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与外交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国际社会、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国际政治问题社会化和国际社会问题政治化、权力政治和权利政治共存竞争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国际环境。这种国际环境要求中国的外交必须从外交取向、目标、原则、策略、心态、身份、重点、难点等诸方面,着力处理好与大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尤其是中关两国之间的崛起和反崛起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环境改善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21世纪的崛起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最大热点之一。中国为什么能够崛起?中国是因和平而崛起,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提供了中国崛起极其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也一直为争取一个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而不懈努力。中国是怎样崛起的?中国是以和平而崛起,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一贯奉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和平建设原则,体现了中国崛起有理有利的全新发展战略。中国的崛起将给世界带来什么?中国是为和平而崛起,和平发展谱写了促进世界发展事业的崭新篇章,中国的和平崛起必然激活世界经济"一盘棋",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而又坚实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国际体系的和平变迁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理解何种条件下和平变迁能够得以推进,依然是世界政治研究者面临的最为紧迫的任务。和平变迁的国际政治秩序有三个动力,可以看作是三个不同层次的秩序构建过程,分别是规范的动力、理性的动力与制度的动力。战争是过去几百年国际体系权力转移的主要途径,但是将来国际社会中和平变迁的有效机制是值得期待的。如何在国家实现崛起的过程中,推动国际体系的和平变迁和权力转移的和平实现,是值得中国审慎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和平崛起与过去历史上其他国家的崛起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能否和平崛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环境能否接受,取决于中国自身的状况、战略和政策选择。当今国际国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鉴于中国和平崛起的规模之大,问题之新,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国际政治周期性规律”与中国的和平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乔治·莫德尔斯基、罗伯特·吉尔平和马克·布罗利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学派认定,在"国际政治周期性规律"作用下,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引友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新时期这种论点的盛行旨在为"中国威胁论"张目.现实的国际政治中,全球化、非传统安全和国际机制将增加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扩大其利益面,从而消解这种"规律",使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的关系走出历史的循环.中国是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历史上,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内敛型国家,现在选择的是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共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实现崛起的终极目标.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对"国际政治周期性规律"的有力破除.  相似文献   

6.
实现中国和平崛起,是否必然包括台湾问题的解决?对此,有学者认为:中国在争取和平崛起中无需自设障碍,将实现与台湾的政治统一作为崛起的衡量标准.而实际上,从中国和平崛起的概念、解决台湾问题与实现中国和平崛起之间逻辑关系的角度进行辨析,最终可以得出明确结论:解决台湾问题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和平崛起,完全不同于近代以来新兴大国所走的道路。具体说中国的和平崛起,不走以往大国、强国传统崛起的以抢夺资源和攻城掠地为主要内容的热战之路,也不走美苏两国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冷战对峙、称霸争霸之路。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和平之路。既然中国和平崛起走的是一条不同以往的新路,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建设同样应该有别于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建设的老路,寻找一条独特的新路。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建设以权利政治为新视角和新主题,不仅是主观愿望,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客观规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平崛起与台湾问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和平崛起和实现祖国统一这是当代中国的必然要求。但是,两者的实现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中国和平崛起受到国际上“中国威胁论”和“台独”势力的制约。本文对中国和平崛起和与台湾的关系做一探讨。并认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是考验中国和平崛起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和平崛起理论是我党领导集体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提出的一项带有根本意义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平崛起理论提出中国的崛起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主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坚持长期努力奋斗等五个要义。和平崛起与时代主题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这赋予了该理论强大的生命力,使其成为符合时代背景,顺应历史潮流的、正确的发展战略。在中国实现伟大振兴的道路上,和平崛起既是中华民族的需求,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20多年发展的历程表明:中国已经走上“和平崛起”之路。中国为“和平崛起”正倡导并形成一整套适应世界潮流的国际关系新理念,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及“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新睦邻政策。在这些国际关系新理念支撑下,正在崛起的中国就能够使世界各国充分相信中国是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并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1.
"和平崛起"理论包含三层意蕴"崛起"显示了一种历史发展的隐然期待;对"崛起"的"和平"限定则来自于对中国历史文明交往的回顾与总结;结合历史与现实的"和平崛起"理论将成为新世纪中国外交工作的圭臬."和平崛起"理论的提法本身,就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在文化心理上从委屈到平和、从羞怯到自信、从被动到主动三方面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2.
现实主义认为,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下,摆脱“安全困境”、保障国家安全和堆护和平的手段是均势和威慑。自由主义则提出了世界政府理论、集体安全理论、经济相互依赖和平论、民主和平论等,他们强调影响和平的因素包括田内政治结构、文化与价值现;发展经贸关系可以使得困家之间更加相互依赖,从而减少战争;健全国际安全机制以防止国际冲突和维持和平;民主国家之间不会发生战争。在冷战结束后的新形势下,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传统理论对于解决大国间的国际安全问题不无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和平崛起"是中国新世纪发展战略的精辟概括,是具有极大政治意义和理论学术意义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从大国崛起理论的内涵来看,还是从其他大国崛起的实例看,高等教育在一个国家崛起过程中的地位尤其重要。她不仅对国家经济具有推动作用,还会为国家崛起提供倍增力量。中国要和平崛起就需要积极吸收外国先崛起国家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正视差距,将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为我国的和平崛起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思想体系 ,和平共处的外交思想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这一原则是列宁首先提出来的。和平共处的外交思想在中国经历了和平共处原则的创立、和平发展、和平崛起三个发展阶段。正是由于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始终坚持与时俱进 ,根据每个历史阶段的国际国内形势 ,不断丰富和发展和平共处的外交思想 ,才使这一外交思想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和平崛起”已成为中国国际战略思想变革的基础。中国和平崛起同经济全球化密切相联,这是中国的历史性战略抉择。中国在实现和平崛起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和平、坚持永远不争霸。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理念和道路是当代共产党人的重大创新,具有多层次的丰富内涵,不能简单地用目标手段论来分析。与“和平崛起”的要求相适应,中国对内要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外要加强友好外交,丰富和发展“新安全”观和“共同利益”观。  相似文献   

18.
“和平崛起”重要思想是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对中国内政外交政策的新概括 ,是对中国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新规定 ,是对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目前中国所拥有的坚实的物质力量、强大的精神支柱、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广阔的战略空间为“和平崛起”奠定了宏阔和雄厚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跨界民族问题对我国和平崛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和平崛起战略主要是争取和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由于跨界民族使我国的民族问题具有国际性,它直接影响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影响我国边疆的稳定.跨界民族问题也是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和组织干涉我国内政,阻挠我国和平发展的主要借口,直接影响我国和平崛起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解决跨界民族问题,尤其是加大跨界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使我国各族人民共同走向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20.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和平发展理念强调"以和为贵、和睦相处;和而不同、和谐共进;和衷共济、科学发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是对人类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深刻反思,是对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的理性探求,体现了党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对三大规律的科学认识,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强化和平发展理念对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多样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