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代中国的文化现实中,在全球化的经济一体化的冲击下,审美文化已经被愈来愈多的人使用,但是它的真正的内涵却被忽视,甚至被曲解。本文从审美与生活的关系的探讨中,阐释审美的真正本质,还审美文化一个真实的面目。  相似文献   

2.
个性的外部表现容易受社会环境影响,具有动态性特点,当今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强调和张扬。在当代审美文化中,大众的个性不能代表自己的真实想法,其本质是消费经济构建出来的伪个性。时尚和流行文化通过大众媒介的传播,使得大众在消费语境下将个性转变为身份认同等多种社会需要,在它们的背后是复杂的消费逻辑,只有明晰消费经济的本质才能解放个性,祛除大众受到的审美蒙蔽。  相似文献   

3.
从传统伦理思想、鲁迅的死亡意识、以及他的"鬼气"观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鲁迅与传统的关系并非仅仅一个"反"字所能包容和概括,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文化状况中若干艺术文化和社会文化现象的具体分析,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引导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并特别强调应努力发挥审美文化的历史责任和积极作用,以审美理想来建构新的文化,加强国民的精神素质的培养,把整个社会文化导向新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审美文化多元共生的语境中,各种艺术文本呈现出的全面低幼化、粗鄙化、欲望化和平面化表征促使我们开始将反思和批判的目光对准长期高居神坛的艺术受众.考察当代书写文本的受众——读者、视觉文本的受众——观众和大众审美文化的受众——消费者的内在景观与审美症候,揭示当代审美文化的堕落趋向和其广大接受者的精神病变之间的互为因果的关系,可以引起学界将关注的重心由审美文化的制作转向受众研究.  相似文献   

6.
宗倩 《淮海文汇》2012,(4):32-38
青春审美文化,是青春、审美、文化三概念的交叉,是一种呈现青春审美特征的亚文化。在青年亚文化与审美文化的逻辑延伸下形成了青春审美文化这一研究的新领域。当代青春审美文化可以从青春审美的生产、消费等方面来观察和解读。  相似文献   

7.
试论生态美学视野中的当代审美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自我生存方式,然而正是对自然的过度征服和改造酿成了生态危机,使人类所追求的崇高美走向了悲剧和荒诞、喜剧,也使审美文化面临着价值悖论的危机;生态美学的建设,不但为自然的复活指明了一条出路,其所内蕴的人文关怀和生态关怀的价值取向,也为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价值依据。  相似文献   

8.
审美文化消费是以文化艺术消费为集中体现的精神消费,作为一种重个性尚群性的文化愉悦行为,从生理过程看,它是主体在审美观照中充分运用视听器官和神经系统对审美对象形式、意蕴等多种审美信息吸收、品味与感受的过程,获取精神美感享受是主体的心理指向;就社会性内涵而言,审美文化消费是人类群体和个体情感交往与心理对话行为,是维系社会存在的重要手段;从人类价值现象看,审美文化消费仍属社会商品性消费行为,其运作机制要接受价值规律和社会效益双重控制。审美文化消费的最高意义在于塑造整个人类的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9.
企业审美文化的研究打破了长期以来将审美排斥于物质生产领域之外 ,只研究艺术、宗教等精神生产领域审美问题的传统。在进入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 ,建构企业审美文化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创新力和文化力有重要作用。企业审美文化的内容包括 :(1)商品和服务中的形式审美、功能审美和文化审美 ;(2 )生产经营中的环境条件审美、工艺流程审美和组织文化审美。企业审美文化将审美学与现代的商品服务、生产经营直接结合起来 ,体现了物质生产领域审美文化的超越性、享受性、创造性和现在性的特征。企业审美文化的研究将对企业审美活动以及企业造美实践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来,喜剧文化以其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参予了人类审美文化由近代到现代的巨大转折,并以其特有的精神反映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意义和价值;与此同时,作为理论型态的喜剧美学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本文力图从哲学美学和文化历史的双重角度,展现出喜剧演变的基本文化轨迹与美学轮廓。  相似文献   

11.
作为类像的女性——论女性在当代文化中的审美角色孙华彤当安迪·沃霍尔把玛丽莲·梦露的图片清样在画布上以连续纹样形式复制时,他昭示出当代文化中女性角色的一种真实:女性,是一幅粗糙的、尚未完成也难以完成的图片清样,是一帧经过简化夸张、通向感官愉悦的图像,是...  相似文献   

12.
论唐人诗歌中的牡丹情结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为世人所喜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对象.特别是在唐代,诗人们写下了数量众多、美不胜收的咏牡丹诗,这些诗歌或直接赞美牡丹的形色之美;或描述了当时社会有关牡丹的习俗与风尚;或借牡丹抒怀,表达诗人们的思想情感;或通过牡丹反映出阶级差别,谴责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唐代牡丹诗歌入手,结合唐代的习俗及风尚,探讨富有民族特色的牡丹文化情结及意蕴.  相似文献   

13.
反城市文化情结主要表现为视城市为异己的存在,对城市怀有一种深深地隔膜和拒斥,它反映了作家丰富的文化心态和审美心理。当代乡土作家的反城市文化情结更包含着知识分子的乡恋心态、现代都市问题及作家的传统文化情结等多种复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当代中国民间舞蹈创作中的审美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民间舞蹈创作在当今社会需求的发展中已呈现出多元化、多方位的创作模式,并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品。在这样的时期,我们不仅要关注发展中的民间舞蹈本体的创作意识,同时还应该就其民间舞文化创作的审美价值取向在群众中传承和传播做出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和感情的载体。松柏是百木之王,和我国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松柏的自然属性与绵延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许多呼应与契合之处。该文主要从高洁的人格和品性的象征、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的代言者、守志不阿节操的寄托及生命常青与淡泊清高的追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具体分析了传统文化中的“松柏情结”。  相似文献   

16.
元代是蒙汉文化交流融合的典型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蒙古族汉文创作群体。他们的作品都是用汉文创作,描绘的多为汉地生活,但由于作者的民族身份,使得作品中流露出了明显的蒙古民族文化情结,即刚健豪迈的审美情结、英雄主义情结、民族地域情结、佛释情结。这些作品以民族气质的眼睛观察审视社会人生,实为蒙汉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情结"作为一个心理学名词为我们解读文学尤其是解读诗歌意象的深层意蕴提供了一把金钥匙。我们发现中国文人普遍存在着一段未了的情怀———恋水情结,而这个情结源自于不易获得的前意识。它并不是一个死寂不动的存在,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外物的激发沿着直觉、理性、审美的路线向前梯次展开,最后座实在水意象上,使这个水意象在不同语境中具有多元甚至是相反的主题指向。这种相反的主题指向以水滨迎娶与情崩离散等婚恋现象和退隐江湖与激流勇进等人生进退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18.
苏联文化情结是王蒙人生和创作的重要情结.具体到文学创作领域,王蒙不仅受到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直接影响,还继承和发展了苏联文学的革命反思主题.但浓厚的苏联文化情结也限制和制约了王蒙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因其在我国生成的社会条件、具体语境、构成不同,形成了文化自身的多重性,因此我们不能将它视为西方后现代文化的翻版,甚至完全有害的东西予以否定。它有艺术审美与生活的融合性,日常审美的丰富性,社会大众作为潜在的文化主力和文化资源广泛参与的社会性、大众化,并因其研究内容、方法的多元性、开放性、重经验的直接性、跨学科等特点,向传统美学提出了质疑。同时,当代审美文化又有过重的功利性、世俗性及形式化等形而下的感性趋势。为克服其感性趋势、物化倾向,应将其纳入我国整体文化建设的轨道,并在实践层面上,排除商业化、技术宰制的干扰,开展以完善人性、恢复人的尊严感为宗旨的社会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20.
酒文化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和民俗色彩,是诸多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多部小说中蕴含的饮酒文化,为其作品提供了"场合性意象",研究其笔下的酒客形象,能够揭示其作品所隐含的饮酒审美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