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新时代涉民族宗教事务网络舆情治理是伴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形成的民族宗教事务治理的新领域。我国始终重视民族宗教事务治理科学化,但现实中总有一些与事实不符、过于偏激的负面网络舆情在一定范围内传播,通过歪曲和侮辱等非理性错误观点引导公众认知,固而对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带来一定威胁。要科学应对涉民族宗教事务网络舆情,加强涉民族宗教事务舆情监测以及对媒体的监管,让正能量舆论站稳阵地,让谣言无处藏身,使涉民族宗教事务网络舆情能够与其他舆情一样讲政治、重事实、有底线、守规矩。帮助民族宗教界人士强化爱国意识、民族意识,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民族宗教,这也是互联网时代引导民族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巩固民族团结、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措施。但目前有关"嵌入式社区"或"互嵌式社区"的讨论,大多从社区建设的理解出发,未充分关注这一部署在巩固民族团结、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本文强调"互嵌式社会"既是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又为民族团结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在"互嵌式社会"视野下加强民族团结的建设和研究,需要重视民族因素互嵌过程中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具体问题,在微观与宏观、局部与全局的往来互动中把握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3.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省黔东南州以关注民生、解决民困、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和社区等方式推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促进了黔东南州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抓手和主阵地,抓好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湖北省鄂州市属于少数民族散杂居城市,现有土家族、回族、壮族等26个少数民族.近年来,鄂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  相似文献   

5.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和国家民委、民政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社区民族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推动湖北省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上台阶、上水平,2014年12月28日,湖北省民宗委、民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6.
2016年10月31日,湖北“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活动启动仪式在湖北民族学院举行.启动仪式后,由恩施州人大常委会民宗侨外工委组织的“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调研采访组,走进了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恩施市六角亭办事处解放路社区,感受该社区的城市民族工作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是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传播媒体,具有传播主体多样化、传播路径互动化、传播客体个性化的特征.在涉民族因素网络舆情的危机管控中充当着预警员、引导者、过滤器的角色,同时也对涉民族因素网络舆情的管控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涉民族因素网络舆情管控面临着舆论载体分离、引导力度不够、分析不到位的困境.坚持在网络舆情引导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做好舆情的正确引导和分析,是摆脱这些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2014,(2):78-78
2014年1月14日,国家民委发布“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由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舆情中心承办,民族团结杂志社、中国民族报社、民族画报社共同协办,评选结果由中央部分新闻媒体代表、国家民委有关业务部门领导以及读者代表投票产生。  相似文献   

9.
《民族大家庭》2020,(S1):37-40
鄂州市鄂城区南塔社区成立于2002年9月,东起古城路,西接南浦路,社区总面积2平方公里,常住户6300户,常住人口22000人。社区于2013年成立少数民族工作服务站以来得到了省、市、街道民宗工作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一直以来,社区以服务为主,聚焦少数民族同胞最关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惯、落实民族政策、围绕加强民族团结、健全服务网络等方面做好工作。社区先后荣获“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湖北省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化政策培训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方式是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面向,社会资本视域下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探究既是一个新的视角,也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的一种新的思考。社会资本是基于人际网络和行为规范之上的社会普遍信任的程度,能够从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共同发力,影响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及其深化。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民族团结进步的创建路径可包括社会网络创建、规范约束和认同调控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深化民族交往交流的程度与范围、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的法制保障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11月4日,山东省淄博市民宗局在淄博市灯塔幸福苑组织召开了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暨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现场会。各区县民宗局局长、分管民族工作的负责人,各申报创建基地和窗口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及所在的镇办负责人等5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灯塔社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民族工作示范窗口,听取了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刘荣喜同志的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12.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民族散杂居地区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新世纪以来,江苏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逐年增多、城市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有所增加、城市清真网点建设困难、民族工作机构和制度有待加强等新情况。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应该更新理念,深化民族工作的社会化发展;进一步健全民族工作机构建设;大力推进全国性社区民族工作的开展;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要加大清真网点扶持管理力度;鼓励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上海把民族工作做进社区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意义的社区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一定地域内居民生活的共同体。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把社区建设和管理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上海正在向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迈进。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发挥社区在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是上海组织实施宏伟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社区民族工作是社区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务必要抓住上海社区工作发展的有利机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来研究社区民族工作,努力开创适应社区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社区民族工作。1996年3月27日,中共…  相似文献   

14.
林晓华  邱艳萍 《民族学刊》2023,(5):91-95+12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国家安全”顶层设计的战略布局中,舆论引导是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智能媒体时代涉及民族因素的重大舆情与突发事件的学理特征、舆论引导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文章分析了智媒时代民族舆情发展的“新媒体化”特征,指出其主要体现在网民数量庞大且多元化、新媒体与新技术成为民族舆情发展的主要平台与重要推手、民族舆情呈现出明显的“涟漪效应”与群体极化现象等。妥善处置民族舆情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地区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此基础上,应从明确民族舆情治理的战略定位、构建全媒体民族舆情监测系统、掌握新媒体话语权诸方面入手,推动国家安全制度建设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族》2013,(1):6-7
年度话题1.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连续五年超东部2.社区民族工作3.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4.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5.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连续5年超过东部地区中国究竟该怎样面对东西部的差距?面对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一个无法绕行的命题。  相似文献   

16.
民族团结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担负着宣传党和政府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引导各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高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实际能力的任务,民族高校由于培养目标、对象和机制的特殊性,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更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网络舆论是公民对现代社会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社会文明活动的集中反应,所以提高网络治理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在后真相时代,民族地区的网络舆情呈现出跨域性、隐蔽性、标签化的特征。同时网络舆情具有不确定性,舆情传播方式多样且易受到境外势力的影响和操控,这更增加了治理的难度。因此,在后真相时代,各级政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网络舆情引导的理念,加强对舆情参与主体的分类引导,提升网络舆情的技术治理水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网络成为新时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黏合剂。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且其发展呈现出时代性特点。习近平的相关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最新结晶,具有多方面的理论创新:指明了实现民族团结的根本方向,阐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理念,辨明了民族政策的各项基本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的新论断。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能给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提供理念、方向上的指引:增进文化认同感,为民族团结奠定心理基础;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为民族团结打下物质基础;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为民族团结提供法律支撑;增强世界各民族交流互鉴,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9.
民族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我国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敌对势力的不断破坏,民族院校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了思想混乱、认识不清的问题.因此加强民族院校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当前民族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芝兰社区,居住着苗族、佤族、藏族、傣族、朝鲜族等12个少数民族的158人。由于各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不同,他们在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纠纷。几年来,社区扎实开展民族工作,促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区的稳定与和谐。芝兰社区的工作经验,无疑值得当今城市民族工作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