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养育之恩 报答之情——《中华回族爱国英才》序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王正伟同志为其所主编的《中华回族爱国英才》一书撰写的序文。作者从对回族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审视中,概括出了一些极其宝贵的新鲜的见解,这就是回族的爱国主义。回族爱国主义是经过长期历史锤炼而形成的精神信仰;回族爱国主义是建立在高度认同中华文化基础上的民族之魂;回族爱国主义是建立在特定生产方式之上的立族之本。作者是自治区行政领导,又是回族学者,他从众多回族爱国英才的展示中总结道:中华文明养育了回族,培育了回族杰出人才,而回族的这些杰出人才的成就和贡献是对哺育他们的中华民族的回报。正如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刘延东同志所指出的: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人口众多、人才辈出、特点鲜明、分布广泛,与其他各民族一起,对祖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古代,回族的先民中涌现出清正廉洁的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海瑞,伟大的航海家郑和,进步的思想家李贽等著名人物。在近代,当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紧要关头,回族义士前赴后继,为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主权独立作出过突出贡献。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大批回族优秀儿女踊跃投身革命,涌现出早期优秀党员马骏、郭隆真、刘清扬等。抗日战争时期,回民支队、西北回民骑兵师驰...  相似文献   

2.
回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受到中国历史发展总趋势的影响。近代回族文化运动的兴起也不例外。本文在把握近代中国与回族历史实际的基础上,并将二者结合起来,从近代中国兴教育的思想、留学生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及辛亥革命的推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该运动是回族历史发展与中国历史发展互相辉映的结果,是回族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觉醒。  相似文献   

3.
试论回族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贯穿于回族发展始终的爱国主义传统作了深入论述。文章认为,爱国主义思想在回族发展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有着丰富的内容。与回族文化渊源一样,其思想来源包含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内涵。在近现代爱国主义运动中,回族爱国主义思想得到了充实和完善,增添了新的内容。文章指出,阐释回族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回族作为中华民族坚定一员的历史基础,并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回教俱进会的创立是近代回族觉醒及回族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此前,一些回族先进知识分子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抨击封建统治、介绍西方科学思想、提倡宗教改良,其爱国主义时代精神影响了回族社会的基本思想,为中国回教俱进会的创立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5.
马金宝 《回族研究》2013,(1):129-133
纵观历史,回回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回族爱国主义思想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回族爱国主义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这对于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历史中,留东清真教育会的组建及其刊物《醒回篇》的发行,以及其爱国爱教的思想颇受后世关注,但其成员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本文考订留东清真教育会主要成员事迹,探析其与同盟会的关系,发掘其成员归国后在各省光复运动中的表现,揭示晚清回族留日学生与辛亥革命的关联,认为该会是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创立的一个革命团体。留东清真教育会成员的行动,体现了近代回族的文化自觉和国家认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主共和观念对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991年2月,《回族研究》在宁夏社会科学院诞生。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回族的文化起点较高、兼具中阿两大文化之长,但由于历史原因,回族也缺乏自我表述,回族文化不被了解和认识。就在本民族内部,也不尽对民族历史与文化有全面的认知。20世纪初,由回族人创办的第一份回族刊物《醒回篇》和第一份白话文报纸《正宗爱国报》的发行,吹响了近代  相似文献   

8.
回族爱国主义观念主要包括热爱家园、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各民族一家亲、维护国家主权与祖国统一、重视教育、发展经济等多个方面.回族爱国理念内涵丰富,在新的形势下,具有多重意义,如对增强国家认同与公民意识有重要价值,有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祖国统一,有助于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有助于增强文化力,等等.  相似文献   

9.
汪鲸 《回族研究》2021,(1):19-25
粤港回族同胞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省港大罢工运动中,粤港回族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项革命斗争,在斗争中坚定了革命意志,加深了爱国主义,推动了自我革命并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口述史、革命宣传材料和田野调查访谈,本文对省港大罢工运动中粤港回族爱国斗争事迹进行梳理,是对省港大罢工运动史和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的必要补充,可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岭南文化底蕴与国家认同话语。  相似文献   

10.
纵观中国回族教育,其发展与特定历史阶段的国家政治环境、民族内部的主体性与文化自觉息息相关。相对国家主流教育,回族教育始终属于少数民族民间教育,具有与生俱来的民族性、宗教性、民间内敛性与调试工具性。回族教育通过自身与时俱进的调适和发展,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始终起到积极作用。当下云南回族民间教育的调适与发展,表现为不同层次民间教育文化圈的回族文化再生产。在现代民族国家体系和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力量和国际环境对中国回族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为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回族教育危机,应加强回族民间社团的组织与机制建设,全面开展回族民间教育体制创新,积极谋求社会化的民族教育渠道和方式。  相似文献   

11.
王晓霞 《回族研究》2011,(4):114-118
民国初期的回族虽然在经济及社会发展方面仍在较低层次上徘徊,但在思想与文化方面却受到近世以来涌入中国的新思潮、新文化气象以及国内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出现了回族新文化运动的热潮,回族知识分子一方面以兴学校、办报刊觉醒民众,另一方面也对回族宗教与社会习俗进行反思与改革,要求回族在应对时代变化中实现自身的社会发展。宗教观念上大力...  相似文献   

12.
尽管族际婚已成为研究民族关系、民族过程的不可回避的话题 ,但由于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问题的敏感性使西北回族的族际婚在大多数家庭中仍不被认可 ,而族际婚的上升仍是西北回族群众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之一。回族族内婚在现实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的原因和结果如何 ,这些问题是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未来走向、民族的现代化以及民族间的相互关系和融合的趋势等重大社会问题。带着这些问题 ,我来到中国惟一的回族自治区———宁夏 ,在 3个不同规模的城市 :银川、吴忠、灵武作了 3个月的调查 ,对回族婚姻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和分析 ,以引起回族群众、回族知识分子及政府相关部门对此问题的关注与重视 ,处理好现实中的矛盾 ,为回族的社会发展和民族繁荣提供更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文化适应"是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本能"和"自觉".回族在长期的中国本土化历程中进行了千年的文化适应,回族的文化适应的历史是一个文化拿来为主导的历史,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回族需要进行新的文化适应,而新时期回族文化适应主要是在互动的文化拿来与输出中完成.  相似文献   

14.
被称为“中国小麦加”的临夏.其回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研究临夏回族的文化,可以较深入地了解回族的生活状况、思想状况和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15.
“禁忌”是回族风俗习惯的一种。长期以来回族对禁忌习俗的保留 ,充分体现了回族强烈的民族意识与共同的民族情感。本文从回族的饮食和社会行为两方面的禁忌探讨了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6.
李维汉在延安时期通过对回族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探索了我们党独立自主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相结合的基本途径,为党在延安时期解决好回族问题的民族工作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7.
试析中国回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咸云龙 《回族研究》2002,(1):101-105
本文就回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性、多样性、民俗性、交融性、地域性及爱国性等特点进行分析和探索 ,以便挖掘、继承和普及回族传统体育活动 ,推动全民健身活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近代回族报刊与回族社会现代化意识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近代回族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对近代回族社会现代化意识的萌芽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回族社会现代化意识的引进者、培养者、刺激者和宣传者;另一方面,近代回族社会现代化意识的发展也给近代回族报刊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生存环境,使近代回族报刊显示出与时代相适应的功能、地位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笔者对卡力岗地区民族志调查系列报告之一,即卡力岗回族村的田野调查报告.报告以卡力岗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德恒隆乡两个分别操藏语、操汉语的回族村为个案,首次全面展示了卡力岗回族村的民族构成、语言使用、居住规律与宗教信仰状况等;辨析了卡力岗人的概念,诠释了卡力岗人这个特殊回族群体的民族认同观.卡力岗回族村的人类学调查,反映了我国回族形成与族源的多元性,印证了回回民族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特质紧密结合的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20.
杨桂萍 《回族研究》2006,(1):128-134
马德新坚持务实的民族观、理性的宗教观和宽容的文化观,在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试图通过政治活动与学术活动,为中国伊斯兰教和云南回族寻求一条理性的发展道路,为云南回汉冲突寻找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由于种种原因,他的理想未能实现。但我们以为马德新务实的民族观、理性的宗教观和宽容的文化观今天依然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