够、办学模式封闭、体制机制落后等现实问题。对此,本文以广西民办院校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民办高校国际合作交流的特点和目前国际化办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依据广西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展开对策分析,为广西民办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全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在历任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安徽农业大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十二五"之初,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和特点,及时召开了安徽农业大学首届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提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国际合作开拓工程",坚持国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