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屈波 《决策探索》2014,(20):30-31
《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纲要》提出将城镇化作为河南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举措,统筹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全国区域中心城市、省域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与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五级城乡体系。河南省城镇建设的重点在于增强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依托产业集聚区提升县域发展水平、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2.
郑会霞 《决策探索》2014,(10):18-20
为了实现河南振兴、中原崛起,推动城镇化科学发展,河南制定了"两不三新"的"三化"协调发展战略。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河南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同步发展的现实路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并以此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河南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镇化发展的结合点和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环境为代价,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快河南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在河南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这个大的政策背景下,持续关注、探讨研究河南的农村社区建设问题,对于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实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就近城镇化是新常态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理性选择,是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重要举措。其具有三大典型意义: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扭转经济下行趋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治愈"城市病"和"农村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针对当前四个突出问题:市民化进程滞后;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城镇综合承载力不足和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建议采取五大对策:规划三级平台,完善新型城镇化规划体系;就近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互促共进;强化产业支撑,积极促进稳定就业;完善公共产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体制机制,破除农民就近城镇化障碍等。  相似文献   

4.
正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出,公共服务的核心不再是权力中心主义,而应该是服务中心主义即要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公共行政系统,致力于提供社会化的公共服务。3月17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公布,这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路线图。新型城镇化的实施过程中,绕不开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对此,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公共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所长钱再见指出,城市是孕育现代政府的母体,同时,城市空间又是政府管制的对象。城市的发展、城镇化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和政府公共权力的公开化运作及其与空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20年来,孝南区围绕建设富强文明幸福新孝南的目标,把推进城镇化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引擎,用国际化视野、现代化标准、生态化特征强力推进,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小城镇建设特色鲜明,城乡面貌日新门月异。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奋斗目标,要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镇化率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省政府专门制定了《河北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今后的  相似文献   

7.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多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新型城镇化并非城市人口或城市面积的简单扩张,应把握3个关键环节,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注重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提高城市化的内在品质,这样才有利于真正实现符合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高质量城镇化。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是“三化”协同发展的支撑和载体,是枢纽和连接点。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内生动力和坚实支撑,是转变发展方式、带动经济资源重组整合、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产业集聚和优势产业成长壮大、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正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至关重要。那么,新型城镇化的“新”体现在哪里?笔者站在学理的视角,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解析。  相似文献   

9.
便利、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是促进城镇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四川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将逐步完善,客运高速化将进一步加快,而综合交通条件改变将对四川推进新型城镇化带来影响,因此四川省应适应城镇化的动态变化,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城际快速通道建设,积极应对城市机动化水平提高,构建与全省城镇化水平相适应的交通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孝南区坚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重要增长极的战略部署,按照“全域规划、产业支撑、设施延伸、服务覆盖、文明整洁、管理创新”要求,积极探索人口聚居、产业培植、生态发展、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新举措,逐步走出一条以西河镇“新景园”为代表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洪都 《决策导刊》2005,(7):31-32
推进城镇化,核心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城乡充分就业;本质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关键是强化产业支撑,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长寿区紧紧围绕长寿城镇化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根据以主城区为中心、中心镇为结点、一般建制镇为支撑的城镇化战略布局,切实做好城镇化的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努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城镇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发展质量,要努力实现包容性增长、绿色的增长。重庆市市长黄奇帆5月29日在《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增长、绿色、包容,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词,也是三大目标。只有通过科学规划、系统管理和改革创新才能达成上述目标,要抓好以下五个关键环节:【把握科学规划的基本体系】精心做好五种规划:一是城乡总规,要管一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二是控制性详规,涉及建设区块的土地使用性质、开发强度和道路、管线、建筑等。三是重点区块的形态规划,应高低结合、疏密有致,尤其要注意保护天际线、楼际线、水际线,彰  相似文献   

13.
李广波 《咨询与决策》2011,(3):156-158,160
加快推进城镇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发挥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小城镇、大战略,城镇不断集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资源,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城镇化建设,不仅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而且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孝感当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全面提速、城镇化和城乡统筹互动共进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我国城镇化及城市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增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的认知意识、加大城乡规划对城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提高有限土地资源和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率等城镇化建设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4,(22):18-19
正5月25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到2020年,江苏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72%。作为颁布实施的第一个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规划》提出四项重点任务和7个方面的改革举措,体现出五个"新",设立包括总体发展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四大类29项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现阶段还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突出、城镇承载力不强、生态环境压力大、城市特色不强、城乡发展不协调等多方面问题和矛盾,制约着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1,(32):19-19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确立的“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7月23~25日,四川省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省委书记刘奇葆在会上强调.要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更加重视城镇发展动力,更加重视区域协调.更加重视城乡统筹.更加重视城镇质量,  相似文献   

18.
易鹏 《决策探索》2014,(16):56-5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但同时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城乡差距扩大,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压力巨大等问题。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4,(15):18-19
正《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出台后首个省级新型城镇化意见——河北省《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3月26日正式出台。根据《意见》,河北省将以35条措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引领,走出一条符合河北实际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20.
重庆直辖以来,涪陵区始终把实施城镇化战略作为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基础先行、项目支撑、点线结合、综合开发、优化结构、配套完善、狠抓管理”的工作思路,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区域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至2005年底,涪陵城镇化率达49%,比2000年提高11个百分点,超过全市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城镇人口达到50万人:涪陵主城建成区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9万人,分别是2000年的2.3倍和1.8倍,为把涪陵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打下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