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小说的真实不必拘泥于真实的历史,但又必须表现历史的真实,这一悖论构成了小说的真实观,成了小说创作中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在中西小说发展过程中,对于小说真实观的理解有不同的经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而直接影响到中西小说在叙事内容与叙事形态上的差异。本文试图从真实观这一点出发,联系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中西小说作一比较。一、文艺理论家和历史学家对小说真实性的见解广义地说,小说与历史均是叙事的文章,而对叙事之作的衡量,真实性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将小说与历史作区别,关键又在于对真实性作出不同解释。从中西小说理论发展情况看,在对小说真实性这一点的理解上,表现出了不同的见解。陈独秀在《红楼梦新叙》一文中说:“中土小说出于稗官,意在善述故事;西洋小说起于神  相似文献   

2.
中国“十七年”小说中的女英雄形象与男性修辞中国的“十七年”(1949-1966年)是一个追求英雄的年代。北大中文系博士生在《二十一世纪》1994年第6期发表同题文章,指出;“十七年”小说中的女英雄的形成有两个特点:首先,他们往往是伴随着男英雄出场的;...  相似文献   

3.
李彦文 《晋阳学刊》2005,(5):107-110
在张承志的许多小说中,都有一种由年轻男主人公和他身边的年轻女性构成的英雄美人模式。前期小说中,英雄期望在对外部世界的征服中成为主流英雄,美人是他英雄表演的欣赏者和崇拜者;后期小说中,英雄则陷入了英雄失路的绝望境地,美人是给他温暖、抚慰和救助的女神。张承志在小说中一再构建英雄美人模式,体现了他强烈的拟英雄认同感。  相似文献   

4.
韩大强 《云梦学刊》2007,28(3):107-110
“十七年”小说中的女英雄形象,无论是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中的女战士,还是参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新人,她们的思想和行为原则都是:要想救出自己,只有从救出大家做起,献身于所谓社会的或集体的斗争。女英雄的形象塑造是在“雄化”、“道德化”和“非家庭化”这些男性修辞策略之下展开的。其结果是“十七年”小说中的女英雄形象被男性叙述主体的修辞塑造成为一种在性别和英雄特征上都难于辨认或自相矛盾的人物。  相似文献   

5.
田旭雯 《殷都学刊》2011,32(1):89-92
俄国作家莱蒙托夫的小说《当代英雄》作为一部19世纪中叶的经典小说,在叙述学上,与其他众多的经典小说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就是其叙述层次。本文主要分析《当代英雄》的叙述层次,考察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当代英雄》中叙述层次的安排对小说叙述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简论孙犁小说的真实美熊晓平中国小说美学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始发于明代万历年间。当时的一些具有唯物主义进步思想的文人学士,在中国古典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对小说创作中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奠定了中国小说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主要代表人有叶昼、...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 ,学术界对英雄儿女小说的研究主要经历了四个重要的时期 :第一、二阶段是建国之前 ,研究焦点在于小说作者家世生平资料的考证和整理、小说版本的情况、小说故事内容及人物文学渊源的考证等 ,研究以实证为主。第三阶段是建国之后至 70年代末 ,由于特定环境的制约 ,英雄儿女小说研究进展不大 ,评价较低。第四阶段 80年代至今 ,是英雄儿女小说研究的创获期 ,不仅对单部作品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 ,而且就英雄儿女小说作为一种小说类型的整体研究也有初步的展开。  相似文献   

8.
英雄儿女小说作为产生于清代的一种小说类型,它受才子佳人小说、英雄传奇等小说类型影响较大,与才子佳人小说尤其难以分辨。对叙事主题及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类型、对待功名的态度、儿女之情的内涵以及伦理道德观等方面与才子佳人小说进行分析对比,从社会思想文化的角度对两者的异同给以解释,从而更好地从总体上把握英雄儿女小说的类型特征。  相似文献   

9.
前苏联战壕真实派小说主题人物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苏联战壕真实派小说主题人物论□夏茵英本世纪40年代初,与伟大的卫国战争同步,苏联反法西斯战争小说诞生。卫国战争结束后,战争小说仍然迅猛发展,持续几十年而不衰,掀起阵阵战争小说浪潮。俗称“第二浪潮”的战壕真实派小说以其独具的特色在苏联战争小说中占有重...  相似文献   

10.
祁志祥 《人文杂志》2007,(2):98-103
本文从古代文论中的“真幻”关系说入手,结合具体实例,系统总结、剖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真实观。与西方文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懂得自觉地运用想象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进行虚构创造不同,中国古代文学作为外延极为宽泛的杂文学,其艺术真实则呈现出比较复杂的情况。在书籍谱录之类的应用文、策论奏议之类的论说文以及历史著作中,基本不存在艺术虚构问题。古代文学的艺术虚构和夸张及其产生的艺术真实问题,集中体现在诗歌辞赋和小说戏剧中。本文在中国古代诗歌辞赋和小说戏剧艺术真实观的历史行程中分析其内涵和意义,对于认识中西文学艺术真实论的异同,建构当下的文学艺术真实论不无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十七年时期 ,山东文学呈现了革命文化和民间文化的自然融合 ,表现平民英雄 ,歌颂平民英雄 ,形成了以英雄主义为主题的小说创作。齐鲁英雄豪杰有别于其他地域的英雄豪杰 ,也是山东作家以英雄主义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的一个区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儿童小说,在蒙古族民间文学的摇篮里诞生。历史上,蒙古民族是一个长期生活在辽阔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也是一个骁勇闻于天下、驰骋于沙场的英雄民族。祈求牲畜兴旺、夸耀骏马威武的传说、故事,赞美英雄业绩、称颂英雄性格的神话、史诗非常丰富,由于作品大多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和传奇色彩,吸引了一代又一代蒙古族和其它民族的读者。  相似文献   

13.
古小说是指汉唐这一历史时段中的文言小说,它是汉唐社会、文化的产物和表现,其文类特征具有一定的同一性,而与宋元小说的面貌大不相同。古小说名义、界限的确立以及相关理论的提出,不但可以为文言小说研究提供理论参照,也可以由此反思近百年来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即以西律中。以西律中的古代小说研究造成了古代小说概念和观念的混乱,并建构了一个不符合古代实际的小说史。古小说研究倡导一种还原和贴近历史的小说研究,希望遵从古人的小说概念和观念,重新建立符合古人小说观念和历史真实的古小说史和古代小说史。  相似文献   

14.
莫言小说中的“英雄”形象,是一种艺术上的“英雄”,而不同于现实社会历史中的英雄.莫言小说中的英雄形象,从叙事的角度来说,是在传奇与崇拜关系中塑造的;从审美的角度来说,是被置于悲剧和狂欢的交织与映衬中塑造的.  相似文献   

15.
朱德发 《河北学刊》2005,25(6):75-78
朱德发从人类视野探讨了集体英雄与个体英雄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在精神意识深层开掘了集体英雄和个体英雄的灵魂构成,认为英雄既有个性主义意识又有集体主义思想,二者并非对立而是有机统一的。王寰鹏认为,梁晓声知青小说的英雄主义既带有浓重的历史印记又体现了人性的本能,歌颂英雄主义和反思历史是梁晓声知青小说中同时存在的价值追求。李宗刚认为,“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是中国革命这一宏大历史的缩影,其中隐喻着中国革命在艰难曲折中最终走向更伟大的胜利;同时,英雄叙事还契合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需求,满足了主流意识形态时“个人魅力型权力”的眷恋。李钧从英雄性格入手,比较了《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与《天下荒年》这两篇小说的英雄观及其文化哲学的差异。张伟忠通过对《人间正道》和《抉择》中的改革英雄形象的艺术分析,认为他们身上既有对传统君子型英雄人格优秀品质的继承,也有对当代改革英雄品质的发扬光大。改革英雄的人格结构并不全是现代性的,其中还有权威人格和长官意志等传统人格负面因素的残留。杨新刚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英雄叙事小说具有如下特征:从“英雄的人”向“人的英雄”的转进;英雄类型的世俗化和当代性;游走在主旋律与消费主义之间的叙事策略;由反传奇性向生活化叙事抵达等。  相似文献   

16.
英雄缘何不近色豪杰怎得总无情──论小说类型对中国古代历史小说妇女观的规定性刘书成纵观古代历史小说的演进,始终未能脱出“英雄不近色”的既定模式。《三国演义》、《水浒传》作为历史小说的开端和顶峰,奠定了“英雄不近色”的道德基调。刘备关于“兄弟如手足,妻子...  相似文献   

17.
英雄故事,背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历险模式。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葆拉·马歇尔1983年出版的小说《寡妇颂歌》,通过女主人公艾薇在美国梦的盲目追逐中迷失自我,而后又重返精神家园的精神历程,塑造了一个回归的英雄原型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18.
论《迷舟》的艺术魅力阎奇男先锋派小说为新时期文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格非是先锋派作家的主要代表之一,《迷舟》是格非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这部中篇历史小说不管其取材是真实的抑或是虚构的,它给人的感觉却都是真实的──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时间和地点、真实的战争背...  相似文献   

19.
场面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中,由人物活动所构成的生活画面。在小说中,它是故事情节构成的基本单位。场面划分的清晰与否,是衡量一篇小说艺术性高低的重要标志。 《荷花淀》是孙犁同志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对以水生和水生委为代表的男女村民战斗生活的叙写,真实地刻划了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成长起来的冀中一带英雄儿女的精神风貌。生动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教育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大敌当前,能公而忘私,国而忘家。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相似文献   

20.
文学作品的真实性是文学理论的重要问题,它对于读者的接受,文学作品的可信度及其效果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真实性不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其复杂性不亚于文艺理论的其他重大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克洛德·西蒙认为,小说就是把“虚构的人物引入到一个虚构的动作中”①。文学作品所描写的人和事,自然不一定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即使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用语言移植到叙事作品中来,也就带上了虚构的色彩。因为首先,语言移植的并不是现实生活本身,而是现实生活的表现形态。其次,即使是这表现形态,也不可能原封不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