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本文试图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心理批评的方法,探索这位怪僻乖张的爱米丽小姐的内心世界,解读爱米丽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2.
<暴风雨>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一些评论家倾向于从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该小说,本文以文本分析为依据,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的心理挣扎以及人格结构,以期对文章的社会意义和小说所蕴含的对人性的深刻刻画有更理性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伊丽莎白·乔利的小说《井》塑造了海斯特这个极具个性特色的边缘女性形象。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区分为意识与无意识,这是精神分析学的基本前提。本文试结合该精神分析理论解读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和心理变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小说的边缘化主题。  相似文献   

4.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著名女性作家。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的文学理论解读多丽丝?莱辛的著名作品《我的父亲母亲》。《我的父亲母亲》中的女主人公埃米莉?麦克维坚强、独立的性格特点以及埃米莉?麦克维对父权制度的反抗,以及寻找属于自己的真正自我的执着,使这部作品具有明显的女性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5.
在<弗兰肯斯坦>中,玛丽·雪莱大量引述、改写前人和同时代人的作品,插入到自己的作品里,使现文本与前文本之间形成丰富的互文关系,因而整部小说可以说是由不同丈学作品构成的马赛克镶嵌画.本文将从互文的角度来探讨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与小说中嵌入的弥尔顿的<失乐园>的关系.通过细致的分析研究,笔者发现<弗兰肯斯坦>堪称为玛丽·雪莱书写的一部<失乐园>.  相似文献   

6.
记得中学时学过《孔乙己》这篇文章,孔乙己那时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和"满口之乎者也"。并且在文中三次"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让整个酒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孔乙己不幸地成为了"所有喝酒的人"的笑料,成为了丁举人这样的"上层"读书人的"替罪羊",为他们背了"黑锅"。所以,我认为这是一群病态的灵魂,是病态的快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为理论依据,以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的人物对白为实例,分析剧中人物对白对合作原则各项准则的违反所表达的会话含义。  相似文献   

8.
少数族裔的回归问题是现在许多族裔作家关注的焦点。犹太裔作家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在长篇代表作《卢布林的魔术师》中深刻的讨论了种族族裔的问题。本文试着从身份回归,道德回归和文化传统回归三方面阐释作品的回归主题。  相似文献   

9.
《威尼斯商人》是莎翁喜剧中较为突出的作品之一。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一直是众多学者的研究重点。本文则另辟蹊径,将探寻的目光投注于一位无名的人物——鲍西娅的父亲。他虽从未出现却于文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是主角胜似主角。  相似文献   

10.
《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迷茫、困顿、彷徨、叛逆,深刻地剖析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普遍面临的精神危机。从积极的探索到无助的守望,并在追寻的过程中,获得了精神上的顿悟和思想上的巨大转折。本文通过分析主人公的成长经历来探讨主人公性格的转变,从而探讨其对青少年成长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土耳其著名导演努里·比格·锡兰曾经两度获得戛纳评审团大奖(《远方》、《安纳托利亚往事》),一次获得最佳导演奖(《三只猴子》),拥有“塔可夫斯基接班人”的称号,也是今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无数影迷希望这位“千年老二”能够登项成功。他的电影就好像他曾经的御用男主角穆扎菲·奥德默的脸一样,朴实、敏感、有风霜,而且每一部都在不同方面有个性与创意。  相似文献   

12.
《常识》译成中文仅仅九十四页,由四篇论文构成,每篇读起来都像极了演说词,批判很犀利,号召很有力,指引的方向很明确,让人向往。很难让人相信他的作者,托马斯·潘恩,当时只是一个长期漂泊,大部分时间靠做紧身胸衣谋生,出生于英国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13.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弗?斯各特?菲茨杰拉德1925年的著名作品,主要描绘年轻人盖茨比追求金钱、地位、享乐来实现生活理想的彻底失败,体现了美国爵士时代年轻人追求梦想及梦想破灭的现实过程,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背景下“美国梦”的幻灭。本文通过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简介,具体探讨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四个主要人物对金钱的态度,即其金钱观。  相似文献   

14.
福建石狮池塘多。孩提时代,他看见大人踏进一口池塘里,费劲地从里面提起一条鱼,十分羡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和《源氏物语》中主人公爱情观的比较研究,指出封建时代中日两国男人的爱情观念既有相同也有相异之外,以及造成这种异同的种种原因,从而探讨了文学创作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16.
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是20世纪美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愤怒的葡萄》是斯坦贝克最著名的小说,适时反映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社会状况。斯坦贝克在这部小说中集中体现了他的自然主义哲学理论,揭示人类无论在自然界中还是人类社会中,都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本论文从自然主义角度解读《愤怒的葡萄》,从而挖掘斯坦贝克在此作品中所体现的自然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7.
约翰?济慈是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灿烂的星》是他为爱人范妮?布劳恩写的一首表达爱意的十四行诗。本文以文体学理论为基础,对济慈的《灿烂的星》这首诗从音韵、修辞和意象方面进行分析,加深读者对作者和作品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欣赏济慈带给我们的诗歌盛宴。  相似文献   

18.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它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朝鲜时期,随着中韩两国频繁的贸易往来,《三国演义》传入了朝鲜半岛,在经历了否定之后最终为朝鲜百姓所广泛喜爱。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分别从象征意义、矛盾冲突的包孕和叙事张力三个方面阐释了小说中张力的产生对小说《年轻的古德曼布朗》中的张力进行分析,挖掘了小说中张力的表现方式,最后指出了小说中张力的特点及其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20.
咏叹调则集中表现了歌剧中人物的情感和个性,是形成作曲家创作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结合男主人公卡瓦拉多西的角色定位,对著名咏叹调《星光灿烂》的艺术风格及演唱特色作出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