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让巴赫金给巴赫金定位——谈巴赫金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巴赫金研究中若干令人困惑的问题,如(1)巴赫金在所谓的"巴赫金小组"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2)巴赫金究竟是反形式主义者,还是形式主义者?(3)巴赫金与统治前苏联语言学界长达数十年的马尔主义者有何关系?巴赫金如何应对斯大林1950年对马尔和马尔主义者的批判?(4)如何看待巴赫金斯思想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神学思想?文章认为应参照巴赫金本人的观点,特别是对话主义的思想,结合他的家庭背景、个人信仰和经历、同路人的影响、前苏联的统治和他本人的虚弱身体,才能对对巴赫金做恰如其分的定位。  相似文献   

2.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已被国内广泛所接受。本研究对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因肿瘤原因合并浆膜腔积液的病例59例,分别给予恩度联合顺铂化疗或单药顺铂腔内化疗,通过比较,对恩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他汀类药物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脂蛋白颗粒浓度的影响,脂蛋白颗粒浓度改变更能作为反映冠心病的预测因子。方法4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罗苏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前6周这两组分别服本组药10mg/d,后6周分别服本组药20mg/d,脂蛋白水平比较用共变异数分析(ANCOVA)。结果他汀类药均能改变LDL-C浓度,但对LDL颗粒浓度的改变作用明显小于LDL-C,两种药物比较,罗苏伐他汀对脂蛋白颗粒的作用比阿托伐他汀强。结论在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中他汀诱导的LDL-C改变不能精确的反映LDL颗粒浓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以语料库为基础,文章对“为……而……”结构中连词“而”的隐现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介词补足成分的长度、结构复杂度、条件概率(配价概率)P(为←V|为)以及P(为←V|V)等因素,可能都与“而”的使用有一定关系。这些因素均与语言处理的复杂度有关。复杂度越高,使用连词“而”的可能性越大,反之亦然。“而”作为结构标记,可能起到了降低语言处理难度,提高语言处理效率的作用。研究也表明,将基于语料库的计量研究方法与认知理论相结合是可行有益的,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某些传统研究方法难以发现的汉语结构规律,并深入了解这些规律背后的认知功能动因。  相似文献   

5.
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不少论著在谈到“如(若、奈)何”、“何如(若)”时,免不了陈陈相因,判“何”为宾语;当谈到另一种格式“如(若、奈)××何”和“如(若、奈)之何”时,“何”却又被判为补语,造成彼此矛盾的情况。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论著者忽略了“如何”结构的宾语可以前置的思考和研究,以致将前者之“何”判为宾语。 “如何”结构的基本类型是:“如(若、奈)××何”,其借代格式是“如(若、奈)之何”。这种类型,其宾语置于动词“如”、“若”、“奈”之后,“何”作补语,近已有人论及,迄无异议。 我们要重点讨论的是被众多论述一向忽略了的“宾语前置”这种变异类型。这种变异类型大体有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一、“何……之有”的变式和略式(一)“何……之有”,是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它是“有何……”的倒装。其中“何……”是动词“有”的宾语,“之”是复指前置宾语“何……”的,是复指代词;“何……”是名词性的偏正词组,“何”是定语,“……”是中心语。如: ①君日不悛,以乐慆忧,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左传·昭公三年》) ②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论语·子罕》) ③以乱平乱,何治之有?(《左传·宣公四年》) ④晋侯其无后乎!王赐之命,而惰于受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古汉语中,动词前面的疑问词“何”主要起修饰动词(或动宾词组)的作用,宾语前置只是其次要的语法功能,凡“何”在动词前,能做状语处理则应尽量作状语处理。“何有”格式在上古使用也很普遍,不同场合中的“有”表示不同的意义,而“何”字作状语亦相当明确。“何P之有”这一句式,应与“何有”贯通解说,统一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85例恶性肿瘤并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经腔内导管引流基本排净积液后,试验组采用恩度+顺铂方案腔内注射,对照组采用顺铂单药腔内注射。14天为1个周期,至少连续化疗2个周期,最多8个周期。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9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47%(P0.05)。治疗后两组VEGF浓度均下降,且试验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随访至2015年6月,试验组中位生存期(7个月)长于对照组(4个月)(P0.05)。结论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恩度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VEGF浓度,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商品名恩度)为血管生成抑制类新生物制品,通过抑制形成血管的内皮细胞迁移来达到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阻断肿瘤细胞营养和氧气的供应,最终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目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具有靶向明确、毒性反应轻微、无耐药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恶性肿瘤治疗,尤对晚期肺癌疗效显著。多西他赛(商品名艾素)为紫杉醇类抗肿瘤药,  相似文献   

10.
类指句基于认知主体对客观存在的主观体验,对一类事物的某种属性进行概括性描述。结合体验哲学理论和概念转喻理论,对类指句的体验哲学基础及认知理据进行研究发现:(1)类指思维具有体验性、无意识性和转喻性;(2)类指句的认知推理主要体现在“类”与“例”之间的转喻映射关系,可将类指句分为“类代例”“例代类”“类代例和例代类叠加”三种转喻模型;(3)类指句中反例的存在是转喻思维的结果。从体验哲学及认知语言学视角研究类指句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尝试,意义在于为指称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在词汇化研究中我们一般关注组合个体的语义特异性和历史发展过程,本文另辟视角,考察组合的义类共性和现时结果。我们对收录在《现代汉语常用词表》中的“名物+方位”组合进行了考察,发现这种组合的词汇化结果是有一定规律的。在目标词义类范畴与词汇化程度分类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义类的方位维度特征、方位不规则个体的特性、名物词的义类特征、义类的词汇化程度差异这四个方面的分析,发现自然度规则和需求量规则对“名物+方位”组合实现词汇化产生影响,并且两种规则的形成受到认知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世说新语·伤逝》有这么一段故事: 庾文康亡,何扬州临葬云:“埋玉树着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巳!”这里的“何扬州”是谁?梁朝刘峻(字孝标)在给《世说新语》作注时没有注释。最近,我们见到一本一九八二年九月出版的《唐宋词选》。其中,在注宋人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词“玉树雕(凋)土”一典时说:《世说新语·伤逝》篇:“庾文康亡,何扬州(何逊)临葬云:‘埋玉树着土中,使人情何能已。’” (见该书第200页,注⑨)注明了“何扬州”是何逊。  相似文献   

13.
感恩絮语     
周碧霞/女/15/广东省珠海市山门区白蕉镇六乡中学二(8)班/QQ:564929850/最想对“有恩之人”说的一句话:多谢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有恩之人”通联:  相似文献   

14.
服务创新是饭店业创造价值、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国内关于饭店业服务创新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主要围绕饭店业服务创新“是什么”“受何影响”“如何开展”以及“有何作用”等基本问题,相应从维度构成、影响因素、行为过程和绩效衡量等方面梳理了国外饭店业服务创新的相关研究,进而总结饭店业服务创新研究的整合分析框架,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媒体传播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在传播农业政策和科技信息方面起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电子媒介特别是电视和广播媒介传播农业政策类的信息,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农民受体对农业政策类信息的关注程度、知晓度、理解度、赞同度、支持度和信奉度如何?文章以2004年1月中央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1号文件为主线,从受众的心理效果层面(认知、情感、意愿等)分析了大众媒介传播农业政策类信息的效力。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这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一生在理论科学领域的精深造诣所作的崇高评价。其实,恩格斯本人毕生对科学研究事业所作的贡献,也同样无愧于这个高度的评价。文学艺术,是马、恩众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马、恩有着丰富的文学知识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哲学杂志》1965年10月7日,21日号报道,美国哲学协会东部分会第62届年会定于1965年12月27~29日在纽约举行。在“奥斯汀哲学”讨论会上提出的论文是:欧姆生(J.O.Urmson)的“奥斯汀”;对这篇论文加以评论的有:马尔柯姆(N.Mal-colm)、奎因(W.V.Quine)、汉普谢尔(S.Hampshire)等人。在“伦理学和语言”讨论会上提出的论文是:麦克因太尔(A.Macintyre)的“命令、行动理由和道德”;对这篇论文加以评论的有:西威德(D.S.  相似文献   

18.
英语“mouth”与汉语“口、嘴”这两类词汇的隐喻、转喻具有理据性,都是以嘴的形状、功能、活动方式为基础。从转喻角度看,这两类词汇在同一认知域中既表现出相同的代替关系,也有个性的特征。从隐喻的角度看,这两类词汇都可投射到形状/事物域、情感/态度域、社交域和性格域,但汉语中的“口、嘴”还可投射到知识/智力域。汉语的“口、嘴”词汇投射范围广,能产性高,这归因于英汉语认知和语言特点的差异。从认知域来看,这两类词汇的隐喻投射既体现了“以身喻心”的观点,也体现了“以身喻身”的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逻辑教科书把类比推理说成是“由个别推个别”的推理.这既有悖于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又违背了亚里士多德有关类比推理(例证)的论述的原意.中国古代墨家、荀子提出了“异类不比”、“以类行”、“以类度类”、“类不悖,虽久同理”的“类推”思想,认为类比推理要在两个同类的对象之间进行,以“类”(一般)为中介,由此及彼,由他物推此物(个别推个别).亚里士多德在《工具论》中关于“例证”(类比推理)思想的本质是它是一种有别于归纳和演绎的连用式.  相似文献   

20.
三分的认知世界与怀疑逻辑的独立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的认知世界可以划分为“信念世界(WB)”、“怀疑世界(WD)”和“无知世界(WU)”,这三个世界中的元素是认知命题。这三个世界之间是不重叠的,并且它们构成一个认知世界全集。一个认知命题是真的,当且仅当它属于相应的认知世界之中。有了这样的划分,研究怀疑世界中的认知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怀疑逻辑是独立的,它不能通过信念逻辑的变形而得到。怀疑逻辑、无知逻辑与信念逻辑构成三个相互独立的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