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论散文意象     
本文根据文学史上散文经典表达的形态共性阐述了意象对于文学散文的意义。夺人心魄的意象是散文能成为好散文的主要原因之一,散文意象是散文意境的基石,意象使散文成召唤结构,具更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散文随着其走向大众的进程,再次走向了混沌.散文进入混沌的最明显的特征是散文文体界限的确定性中出现了随机性.散文进入混沌的第二个特征是散文文体发展的自相似性.散文前进的动力来自于散文内部的矛盾运动.散文从有序导向新的有序中的无序属于混沌状态.  相似文献   

3.
新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新疆散文的创作经历了散文精神的回归,散文创作多元化及个性化散文创作的三个不同时期。纵观新疆散文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本现状,无论是汉语散文创作还是少数民族的散文创作都反映出新时期以来新疆本土文学欣欣向荣的走势。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散文的新辉煌,应归功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散文创作座谈会"和"我与散文"大讨论唤起的散文创作思想解放意识的觉醒,更应归功于散文界敢于突破"形散神不散"的束缚、勇于在散文"消亡"声中亮出"崛起"论的主张、勇于参加"大散文"与"艺术散文"之辩.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散文的新辉煌 ,应归功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散文创作座谈会”和“我与散文”大讨论唤起的散文创作思想解放意识的觉醒 ,更应归功于散文界敢于突破“形散神不散”的束缚、勇于在散文“消亡”声中亮出“崛起”论的主张、勇于参加“大散文”与“艺术散文”之辩  相似文献   

6.
当代散文批评是批评者对当代散文的阅读经验的反思。批评者在散文话语批评的角度上可以推进当代散文批评,并使当代散文理论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对近五十年来古代散文研究中研究范围、散文史的发展规律、散文流派、晚明小品与现代散文关系、散文的分类等问题进行回顾与总结,其观念、方法的更新使散文研究有了较大的突破,但散文概念不清、研究范围不一致、古代散文文论的研究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散文研究没有能建立起自己特有的批评话语等问题,是古代散文研究没有形成应有的论争和繁荣局面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散文大国”,散文传统源远流长。先秦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振兴了散文黄金时代的雄风;崛起的唐宋散文,使散文更富有文学意昧和艺术品格,散文地位空前提高;明清小品,翻涌起古典散文长河又一个浪头;“五四”时期,散文又一次空前鼎盛起来,汇纳百川,丰富多样,散文作家灿如群星,散文佳作,令人目不暇接。散文在中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的散文研究存在误解、争议和偏见,散文文体的独特性和价值性被低估,其原因在于散文自身的宽泛性、外部的时代性等.新世纪的散文研究要走向深入和阔大,散文研究者要建立现代意识的散文批评视野,在建构散文理论话语时要注意中西理论的圆融与自洽,还要与整个学科的建设相结合.由此,散文的文体问题,也还有巨大的研究空间,学术界需要不断开拓散文的研究领域,建立良性健康的散文评价标准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的散文研究存在误解、争议和偏见,散文文体的独特性和价值性被低估,其原因在于散文自身的宽泛性、外部的时代性等。新世纪的散文研究要走向深入和阔大,散文研究者要建立现代意识的散文批评视野,在建构散文理论话语时要注意中西理论的圆融与自洽,还要与整个学科的建设相结合。由此,散文的文体问题,也还有巨大的研究空间,学术界需要不断开拓散文的研究领域,建立良性健康的散文评价标准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1.
把散文本质特征作为理论研究框架,以此为基点来建树散文的二级分类乃至三级分类的研究思路,拓深散文的纵向性研究,在动态中吸收众多的理论成果,扩大散文的研究范围,让散文研究能够四处开花,使研究者能够自由地各论其事,拓展散文研究的思路,促进散文理论的开放性发展,以达到散文研究理论系统性的最后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20世纪90年代散文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 90年代出现了一股“散文热” ,其主要标志和特点为 :散文队伍发展壮大 ,散文流派异彩纷呈 ;散文更贴近生活 ,更关注人生 ,更强调表现主体意识 ;散文理论探讨、争鸣十分活跃。但也有不足之处 :散文创作存在“泡沫”现象、“缺钙”现象、散文理论存在薄弱现象。 2 1世纪散文发展趋势 :“散文热”将会持续 ,“网络散文”将迅猛发展 ,散文与高科技的结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散文成为一种无所不在的文体形式,女性作家也被裹挟其中,开始不约而同地集中于以散文这种文学形式,自觉地书写自己的意识和体验。以大女人散文、纯女人散文、小女人散文归类分析发现,这一时期女性散文的的视角不断从外在而内在地转移,女性散文的情感关注不断从群体共同而个性私密地收缩,即女性散文视角与情感观照的不断内化。  相似文献   

14.
散文是文学领域中的一种重要体裁,而“五四”散文在中国现当代散文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五四”散文与五四时期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和变革的时代潮流相契合,五四时期散文创作的主体和接受的群体异常庞大,“五四”散文不仅与古典散文渊源密切,而且也受到外来文学的影响,这些共同促成了“五四”散文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文学散文"、"白话散文"、"美文"、"纯散文"、"随笔"、"絮语散文"、"散文小品"等是研究中国现代散文的几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的共同指向是现代散文"现代性"、"自由性"、"真实性"特质.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以来人们对散文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提出大散文概念,有的认为散文就是美文,还有人把散文分为感性与知性,其实这些观点与传统的散文定义一样,都没有揭示散文的内在规定性,不可能据此建立散文创作理论。从思维的角度看散文,散文的内在规定性就在于相似思维。作者运用相似思维由此及彼,展开联想,感悟生活,发现真知,不断地刷新我们的思想,丰富我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7.
散文"真实性"是散文研究中一个争论不休的重要问题.肯定或否定者往往着眼于散文众多品种中的一部分立论,虽然言之成理,有所依托,却失之片面.面对纷繁复杂的散文品种,只有区别对待,当虚则虚,当实则实,才能切合散文文体的实际.不宜笼统地将散文称之为"真实性"文体,将真实视为散文的首要特征."真实"不能涵盖所有的散文品种,也并非所有的散文均能虚构.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散文和"五四"时期其他散文作家对台湾当代散文影响很大,从余光中的散文作品中可以看出朱自清的影响。但余光中又力倡散文革新,反思"五四"散文创作传统,所以他的作品又具有了不同于朱自清散文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9.
20年来,江苏常州散文学会的作家作者,出于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创作发表了大量的散文作品,出版了近30部散文专集,题材多样,风格各异,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常州地区的社会进步和风情世态,体现了全新的时代精神,并且形成了“实写”和“虚写”两个艺术流派。其中最具有思想深度的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大致有六个类别:文化散文、乡土散文、旅游散文、社会散文、科教散文和世情散文。代表常州地区散文创作的成就,也是新时期中国散文大观园中的一处靓丽风景。  相似文献   

20.
北宋散文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北宋散文的发展几乎是与北宋古文运动同步发展的。欧阳修奠定了北宋古文运动胜利的基础,苏轼的散文代表了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并标志了北宋古文运动的胜利完成。北宋散文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我国古代散文宝库中璀璨的珍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