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居住在滇西北的怒族第一代经商人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了,迪付加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过去,由于原始的自然经济在怒族中居于统治地位,买卖大都以黄牛、铁锅作为计算单位,直到七十年代末还没有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进怒江峡谷,像迪付加这样的代表人物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中应运而生了。迪付加经商的子里甲地处咆哮的怒江江畔,是怒江州府通往福贡和贡山独龙族自治县的必经之路,又是附近两个区的集市  相似文献   

2.
怒江峡谷大律师范建华,徐冶李凡人─—1949年以后进入怒江大峡谷的第一位汉族大学生。在与傈僳族、怒族、独龙族人相濡以沫的漫长的36年光阴里,他一次次放弃了回内地的机会,却十次进出神秘、遥远、艰险备至的独龙江;他为古老拙朴的独龙族人代理过有史以来的第一...  相似文献   

3.
木楞房和木板房是怒族居住文化的主要部分,其文化特质表现为人们实实在在的生产生活需要;其传承动因来自其传统生活方式、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建造技术以及居住的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探究怒族民居的文化意义,对保护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好客的松塔人在人们印象中,我国怒族主要居住在云南贡山、福贡和兰坪县。殊不知,在西藏察隅县境内还散居有近千的怒族同胞。而被称为“进藏第一村”的松塔寨子便是清一色的怒家。如果不是耸拉勒卡雪山横躺在滇藏边境,松塔与云南贡山的初岗寨就是对面说话听得见的邻居了。我们一踏进松塔,一股浓郁的异乡情调便迎面扑来。远处的雪山高耸入云,近处的山峦披上了绿装,山麓那低洼的河谷地带却生长着各种叫不上名字的杂树,叶子十分美丽;有的满枝满树金黄,黄得晶莹透亮,有的满树火红,红得象火在燃烧。雪山、蓝天、林海、宽纵的峡谷,组成一卷壮丽的图画。然而,更吸引人的是那些别具一格的建筑物,它  相似文献   

5.
在怒族民间文学中,从怒族神歌、民间故事到怒族民间歌谣,怒族民间文学中蕴含了怒族人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主题。怒族神歌是怒族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古老圣歌;民间故事是怒族珍爱生命、和谐共生的古老传说;怒族民歌是歌唱家乡、诗意栖居的心灵之歌。弘扬怒族民间文学中的生态伦理观念,有利于促进怒江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怒江峡谷是著名的世界第二大峡谷,峡谷中的怒族僳僳族自治州的贫穷落后,也同这峡谷一样遐迩闻名。改革开放以来,怒江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然而同先进地区相比,仍存着明显的差距。近两年来,甚至出现了“回缩”现象,经济增长明显减慢,乡镇企业和个体经商户减少,与内地的差距越拉越大。今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犹如和煦的春风,拂过怒江大峡谷每一个角落。怒江人开窍了,怒江人振奋了,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焕发出了怒江人前所未有的冲天干劲,他们决心放开手脚,脚踏实地去发展边疆民族经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云南怒江州的怒族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辅以个人访谈的形式,了解其对于汉语和本民族语的语言态度。结果显示,云南怒族对怒族话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学习和使用汉语持肯定态度,且不同年龄的受调查者在语言态度上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奔腾着波涛滚滚的怒江,两岸高黎贡山雄峙于西,碧罗雪山屹立于东,两山均在海拔4千米以上,山势陡峭,江水湍急,形成了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峡谷。不仅景色蔚为壮观,且亦为祖国西南边疆的天然屏障。在怒江两岸的河谷台地上,坐落着无数的竹篱茅舍,居住着高山峡谷的主人——傈僳族人民。  相似文献   

9.
《猎神歌》是怒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其间表现出怒族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理,这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史研究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宋建峰 《民族学刊》2011,2(4):53-59,94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如何使老年人安度晚年已经不再是个体家庭的事情,而是我们这个社会必须直面的战略问题。怒族作为云南特有的直过民族,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习俗历史、滞后的经济模式及立体多元的文化碰撞,使得当代怒族村民孝亲模式既有鲜明的传统价值因素,又注入了时代变化的潮流。对怒族孝亲文化传承中养老模式的阐释、分析、探讨,对于弘扬怒族孝亲文化的合理性内涵、探索少数民族地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猎神歌》是怒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其间表现出怒族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理,这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史研究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大龙洞是纯苗族聚居的村落,位于湘西花垣县补抽乡境内,由于腊尔山、崇山两个台地共同挟持,这里的山势起伏险峻,群峰连绵,若干条峡谷纵横交错,峡谷中峰立突兀,悬崖陡峭,沟壑万千。溪河忽窄忽宽、忽急忽缓,环山绕谷而流;苗寨忽左忽右,逐水沿河而居,好一派奇特的深山峡谷风光。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专家凌纯生、芮逸夫到湘西,调查苗民居住的地理环  相似文献   

13.
在云南怒江州最北端的贡山县及与之相邻的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是当代中国唯一的怒族与藏族杂居区。古代怒族与藏族在怒江流域迁徙,民族之间交往频繁。近代,在不同时期国家政权与地方权力交织的背景下,文献记载反映了怒江流域怒族与藏族关系的主要特征是藏族统治阶级对怒藏杂居区的统治,而隐藏在政治关系背后的是普通民众之间交往互动的逐渐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新政策的实施消除了怒藏民族之间历史上的不平等,形成了民族关系融合、多元文化共存共享局面。  相似文献   

14.
书讯     
历史上从未有过书面文学而又鲜为人知的普米族,终于出现了自己的作家,并用汉文向全国介绍了他自己的民族和怒江大峡谷中其他民族的生活.这位社会主义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第一位普米族作家就是本刊特约通讯员尹善龙.他的散文集《高黎贡山的脚印》以抒情的笔调,炽热的乡情,深入而独特的视角,向世人展现了中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雄奇与神秘,以及居住在那里的怒族,傈傈族人  相似文献   

15.
喝着一碗碗哟香喷喻的哎—甜米酒,、心里的项歌哟向着那哎—北京高唱。采来一朵朵哟红艳艳的哎—杜鹃花,选一朵最美的哟给我们的哎—伟大的党献上。 怒族,有1万余人口。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过去有信喇嘛教的。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课像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和碧江、福贡、兰坪等县。最美的鲜花献给党@段伶 ~~  相似文献   

16.
西藏东南的察瓦龙地处滇藏交界的卡瓦格博神山脚下,是怒江边上的古道重镇,现为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察隅县的一个乡,境内居住着藏族、怒族、独龙族和傈僳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及多民族间长期文化交流的关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呈现出多元共融,和谐发展的文化景象,促进了当地社会稳定发展。察瓦龙的历史文化概况、马帮生涯、建筑文化、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等体现出历代汉藏友好交往、文化互融的真实历史。  相似文献   

17.
“阿爸留给的破麻布哟,遮不住高黎贡山的严寒;阿妈丢下的破茅屋哟,挡不住豺狼的侵犯;只有恩人共产党哟,才是我们的大救星;只有社会主义阳关道哟,才是独龙族人民的命根子!”——独龙族民歌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的喜讯,传到了远离北京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冶县,居住在这里的独龙、怒、藏、傈僳、纳西、白、汉等各族人民喜笑颜开,奔走相告,许多人把十二大的召开比作是给雪山带来春天的信息,兴奋地流下了热泪。人们深情  相似文献   

18.
倮罗人     
倮罗人主要聚居在中国遥远的西部、长江源头附近的群山峡谷之中,分布面积约有11,000平方英里,居住地区的海拔高度几乎在1英里以上,其中一半将高出2.5英里还多。倮倮人自称“诺苏”或“尼苏”,可能是“北方人”的意思。今天的倮罗人仅只在大凉山区,才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倮罗人居住的山区并没有道路,只有穿越陡坡和峭壁上的羊肠小径,由于当地的马匹都  相似文献   

19.
这两幅照片摄于1998年.图1由马帮踏出的崎岖的小道穿插过原始森林翻过大山,下到独成江是独云南西北部边陲,怒江在那里冲出了一条大峡谷。沿峡谷北上,就是怒江傈傈族自治州。山陡、谷深、江急。50年前,这里没有一寸公路;50年前,这里仍是刀耕火种。新中国的成立,使怒江两岸变化巨大,但由于底子太薄,交通太闭塞,这里还穷,还有许多困难。近20年,山外的发展天翻地覆,怒江两岸的傈傈话、怒族、普米话、独龙族……群众听着羡慕,看着心急,都想富裕,都奔富裕,于是关于路的认识空前统一──1999年4月26日,怒江州委办公楼内同时在开两…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云南西北部怒江、独龙江流域居住的独龙族、怒族等邻近族群之间存在着一种共通的"议式语言".这种仪式语言通过宗教祭祀活动以及分享杀牲后的肉食过程体现出来.在这一地域社会中,各种社会、政治和经济关系都依赖于这种仪式语言展开.虽然目前这种分享的仪式日渐式微,但分享的意识依然体现着族群内部的"社会结合"方式.通过独龙族仪式语言的个案分析,旨在与利奇关于克钦社会的"仪式语言"研究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