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观述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为现代心理学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其学习观也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教育实际工作者的日益重视.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罗杰斯从自己丰富的心理治疗实践中提出了“患者中心疗法”,并以自我个性理论为基础,把这种思想渗透于教育、教学中,阐述了人本主义教学观──主张教学应该以学习者为今心.本文介绍了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观及其思想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作了初步的评议.  相似文献   

2.
罗杰斯是20世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罗杰斯最大的贡献是他创立了来访者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特别是他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应用到了教育教学领域,从而提出了全新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即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他认为,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应当围绕"以学习者为中心"这个焦点展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3.
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是当代西方心理治疗的杰出革新者,他的心理治疗理论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在心理治疗领域影响最大的理论。罗杰斯打破传统的治疗原则,提出治疗师应相信来访者具有自我成长和发展的能力。此外,他还提出心理咨询的成功并不主要取决于咨询者的专业知识和训练,而取决于咨询者这个人本身和他对待被咨询者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卡尔·罗杰斯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言人,卡尔·罗杰斯为人类贡献出了全面详尽的“人格的自我理论”、“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疗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本文通过对卡尔·罗杰斯的人格自我理论、患者中心治疗观、学生中心教育观三个方面的学术观点进行整合,同时以史为鉴,结合现代教育学的理念,纳其精华,提出对现代教育观具有实际意义的启示和新的教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对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的再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杰斯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其理论特色主要体现在“病人为中心疗法” ,这种理论跨越了临床心理治疗领域 ,对教育领域也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时至今日 ,其“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对当前素质教育及教育发展的全球化趋向仍有很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罗杰斯是美国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倡导者、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心理治疗专家和教育改革家。他长期从事心理治疗的临床实践与研究工作,提出了个性心理理论,即自我理论或个人中心理论。近些年来,罗杰斯的理论受到了欧美各国的普遍重视,已有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罗杰斯的个性理论的介绍和评价,来探讨在当前改革开放过程中,如何批判地吸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叙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诞生背景、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该理论的贡献及缺陷,以及在心理治疗与咨询中的实践——“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及其对教学指导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卡尔·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本主义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观的基础上,人格理论是其人本主义思想的核心和基础,非指导教学和来访者中心以及创造理论是他的人本主义思想的在具体的领域深化和发展,这些人本主义思想对当代教育领域的教育目标以及教育方法、师生关系、创造教育提供了认识和反思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罗洛·梅既是人本主义运动的重要领导人物,又是存在分析的开创者,他以研究现实生活中人与社会的实际问题为切点,开创了存在心理分析的新方向,丰富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他的存在人格论对指导人们积极面对人生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本主义心理咨询理论强调在实际的心理咨询实践中,极力避免以咨询者和社会的价值规范影响来访者,不对来访者的经验做价值判断。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自我发展理论及心理咨询原理的视角,具体分析其回避价值干预的内在原因,试图梳理出人本主义的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11.
人本主义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其中的代表人物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许多关键理论,对于研究教与学、探索教育现象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对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作出基本阐述基础上,将其中对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的思想精髓与目前教育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现象、问题和方法综合分析对照,并力求找出两者间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12.
“文化-养形调神的心理健康理论与心理咨询、治疗模式”,是根据中国古代阴阳平衡理论和心身概念思想,结合现代心理学知识,融合中西提出的。遵循文化指导原则,养形调神原则,辨症论治原则,中西结合原则,心疗与食疗、体疗、药疗结合原则所进行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实践案例,验证了该理论模式是切实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当事人中心疗法本土化之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杰斯“以当事人为中心”的理论源于美国 ,深受西方文化与社会习俗的影响 ,能否移植到东方文化的土壤 ,有益于中国的心理咨询事业呢 ?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治疗思想和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及当前中国咨询现状等四个方面 ,能论证当事人中心疗法在我国推广应用之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现象学的角度探讨了罗杰斯的人性观、心理治疗理论、临床实践和研究主题,对罗杰斯人本心理学的哲学渊源和理论内涵给予了重新审视,这将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原则、实践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主张以人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强调在人的主体能动性、主体整体性、主体自主性和主体创造性等主体性特征基础上关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第三势力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主张心理学研究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相比,主体心理学在对象观与方法论统一、群体应用领域、促进心理学理论整合统一方面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患者中心疗法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的特点是以患者为主导,促使患者去认识个人的生活意义和目的,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这一疗法对当前我国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基本功能出发 ,对现代课程理论中具有影响力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主要内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对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分析 ,并根据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提出高等教育课程建立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罗杰斯对斯金纳关于人类行为控制观提出的一系列尖锐批评和辩论,集中在人是否具有行为选择的自由意志以及人类应如何处理主观选择与环境控制的关系问题上,代表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哲学立场和研究方法上的根本对立,折射出社会思潮对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心理学研究与应用一旦脱离了人与社会的现实关系和约束,必然难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关创造方面的观点,着重从马斯洛的潜能说和罗杰斯有关心理健康与创造 力的关系阐述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即 1、树立“人人均有创造潜能”的观念; 2、倡导以创造性的教 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创立和利用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环境因素;4、构建“心理安全”、 “心理自由”的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20.
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两种相对的基本思想:一种是以“理解、人文、主观”为特征的人本主义,另一种是以“解释、实验、客观”为特征的行为主义;由于人的心理现象是最为复杂的系统,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的对抗持续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