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青年理想教育是关系民族兴亡、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教育工程。从当代青年理想的主观状况和客观环境出发,应当把当代青年理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相统一,把当代青年理想教育与法治教育、道德教育相统一,把当代青年理想教育与社会主义观教育相统一。  相似文献   

2.
青年理想教育是关系民族兴亡、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教育工程。从当代青年理想的主观状况和客观环境出发,应当把当代青年理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相统一,把当代青年理想教育与法治教育、道德教育相统一,把当代青年理想教育与社会主义观教育相统一。  相似文献   

3.
大学教育与教育环境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对当前中国大学教育的系统梳理,离不开教育环境的思考维度。运用教育环境学的学科意识、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和系统研究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上把握当代大学教育的国际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法制环境,从微观上把握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的办学环境、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对于促进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建设的重要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遵循内化与外化、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两种逻辑方式: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和生活化,把国家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相统一;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引导社会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相统一。?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的确立,是近代以来爱国主义的理想和追求的必然;新中国走过的60年,是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统一的60年,是爱国主义得到极致弘扬和升华的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在当代理想与追求的硕果和实现的形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当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必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西方人格理论与当代青年健康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人格"是人格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当代青年健康人格培养却处于滞后状态,当代青年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人格适应质量亟待全面提高。如何提高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伟大任务,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当代青年健康人格的塑造要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与现实人格教育相统一,坚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掘适合当代青年健康人格发展的合理内核,要结合时代特点与身心发展来建构当代青年健康人格培育体系。要充分认识人格结构对当代青年不健康人格矫治的意义,充分重视素质教育在当代青年健康人格培育体系中的作用。健康人格培养要以继承为基础,以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健康人格为向度。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明确当代青年健康人格培养的途径、方式、方法,使当代青年健康人格的塑造与时俱进,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话语表达的重要方式,能够提升话语效用。在习近平话语中,有着“人民”“青年”和“理想”三个重要的隐喻对象。对“人民”的隐喻中,更加凸显隐喻的政治建构和凝心聚力功能,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对“青年”的隐喻中,更加凸显隐喻的修辞赋意和激励感召功能,彰显了习近平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对“理想”的隐喻中,更加凸显隐喻的立象尽意和教育说服功能,彰显了习近平高瞻远瞩的党建思想和教育智慧。习近平话语中的隐喻表达具有学理性和生活性相统一,朴素性和生动性相统一以及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风格特征,实现了话语内核之“真”、话语价值之“善”与话语形式之“美”的内在统一,可以对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提供一条开新之路。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主体认知过程和客体培育过程两个基本维度。其中,主体认知过程具体表现为主动被动相统一、内化外化相统一和隐性显性相统一。客体培育过程具体表现为主体客体相统一、理论实践相统一和共性个性相统一。因此,正确揭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形成过程,对于切实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培育与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鲜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南京高校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问卷调查法,从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环境行为、环境意识和环境教育等方面,对南京高校部分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通过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当代大学生总体上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但在实践中的环境行为表现却存在相对滞后的现象;第二,非环境类专业学生与环境类专业学生在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环境行为、环境意识等方面的表现虽有一定差异,但差距较小;第三,大学生中女生比男生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要高,态度更为积极;第四,当代大学生接受环境教育的主要渠道来自于电视、学校教育和互联网等。对此,笔者提出相应的建议:一要充分发挥电视、互联网的功能,广泛开展社会性环境教育;二要努力推进学校环境教育的制度化,促进学校环境教育的平衡发展;三要建立环境道德行为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引导青年学生的行为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三个层面以全新的维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集中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公民个人价值观。把握核心价值观的新内涵,紧抓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维度,切实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与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相统一,方能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并将其转化为大学生的根本价值取向和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1.
高等师范院校情高教育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地审视高师院校的情商教育 ,其存在种种认识上的问题和操作上的偏颇 :(1)对情商教育内涵的界定过于宽泛 ;(2 )对情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情商教育未纳入课程或课程计划 ;(4)把EQ (情商 )教育与IQ (智商 )教育相对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分离。如何避免情商教育的这四个误区 ,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公共管理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子系统。在学科交叉发展的形势下,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置于公共管理学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因此,运用公共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和教材的改革调整,要求研究和建构创新思维教学模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思维教学首先要实现理念创新,树立创新思维教学观,经过"明确目标、激思质疑——自主探研、出新创意——发散思维、激荡整合——延伸拓展、强化训练"四个环节,并运用创新教学方法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与现代高等教育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必须努力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思路,以教育思想观念的新突破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为此,本文认为应尽快树立10种高等教育新观念:即一是树立整体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二是树立高等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观念,三是树立整体化知识教育观念,四是中校名师的观念,五是高等战略产业化的观念,六是树立产学研结合的观念,七是树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观念,八是树立高等教育多元化观念,九是树立高等教育国际化观念,十是树立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德育过程的理论是确定德育方针、原则、途径和方法的理论基础,也是德育学理论体系中核心内容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德育过程包含了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德育的过程,二是受教育者对德育的接受过程.显然,德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实施德育的过程,更取决于受教育者接受德育的过程.然而,在德育实践中,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将德育过程等同于前一过程,以致将受教育者视为被动的接受客体,在德育方法、途径上显得简单、机械,导致德育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德育的实效性也较低.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应当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对象,它具有社会性、能动性、层次性、可变性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某些规律,能为完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创造一定条件。把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中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科学分析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有效防范网络的负面影响,充分利用网络的积极因素,积极探索大中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及其指导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发展需要有基础理论作支撑,其基础理论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三个基本方面构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理论和网络传播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生活理论。厘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探讨其指导价值,对于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建设,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及工作理念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网络相结合的产物,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现代化方式。网络在改变教育传播活动的生存环境,拓展教育传播的空间和渠道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导致主客体的内涵发生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本文在分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网络环境下主客体关系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工作思路和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