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闻樱 《当代老年》2007,(3):36-37
“爱从自己开始”,这是我正在读的一本书的名字,这个标题就很打动我。有一句话说:“暖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但最重要的是自己要知道爱护自己,爱人者,首先要懂得爱自己。  相似文献   

2.
人间喜剧     
有个富人去诊所看病,医生对他说:“请您坐在那把椅子上。”富人希望医生待自己比别人敬重些,于是大声说道:“先生,大概你不认识我,我是这个城市里最富有的人。”  相似文献   

3.
现在很多女性都懂得欣赏自己,这其实也是自信的一种表现.但是女性过度自恋则是一种病态心理,这对自己和他人来说或许都是一种伤害.心理专家指出,过度自恋的人通常会有这些心理特征: 1只有自己才是值得爱的 过于爱自己的女人,心理就像一面用来自我欣赏的镜子,不管什么时候,兴趣点只在自己身上,与外界交往,也只是在求证自我魅力指数.对于自己的性情、体态、容貌等都过分在意,总要找出几点能证明自己很优秀的理由,即使是自欺欺人.过度自恋的女人会对他人的质疑预备好完美的解释,即使说服不了别人,也会摆出一副不屑的表情.  相似文献   

4.
快乐箴言     
大院里有一位长者,从领岗位上退下来后,过起了普人的生活。虽然每天鸡零狗,忙得不亦乐乎,但从他神飞扬的脸上,却读不到半点丧和失落。他的豁达开朗、默风趣,总是让人有一种如春风的感觉。有一天出门,与他不期而。畅谈之余,我向他讨教“快秘诀”。老人家一听,哈哈大,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一少年去拜访年长的智者,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说:“我送你四句话吧!第一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第四句话,把自己当成自己。”少年又问:“这四句话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我用…  相似文献   

5.
汪立 《现代交际》2006,(12):72-72
我在某国家机关做办公室文员,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可每当同事就某件事情征求我的意见时,我说出来的话总是很“刺”人,而且我的话总是在揭别人的“短儿”。有回,自己部门的同事穿了件新衣服,别人都称赞“漂亮”、“合适”之类的话,可当人家问我感觉如何时,我直  相似文献   

6.
我自小就是哥哥的“跟屁虫”。每次哥哥考试拿了第一,我就像自己拿了第一那样高兴。见人就说:“我哥哥可厉害了,考试总是第一。”那种喜悦是没有人能够体会的。一次父亲对我说:“又不是你考试得第一,你高兴什么!记住,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于是我记住了第一句关于“炫耀”的话——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  相似文献   

7.
当你数年如一日,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结果却突然发现,尽管自己累得半死,别人好像熟视无睹,尤其是老板,似乎从未当面夸奖过你。这时,你可能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但你一定要懂得,这不完全是老板的过错,试想想,公司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有多少事、多少人要老板操心过问,你的“被忽略”也是情有可原,因此,你得做个“有声音的人”。记住,当你完成了一件很棘手的任务,第一得先向你的老板汇报,让他知道你有一个好脑袋和快刀斩乱麻的能力,不光只会吃干饭。这时,不要害怕别人说你喜欢表功,而是要担心自己的努力会付诸东流,才华被埋没。  相似文献   

8.
我今年34岁,老公比我大24岁。我顶着巨大的压力嫁给他,当时觉得自己真的很爱他。可随着孩子的长大,尤其每当他跟孩子在一起,别人都很自然的认为他是孩子爷爷时,我心里就很别扭。现在不但孩子不愿爸爸去接她,我内心也越来越不能接受他。我不敢想象,再过5年、10年、20年,我们会怎样。这些想法我不敢对别人说,藏在心里很痛苦,我该怎么办?“水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是我真的选错了吗?九江:段红  相似文献   

9.
看到一个人从一座漂亮的大房子里走出来,美国人会说:“噢,上帝,太棒了,有一天我也会住进去的。”日本人边找瓦刀边说:“这房子可以更美一点儿的。”只有中国人不说话,扭头就去寻找足够量的炸药包。这则笑话是想说明中国人面对别人的财富的态度与众不同。这与我们曾经以穷为光荣的传统有关——不患寡而患不均。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提出过的最有号召  相似文献   

10.
正在工作中,我接触了很多孩子。他们感觉孤独,没办法和同龄人合拍,为此而忧伤。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跟朋友、同龄人交往会有障碍。因为不懂得看人脸色,不会和人交往,他们经常被嘲笑、欺负,被同伴排挤。一个叫艾瑞克的孩子对我说:"我感觉自己住在一个星球,所有其他的人是住在另一个星球!"这些孩子所缺乏的东西,就是社交商。社交商包括几个基本技能:1.融入陌生的环境。进入新的环境,怎么融入进去?第一次接触,怎样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怎么判断出哪个人可以做自己的朋友?这些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说“难”     
人生经验大约难免是一个“难”字。所以,婴儿落地的第一件事就是“哇哇”大哭而不“哈哈”大笑。这本能的反应是否预示着生命的艰难,我不敢妄言;但和“难”彻底了断却意味着死亡的沉寂,那倒是不争的事实。总之,活着就“难”。一些人总以为另一些人一定比自己活的更惬意,这推测也许是想找到别人应该更关爱自己的理由,或者证明自己是真正的“怀才不遇”。而事实是。那些看起来活得很惬意的人也许更难。难,是上帝发给每个人的考题,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显贵都得进考场。“谁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这很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小女人,我常常会很“无耻”地问自己所爱的人:“你会不会变心?”和所有热恋中的女人一样,我害怕爱情变老,对方会变心。 一日,遇见一位老师,他说:“其实每一段分手的爱情,首先改变的往往不是一个人的心,而是他对事情的看法。” “是这样吗?” “难道不是吗?”老师一脸肃然,“两个人相爱的时候,大家对事情的看法几乎一致,因为一致,所以大家都觉得这段爱情不可多得,更加珍惜对方。然而当两人中一个人比另外一个成长得快,差距就出来了,尤其在对待一些事物的看法上。  相似文献   

13.
正△:您好,老师。您说"姐弟恋"是不是很不靠谱啊?▲:你好,请具体说说情况。△:我比老公大6岁,刚认识的时候,我是事业型女强人,而他是学生,我想我身上的成熟和自信对他很有吸引力。而他外向,会照顾人,自信幽默,特别有活力,和我性格非常互补。▲:年少时,男人愿意选择比自己大一些的女性,往往是要在女性身上寻找成熟、稳重、包容等母性的元素,这是将自己对母性的需求掺杂在  相似文献   

14.
忘记一个人的名字时该怎么办呢?1、如实相告。不必浪费时闻、煞费苦心地去想你本该记住却忘记了的姓名,只需说:“对不起,我认识您,可是忘了您叫什么,请再告诉我一下好吗?”说这话时要轻声并稍带歉意。2、伸出你的手自报姓名,90%的情况下对方会友好地回应。其实,你忘了别的姓名,别人也可能忘了你的姓名。先说出你的姓名会缓解时方的不安,并为他们提供了自报家门的机会。最好记住别人的姓名。别人向你自我介绍时,应该读读他们的名片并重复一下他们的姓名。重复对方的姓名时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而不是想着自己下一句该说什么。  相似文献   

15.
把握自己     
据说莫扎特7岁时在法兰克福市举行音乐会,一个14岁的男孩去了他那儿。“你演奏得那么出色J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学得这样好!”“为什么?要知道你完全可以,你试一试,壬。果不能成功,你再开始谱曲。”“但是,我想写诗·-·‘’·”“要知道,这是很有意思的,写好诗想必比写作音乐困难些。”“不是的,很轻松,你试一试……,,和莫扎特说话的是少年的歌德。其实,“舍近求远”的习性流传已久,很多时候我们紧n着别人,自己走的路总觉得~岖坎坷而别人走的路才是康庄大道。固然,我们需要向别人学习,但为什么我们不能永紫罗兰那样追求…  相似文献   

16.
交际中,口才很重要,好口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学识,也能让别人关注自己,佩服自己。尤其在竞争中,要想让别人“服”自己,一定要先给别人服的理由,这就需要有“舌战”的技巧。“舌战”中,你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开了口,说了话,就得让人“服”。大  相似文献   

17.
点点 《公共关系》2001,(6):69-69
男人在恋爱成功时,往往会听到女孩说,你很“坏”,而恋爱不成功时,女孩则会很正经地对你说,我配不上你。  相似文献   

18.
我与别人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这些人包括活着的人和已死去了的人。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劳动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的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爱因斯坦当然不是说他没有经济独立的能力,得靠别人养活,而是从历史与社会的角度来看自己的生活,即他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别人的劳动成果。  相似文献   

19.
林烨 《金色年华》2009,(6):24-24
编辑老师,您好: 我有一个困惑,就是同事们都说我像个小孩子,新接触的人也这么说。一个原因是我长得就比较显小,另外,和别人谈工作时我很喜欢把手合拢,不停地扭动,肩膀耸立起来,好像浑身紧张。有时候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会告诉自己放松下来,但只要谈论工作时投入了,就又开始这样。请问这是什么毛病?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今年35岁了,很满意于自己有一种韵味。女人不一定要完美,但一定要有韵味。我非常懂得这一点,并在长期小心翼翼的自我调教下,在一举手一投足的日常生活里处处凸显自己独特的女性魅力。我和丈夫CarlLee都是自由职业者。在来纽约的创业阶段,我们事无贵贱,无所不干。每每手里有了几个余钱,我们会比一般人更乐观洒脱,让自己变成一个享乐主义者,像西方人一样去泡酒吧、看画展、听音乐会,尽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