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洁 《浙江统计》1997,(6):25-26
最近几年,一些统计学者提出建立一门综合的、具有鲜明层次的学科体系的统计学,以结束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长期对峙的局面。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将统计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与哲学、数学、经济学等并列的一级学科。这些,都需要对统计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等有一个再认识,重新估量统计学的地位和作用。一、统计发展史,揭示了统计学由实质论科学到方法论科学的转变过程。说明了建立综合统计学有其可能性。人类在很早以前就进行过统计活动,但直到近三百年前,统计才成为一门科学。十七世纪的国势学派(德国)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关于统计学二级学科建设问题思考●颜小龙●统计学作为一门学科,随着它的理论体系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其研究领域已经渗透到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各个领域,体现出一级学科的地位,并在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得以确立,然而,对...  相似文献   

3.
一、统计数据搜集形式分析统计学是社会发展研究里比较实用的学科,其根据国家发展实况拟定一套完整的统计体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现象分析提供了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大学贾俊平老师2004年编著的《统计学》(贾俊平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是一部统计学的好教材。该书立意新颖,实用性强,简明易懂、值得一读。然而,该书中关于“统计总体”的论述,鄙人实在不敢苟同。天津财经大学周恒彤教授在《统计研究》2005年第2期上《对统计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感悟》一文中对统计总体的论述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统计活动结构与统计学科体系设置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勇 《山西统计》1998,(1):18-21
自国家颁布新的学科分类与代码起,把几门统计学整合起来,实现某种统一的系统工程就算是启动了。但真正实现统一,尚有许多课题要搞。对包括社会经济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及其分支学科、各种交叉学科在内的性质不同、层次不同的统计学科群体的体系设置就是基础工程之一。我们注意到,在设计统计学学科体系时,大家提供的统计学的学科目录、范围各不相同,在不同目录、范围基础上讨论、分类、排队就得到了不同的设计方案。大家似乎已淡忘了人们曾对旧的部门统计设置的尖锐批评。本文将从统计活动结构与统计学科的关系入手来讨论统计学科体系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统计学科体系的完善,不仅影响着未来统计学的发展,也关系到统计的生命力能否持久、社会效用能否增强的问题。在对统计学科问题研究的同时,引发了我们对与统计学科体系密切相关的统计的生命力及杜会效用问留的思考。统计学科体系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统计学科是否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和积极的社会效用。以及如怀使统计学科保持其生命力。因此,我们认为在统计学科建设研究中,应就未来统计学科的生命力及其社会效用进行论证分析。一、从社会发展的需要看统计学科的生命力统计学的发展表明,统计学的内容、方法的形成与社会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7.
统计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从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算起,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一门科学却又是亟待发展和完善的学科。任何学科都会随着科学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和发展,统计也毫不例外。一方面,从整个科学发展的进程来看,现代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科学革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学思想正发生着又一次深刻的变化。牛顿时代建立起来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体系,也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不断突破而被新的科学思想和方法所取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整体化趋势,各门学科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已经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8.
统计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现实社会中的统计行为及其与社会认知、社会建构、社会管理、社会运行等的关系的学问。它既是统计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又分别是统计学和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文章对统计社会学的基本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原则1.完备划分原则。它要求合理选取一种分类方法,使之能够恰好将全部统计学学科体系的内容分割完毕,或者说,使所划分出来的所有二级学科的集合,正好构成统计学学科体系总体。完备划分原则是科学分类的最基本要求。按照这一原则,首先要科学界定哪些内容应纳入统计学学科体系之中,然后再运用统一的分类标志来划分其二级学科,并使二级学科分类构成对整个学科体系总体的一个完备划分。  相似文献   

10.
统计政策学是统计学和政策学的分支学科之一.统计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统计政策及其运行规律,具体内容包括统计政策基本原理、统计政策运行过程、统计政策分析方法和统计政策具体领域,其学科性质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交叉性的边缘学科和行动取向的应用学科,并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技术性的特点.统计政策学的研究方法分为方法论、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三个层次,这门新兴学科与统计学、政策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末 ,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这是我国统计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经济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各自为政”局面的结束 ,体现了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大统计学思想。为新世纪统计学的腾飞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与蒸蒸日上的数理统计理论研究与方法应用的发展相比较 ,经济统计的发展却跌宕起伏、有喜有忧。虽然在政府统计中 ,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瞻目的成果 ,如投入产出分析的应用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行 ,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等等 ,但从经济统计整体发展来看 ,对重大经济问题 ,对大量社会经济现象采用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郑聪玲 《山西统计》1999,(10):33-33,40
统计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统计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无论是国家宏观管理领域,企业微观活动领域还是科学研究领域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统计。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领域已经是包括社会经济领域、自然技术现象在内的广泛领域。按照《美国百科全书》给现代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是收集和分析数据,以期对事物的不确定性做出可靠的推断的科学和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新时代,市场环境变迁的加速和不确定…  相似文献   

13.
对现代统计学内涵与外延的再思考湖北省统计局洪春构建大统计学科体系,首先要阐明统计学的内涵与外延,也就是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指出它的研究对象、目的及任务,因为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将直接决定这门学科体系的设定与构造。有关统计学学科性质的再认识在研究统计学的...  相似文献   

14.
有关统计学学科体系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98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承担了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构造与完善统计学学科体系》课题。为了进一步扎实课题研究的基础材料以及了解不同职业、不同职称、不同年龄的专家学者对统计学学科体系相关问题的态度,课题组精心设计了“构造与完善统计学学科体系问卷调查表”...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提出:为了把对统计体系的研究从经验层次提高到理论层次,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作为方法论。并根据这一思想,依次阐明了体系、统计体系、新统计体系三个基本概念的涵意;其次论证了我国社会经济大系统要求统计系统把反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化、适应有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方面的信息要求和引进西方统计理论方法与中国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统计学科建设的思考周兆麟客观现象总是在质与量的密切联系中发展变化着.在了解事物质的基础上,从量的方面去认识事物,把握事物,成为研究客观事物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面,统计学正是这样的一门学科,近几百年来,统计学有了长足的进步,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不...  相似文献   

17.
算术+归纳思维=算术统计方法。指标是算术统计方法的核心,它是一个数学概念,与任何事物都无直接联系,又与一切多体体系(社会和自然)都可发生联系。以算术统计方法(数学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算术统计学=数学,统计学=算术统计学+概率统计学,把它归属理学,为当然之义。  相似文献   

18.
一、重点学科建设是完善统计学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完善统计学学科体系有两层涵义:一是要拓宽统计学的研究范围,并在总体范围内根据部分范围的相对独立性,形成不同的二级学科及其细分类;另一层是要挖掘统计学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一个适应现代社会和科学发展要求的现代中国统计学科体系,首先需要对统计学科领域中存在的某些尚未确定或者尚有争议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论证分析,解决统计理论中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在中国目前的统计学研究中,“大统计学”观点的提出无疑是我国统计学科建设和完善的重大突破。这一观点的提出结束了数理统计和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学科地位之争,以包容的态度解决了统计学究竟是一门还是两门之说。使统计理论研究首先是在建立完善一门统计学科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但是,随着“大统计学”一词的提出,又引伸出另外一个似乎不是问题的…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综合应用物流学、统计学、现代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绿色物流统计监测模式与监测体系构建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提出了基于绿色物流统计监测现状和统计监测需求的统计监测指标,构建了“三重四位一体式”绿色物流统计监测模式与监测体系,对丰富和完善绿色物流统计监测理论,提升绿色物流统计监测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