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十年来,全国有近三分之一的高校相继开设了科技写作课,其中包括了一部分师范院校。这些院校的授课教师和领导同志为科技写作课的开设、发展做出了许多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在高等师范院校科技写作课要不要作为理科学生的必修课?在高师理科开设科技写作课应确立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应该怎样设计高师理科“科技写作”课程内容?在高师理科开设科技写作课有什么全国意义?等等问题的认  相似文献   

2.
“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在我们齐师院文科系(中文系除外)开设已有几年了,理科系从八一年秋季也相继开设。 “大学语文”课就其性质来说,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它的目的任务,我们认为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一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目前,大学生的语文水平较低,特别是理科系学生,不少人“读不通教科书,写不好实验报告”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要求“大学语文”课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作为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语言学课程比起文学和其他类课程,是不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在语言学课程之中,两门汉语课程比起普通语言学等课程来,本身又少了些色彩和趣味性。所以,有人说汉语课是文科中的“理科”。古代汉语课是研究古人语言的,不同于现代汉语课研究的就是“活生生”的语言,因而它的教学尤其不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汉语课的积极性以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历来是古代汉语课教师们关注和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家教委《关于深化改革高等理科教育的意见》指出:“扩大高等理科教育的服务面向,把多数理科毕业生培养成为适应实际部门需要的、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应用性人才,促进理科人才流向厂矿企业和其他应用部门是今后一个时期高等理科教育改革的重点。”同时明确指出:“地方综合大学以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科教、教育事业需要的应用性理科人才和教学工作者为主。”这就为物理专业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梁文道 《社区》2011,(20):26-26
有一年.一个美国小伙子考上了哈佛大学,念工程。哈佛大学第一年有个核心课程。所谓核心课程.就是新学生进校不是上专业课,而是上全体学生都必须上的公共课。这些课的内容千奇百怪,什么都有,但不管怎样.学校认为这些是任何一个哈佛学生都应涉猎的知识领域。于是这个学生就选了一门课,但选完后他非常后悔,因为他选的是“中古英文文学”。  相似文献   

6.
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是高校面临的紧迫任务。构建“三课一体”教学新模式,改进第一课堂、强化第二课堂、拓展第三课堂,并使“三课”形成“一体”,是教学改革的重大探索,具有突破和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7.
过去的小学     
傅国涌 《社区》2012,(32):48-49
商务印书馆1923年出版、1924年起风行全国的《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充分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贴近他们的生活和心理,低年级每册前都有一页彩色印刷、非常精美的插图,里面也多配插图。如第一册第一课:“狗,大狗,小狗。”如第四十课:“猫欢喜,一只老鼠到嘴里。狗欢喜,两根骨头丢下地。鸡欢喜,三个小葱一把米。羊欢喜,四面都是青草地。人欢喜,五个朋友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写话目标中明确指出: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可见,培养低段学生的写话兴趣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计算思维能力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基于“理工融合”培养模式的需求和理科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多年教学工作实践,构建了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从计算思维训练角度研究与探索了实践教学过程和方法,并对理科专业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进行了思考与建议。调查表明,学生满意度达92.5%。  相似文献   

10.
高中化学毕业会考是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水平的一种过关性考试由于化学是理科类高考科目,因此对理科类学生而言,化学会考不仅是对高中两年来化学学习水平的检测,而且也是为高考把好化学学习水平的第一关.如何做好化学会考复习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二个课题.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做好化学会考复习的“三步曲”,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1建立清晰的知识脉络是做好会考复习的第一步 化学这门学科有很多概念,为此要仔细阅读课本,深刻理解并牢记每个概念,要熟悉中学课本中出现的每一个知识点,会考复习时,要把各知识点中生疏冷僻的…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微课”的合理化建设将对高职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有人认为“微课”就是把现有四、五十分钟的教学内容分割成几个小于十分钟的教学内容,这样的理解未免简单、片面了.“微课”的创新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提出了“微课”设计的一些原则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高校“开学第一课”的5种育人功能,即价值内化、行为规范、文化传承、情感激励和人格塑造功能,阐述了实现高校“开学第一课”育人功能的主要路径,即明确活动主题、规范活动流程、创新活动话语、注重主体参与、巧用新媒体平台、强化组织领导,提出了要进一步把握“开学第一课”的特点、优势、运行机制以及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不断拓展其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21世纪的当下以及未来,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会越来越多地取决于教育的发展水平、科技的发展速度以及人才的创新能力。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既是教育的使命,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作为以立德树人为使命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树立三大理论思维:其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技思维,充分认识科技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战略支撑地位及其独特价值;其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人才思维,深刻认识制约科教兴国的人才难题,努力践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人才理念;其三,“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创新思维,积极把握科教融合趋势,致力于从传统教育到创新教育的模式转换,以承担好强国使命、教育使命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14.
“UniverityDays”是李现仅教授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第四册第十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按编者要求,该课文需要精读,上完约需三个学时,关键是前两个学时.本文探讨的是前两个学时的课堂教学.先叙述教学的基本过程,然后谈谈该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或教学原则,最后就“综合英语”这门课的教学与改革提出个人看法,供同行共同探讨.一、教学过程第一步:预读(约需6分钟)一开始教师提出今天要学一篇有趣的新课文,然后将课文标题写在黑板上,紧接着在标题下面写出两个事先准备好的预读问题(不同于教材上的预读问题,由笔者设计),并交待…  相似文献   

15.
思政课是高校宣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第一课堂”和主阵地。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这是当前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思政课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应坚持问题导向,带领学生学习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实质,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内容多、涉及面广、跨度大、针对性强、变化快、教学课时少、要求高等特点,决定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必须把培养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即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放在第一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向学生提供“黄金”,更重要的是授予学生“点金术”。  相似文献   

17.
在普通高校政治理论课改革中,停开中共党史课改设中国革命史课后,怎样才能把这门新课讲得引人入胜而不重受“冷迂”呢?我们通过理科一年级的教学实践,感到有经验也有教训。现谨就该课课堂教学规律的探索方面试谈浅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史文选”(又称“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课是史学大师陈垣先生在20年代首先开设、60年代全国高等学校历史系普遍开设的一门工具性专业基础课.但时至今日,全国统一的大学本科教学大纲仍未制定出来,严重影响和妨碍了这门课的建设和发展.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术界对这门课教学目的认识存在分歧,本文试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一“中国历史文选”课教学目的,最初的认识始于20年代陈垣先生,当时他开设了两门课,即“史学名著选读”和“史学名著评论”,后来合二为一,成为现在的“中国历史文选”.当初陈垣先生教学目的很明确…  相似文献   

19.
《新少年》2010,(4):18-19
1.这节课,班主任要参加全校教师大会,安排同学们上自习。老师临走前在黑板上留了作业,让大家自觉完成。 2.听到他“噔瞪瞪”走上楼梯的声音,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大胖和小力开始掰手腕了,他们要趁这机会较量出谁是全班第一大力士。  相似文献   

20.
文有文眼 ,戏有戏眼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也应有最能吸引学生的闪光点———课眼。抓住它 ,可以纲举目张 ,通过它 ,学生可以窥探全课之精髓 ,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有重点、有条理、有系统地掌握知识。课眼的设置 ,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课文的“文眼”或“诗眼”即可作为课眼“文眼”是作者炼字立意、叙事描景、理线点题之结晶 ;“诗眼”则是诗的意境的浓缩、诗人情感的真实再现。有些课文 ,教师可以直接把“文眼”或“诗眼”作为课眼 ,准确把握作品主旨。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 ,题目中的“记念”即是该文的“文眼” ,教师在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