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名与当代文化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名是当代人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与传统人名不同的独特性,它的独特性主要表现为专用性、易变性、随意性、创造性和多样性。人名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文化现象,网名作为当代人名系统中的新成员,同样积淀着民族文化的深层意识,特别是蕴含着民族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种种变化。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民族的人名多以自然现象、自然物、动物、前辈人名以及伊斯兰教式的人名为内容。通过对人名的探讨,可了解哈萨克民族宗教思想发展史;对研究哈萨克民族文化和分析伊斯兰文化在历史上对哈萨克民族的影响程度,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我们进一步了解哈萨克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心理都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常见的几类人名现象进行分析,不妥之处望方家指正。一、哈萨克人有以自然现象、自然物以及人造物命名的习俗。例如:昆别克(太阳别克①─Kunbek),阿依苏鲁(阿依─月亮,苏鲁─美丽,Aysulu,女名),波兰拜(…  相似文献   

3.
姓名的意义指存在于民族本位文化中的关联内容。少数民族个人的命名行为只有纳入本民族的命名过程和本位文化背景下,才能被深刻理解。或者说,只有根据本族命名规则和本民族的文化才能正确理解少数民族人名。姓名的意义存在于社会和集体中,它是超越个人、不依赖于个人的符号系统,这是因为,人名的基础在于它的交际性,亦即  相似文献   

4.
正在悄悄变化的农村人名—— 一个村的人名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在悄悄变化的农村人名———一个村的人名调查□马雪松人名是人类个体的专有符号,常常寄寓了人们的爱好、期盼和追求,积淀着民族、时代、社会的文化传统、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通过人名,我们可以了解产生人名的社会背景,社会心理和社会发展演变的轨迹。最近,我们到...  相似文献   

5.
人名是特殊词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着多种文化信息。因此,其翻译不同于一般词语的翻译,应特殊对待。但藏语人名被汉译时,由于缺乏统一的译写规则与管理等原因,译者各行其是,造成了一定的混乱,这既不利于交流和藏文化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汉语文的规范。本文就此展开研究,对藏语人名汉译及其规范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初步看法,旨在人名翻译趋于规范。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词汇中都有反映特定社会文化内容的专门用语,藏语中的人名作为一种特殊的专门用语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探究人名与藏族社会文化的某些关系,对我们加深理解和认识藏族文化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名字既是代表一个人的符号,又是一定历史文化、社会意识的反映。从表面看,人名是语言现象,但实质属于文化现象。人名既然属于语言现象,那么人名研究就可归入词汇学专名研究范畴,自然也是修辞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归根到底,人名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文化载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华锐藏族使用汉姓的现象、原因及其渊源做了分析。指出华锐藏族的姓氏是该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姓氏主要来自统治阶级赏赐姓氏、部落名转为姓氏、部落名译为姓氏、人名首字作姓氏、与汉族通婚随姓氏、以自然物获取姓氏以及崇拜伟人随其姓氏等等。这种文化现象不仅沿用了藏族固有的传统,且汲取了其他民族文化。这是历史的产物,是藏汉民族相互交往、文化融合的见证及结果,也是华锐藏区部落制度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人名研究是姓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名研究与文字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名不只是区别人与人的符号,同时又是文化的镜象和观念的折射。以往对汉以前的人名研究不够。汉以前的古文字资抖中有许多人名资料,可以与典籍中的人名进行对比,进行各种角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人人都有名字,而且天天都在使用,但是并非人人都了解人的名字还有那多讲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讨的专门课题。最近读到马来西亚著名学者肖遥天先生的《中国人名的研究》、(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始才真正领悟到人名所蕴藏着的文化心理。肖著分为“纵面研究”、“横面研究”和“客观研究”三篇。上篇对中国人名的起源、演变及其发展历程进行了粗略的考察;中篇则从横侧断面探讨了有关人名的各类问题,下篇就名字与史事考证、辨伪以及姓名的忘失、省略、错杂、传讹等问题作了些研究。肖先生的研讨表明,人名研究确是窥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一把钥匙,他为研究中国文化拓展了新的思路。1、人名老源与华夏先民的生活轨迹人类愚味时代是无所谓名的。人名的出现是随语言符号的产生、氏族公社的解体而出现的。从严格意义上说,在上古时代,名与姓无大区别,姓为公名,名为私名。最先使用的是  相似文献   

11.
苗族是一个有其鲜明特色的民族。生活在广西大苗山的苗族同胞,不但服饰装束、风俗习惯特异,名字和称谓也是别具一格的。苗族有悠久的历史,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解放后,虽创造了苗文,但并未得到普及)。长期以来,文化教育处于落后状态。旧时代,绝大部分苗民没有求学的条件,兼之苗胞多居住在深山老林地带,过着自给自足,而又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人名没有书面表达的可能与必要,仅限于口头使用。为了便于口头表达,人名普遍采用单音。而苗  相似文献   

12.
谢玉娥 《殷都学刊》2007,(4):118-121
《历代妇女著作考》所载古代妇女著作目录中储存了丰富的妇女人名文化和性别文化信息,是我们研究中国性别文化和目录文化不可缺少的文献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的姓名自古以来就负载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人名还是人们相互联系、彼此认同的文化基因与生物密码,涉及到民族融合、家族血统、宗教信仰、理想观念等方面的信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人名的分类,古今差别较大,本文着重探讨现代人学名的命名方式、特色和价值取向,并附论现代人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4.
三十年汉族人命名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名一直以来反映命名者的社会心理和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对比了北京市1978年出生和2008年出生的汉族人名,发现三十年间的人名差异主要表现在两字名普及、常用字不同、叠音名减少、男女性格特征淡化、从四字成语或俗语中取名、虚词使用增多等方面,此外人们命名在保留传统习惯的同时也受到国外文化的影响。但是三十年前命名的问题现如今依旧存在,本文就此提出了命名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莎 《学术论坛》2007,(5):173-176
文章重点考查了元朝时期汉族和内迁各民族的姓氏来源与变化,分为由人名、职官名、部族名、居住地得姓氏,因帝王赏赐、迁移、政治避难、避讳、讹言、收养、出家、华化而更改姓氏等不同类型。这些来源和变化归根结底都是因受到历史背景、政治形势、主流文化、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的左右和影响,并呈现出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姓氏来源和变化类型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二是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汉族姓氏继续保持了主体地位和强大的生命力,而包括蒙古族贵族官吏在内的少数民族和外来民族的姓氏都有不同程度的汉化,这在一些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家族和人物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俄文报刊中先例人名正作为关键词实现着自己的文化伴随意义,同时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又发展了自己的文化转义。最近几年,这类先例人名的使用明显增多,并且已经引起了语言学家的特别关注。以“ПётрПервый”为例,对人名隐喻进行具体分析,进一步证明专名的形象比喻增强了报刊文章的感情表现力色彩。(该文章的语言材料来源于俄罗斯及白俄罗斯的定期出版物)  相似文献   

17.
论国家民族文化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文化 ,振兴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凝聚力 ,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在当代中国 ,建立国家民族文化有助于消除旧的文化建构观念、抵御西方文化输出和文化霸权主义、保护民族文化、创建鲜活的民族形象和民族精神、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国家民族文化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兴旺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8.
人名是人的符号,人类个体凭借它将彼此一一区分开,因此区别性是它的基本特色.由于姓名在社会群体中发挥着交际职能,因而又受社会因素的制约.随着社会文化意识的增强,姓名的表义性不断增值,人们在姓名中渗透进社会时代意识、文化意识.本文试从性别意识的角度分析华夏古代人名文化底蕴,揭示华夏古代人名的性差恃质.一、女旁姓氏华夏人名由姓氏与名字组成,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姓氏具有传承性。女旁姓氏,如“蜗、姜、姬、隙、始、拟、姚、劝、娠、械、媳”等,它们的来源上起女蜗氏,下至三皇五帝之时,十分古老,商代以后的女劳姓…  相似文献   

19.
<正> 我们在现行书刊中,很少看到专名号,虽有人再三呼吁不要忽视专名号,但未能改变现状。原因何在?我们不妨探讨一下。标点符号分标号和点号两大类。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语言的停顿和语调。专名号属于标号,其作用是标明某词语是人名、地名或朝代、年号、国号、民族名等。在一篇文章中,哪是人名,哪是地名,……作者十分清楚,而读者就不一定都十分清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是区别不同民族的重要特征。云南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影响下,云南民族文化流失严重,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和民族性受到冲击。新时期,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关系,注重民族文化的多元化,推动民族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