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邓小平理论中没有一个独立的部分叫作"民本理论",但民本理论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邓小平理论整个体系之中,体现于多个方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赋予了人的解放以新的内容,大大提升了人的主体地位,并且找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切实实现人的解放的条件和途径.因此,深入研究和探索邓小平的民本理论对我国当今和未来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爱国统一战线理论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英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邓小平的爱国统一战线理论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革命统一战线的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 ,内涵已大大超出革命统一战线理论的内容 ,反映出时代的要求和特色 ,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证明这一理论是中国迈向 2 1世纪的伟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3.
4.
邓小平同志一生重民、尊民、为民、富民,其“人民主体”观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始终强调人民群众的广泛性和基础性;把尊重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定地实践着真抓实干、富国富民的崇高思想,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道德价值观和政治观。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师地位和待遇问题的论述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要义在于倡导通过尊师重教、发展教育事业来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和国家建设的理论基础,使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促进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提高了人们从教的积极性和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6.
熊大成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2)
邓小平的教师观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基本点是:教师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邓小平对教师阶级属性的科学论定;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邓小平对教师社会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尊重教师,爱护教师,是邓小平所倡导的全社会对教师的基本态度;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邓小平对教师的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人民主体观,深受中国悠久的民本思想的影响。其人民主体思想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应取得最大民主权,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围绕“人民利益”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加以贯彻、落实。这一思想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庆春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3):92-94
人民主体性是邓小平价值理论的基本特征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价值创造和实现的主体;其自身具有强烈的"为我"和"自为"的主体性特征;人民利益标准是最高的价值标准.当前只有树立"对党负责就是对人民负责","党给的权力就是人民给的权力"的信念,才能切实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9.
陈恒梅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邓小平理论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坚持唯物史观,把人民群众看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坚持把为人民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0.
侯淑滨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3):46-48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中的人民主体思想 ,他基于对传统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思考 ,认为市场经济更有利于人民主体性发挥 ,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发挥人民主体性的物质前提 ,突出强调了要重视人民的物质利益 ,尊重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在毕生的实践中,始终高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伟大旗帜,尊重人民群众利益,并努力谋求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从阐明党执政的实质、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及大力惩治腐败等三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邓小平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相似文献
13.
周建红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3)
为人民谋利益是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出发点。他认为 ,为人民谋利益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是行政管理工作的生命力所在 ,是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工作的唯一宗旨和最高准则。在邓小平的一贯思想和行动中 ,总是反映着为人民谋利益这一准则。 相似文献
14.
何腊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4):189-192
在新的历史时期 ,邓小平以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规律作出了科学概括 ,创立了邓小平经济理论。邓小平经济理论与马克思经济理论一脉相承 ,但同时又具有中国特色。本文主要从政治高度、创新理论、基本国情、哲学思想和经济战略的提出等五个方面探讨了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本特点。领会并把握这些基本特点 ,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民利益至高无上——论新时期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利益至高无上,是邓小平思考、运筹、决策当代中国一切重大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贯穿于邓小平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人民利益至高无上,是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是他提出"先富"、"共富"论的理论源头。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论,坚持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江泽民、胡锦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 相似文献
16.
17.
对方法论加以完善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学新的研究领域的开辟以及新的经济理论诞生的关键。本文尝试对邓小平经济理论进行系统研究,指出传统经济学之所以基本上丧失对经济现实的解释能力和对经济实践的指导能力,其根源在于方法论存在严重的缺陷。邓小平吸收、借鉴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最新成就,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形成独特的、科学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经济理论方法论。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尤其是所有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非均衡区域协调发展模式等经济理论,更为突出地体现出其方法论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8.
贺大姣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2):108-110
邓小平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坚持和发展了党的为人民服务思想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为人民服务与鼓励人们“勤劳致富”、“多劳多得”等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经济政策结合起来;把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三者的和谐统一作为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基本点和立足点;把引导人们“先富”带“后富”、“先发展”带“后发展”、走“共同富裕”道路作为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现实途径;把倡导人们为自觉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作出一定牺牲作为为人民服务的一个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山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3):67-70
本文认为 ,邓小平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既继承和发扬了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又是针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来的 ,因而有其鲜明的理论特征。文章初步探析了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实践性、创新性、前瞻性和实效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江山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1):87-90
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科学地提出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思想、根本任务、总目标以及方法与途径。这些重要论述,是指导我们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证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