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军 《学术论坛》2012,35(12):172-177
美国犹太文学在世界文坛占据重要地位。"历史母题"是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诸多母题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通过文内分析和文外解读,文章指出,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中的"历史母题"既披露了犹太民族曾经屈辱的历史,又起到了督促主流社会反思自我的效果,还传递了美国犹太作家期望犹太民族树立"坚定的历史观"这一讯息;既揭示了犹太人尤其是美国犹太人历史意识整体缺失的状况,又向犹太民族指出了建构历史意识的具体方法;既道明了犹太民族加强宗教信仰,强化身份意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为犹太民族历史意识的建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实现了"告诫犹太人,尤其是美国犹太人在建构历史意识时,应努力寻找引路人"这一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当前对"文学终结"的反驳主要强调了文学作为写作—阅读活动的特殊审美价值,未曾提及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基于"人的文学"的立场为文学的未来作出的有力辩护。"人的文学"从个人化角度出发来确定文学的自律及其独立审美价值,强调文学与其他公众性文化形式的区分,符合文学的历史常态,还与康德之后西方文艺美学思想的现代发展以及作家们的创作信念相契合。  相似文献   

3.
张军  吴建兰 《河北学刊》2012,32(1):203-206
"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经典高度重视对美国民族认同的建构,并采用多种策略来达成这一目标。"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经典所体现的"对美国精神的认同、对美国基督教的认同、对美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是其对美国民族认同的重要表征。"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经典对美国民族认同的建构对美国犹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陈昕  陈铭霞 《理论界》2004,(6):249-250
毕飞宇近一个阶段的以女性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了强烈的家庭感、日常化和私人性,所以常有论者将其界定为"女性文学"或"女人小说".而实际上,她们都可以超越性别而被直接视作"人".通过女性,毕飞宇表现了自己对冷漠、嫉妨、贪婪和虚荣等人性中普遍存在的"恶"的一面的揭示,借她们表达自己对灰暗的文化心理的批判;另一方面又表达了对人在"疯狂"举动中释放出的生命的强大意志走向熄灭的眷恋和惋惜.  相似文献   

5.
“边缘人”和“零余者”的悲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殷都学刊》2005,(3):94-96
在中国现代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零余者”和“边缘人”形象,他们实际上是“五四”时期及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群受着压迫开始觉醒而自身又带点病态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传统文化的血脉、国家落后挨打的现实、异域文化的诱惑冲击交织着生命情感的痛苦,谱写出了这些“边缘人”和“零余者”的命运悲歌。  相似文献   

6.
1980年代中国文学知识分子话语回归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重返“人的文学”的过程。最先的基本内容是对极左政治的控诉与批判,但一些作家已着眼于极左政治对人的压抑、扭曲和摧残并开始呼唤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控诉与呼唤的潮流虽然遭遇挫折,但文学的人道主义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一些作家走向了个人,展示和肯定人的个性;一些作家走向人的生命,呼唤人的自然权利。“性大潮”的出现是人的自然权利在文学中的一次回归。文学因此而对人的表现有了新的开拓,但也意味着一种退缩性的转向。重返“人的文学”的障碍不仅来自以阶级论为中心的旧的权威话语,而且来自海外引进的新思潮。1980年代文学对此给予了有力的回答。  相似文献   

7.
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政治领域,士阶层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历朝历代的统治支柱之一,然而在元朝,士阶层、尤其是汉族儒士群体,在蒙汉文化冲突的大背景下,被挤出了元朝政治领域的中心,成为政治上的边缘人.  相似文献   

8.
郑瑞侠 《理论界》2006,(2):179-181
中国早期文学社会边缘角色的界定,主要是从社会分工的角度出发,即根据社会成员当时所充任的具体角色来确认他们是处于边缘还是中心。早期文学社会边缘角色的最大特点,就是兼有哲学家的身份,他们所从事的具体职业和他们所谈论的要言妙道形成巨大反差,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具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边缘人”的角色尴尬——容闳在晚清中国的人生境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闳是一个典型的“西化”人物 ,他受过全面系统的西学教育 ;可他仍然是爱国的 ,他有一颗赤诚的中国心。对于晚清中国来说 ,容闳本是不可多得的近代新型人才 ,但是 ,在那仍然重视传统科举功名的时代 ,作为“洋学生”的容闳实在难以介入晚清中国社会的权力结构 ,他的爱国与报国的良苦用心也因此得不到世人的真正理解与支持。容闳在晚清中国社会以一个“边缘人”的角色 ,处境颇为尴尬 ,而这种尴尬的人生境遇 ,对他的事业有着严重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的现代化转型历程中,作为时代中心行为的思想启蒙是以“人”的发现作为话语核心的。从近代的“新民”到五四“狂人”,从浪漫诗人到铁血战士,由英雄到神再到凡人,正是在不同历史语境的不同阐释中,也同时是在不断的发现与失落中,“人”寻求着自身的存在方式。文学作为人类心灵的记录和人类自我认识的一条途径,既本真地记录着这个心路历程,又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了“人”的塑造。  相似文献   

11.
在晚清的社会变革思潮中,梁启超以“小说界革命”为手段开启民智的思考,试图把文学作为改良社会的工具。之后,鲁迅也从强国的角度,提出以摩罗诗警醒民众的“立人”主张,现代意义的“个性解放”引进国门。至五四时期,在反对封建文化的时代浪潮中,“人的文学”浮出水面。这期间所表现出来的文学观念的变迁,展现了“现代性”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2.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文学和 1 8世纪的启蒙文学标志着现代形态之西方文学的成型。人文主义文学在汲取传统形态西方文学的人文养料后 ,孕育出了现代形态的“人”的母题 ,其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原欲”型、“原欲 人智”型、“原欲 人智 上帝”型三个阶段 ,其中“原欲”是核心内容。启蒙文学中“人”的母题总体上呈“原欲 人智 上帝”的结构框架 ,但侧重于“人智” ,“原欲”则以隐性形态存在着。人文主义文学和启蒙文学均因“人”的母题中“上帝”成分的存在而表现出对西方现代价值观的疏离与反叛。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看 ,中国五四新文学中的人学思想 ,主要接纳的是西方人文主义文学和启蒙文学中“原欲”与“人智”意义上的“人”的母题  相似文献   

13.
受五四新文学家族小说"叛逆与救赎"人物塑造模式的影响,东北现代家族小说中的人物,突出地表现出一种对封建家庭制度的叛逆与对精神家园的拯救相交织的复杂的人性特征,以及以男性为主体的封建家庭中没有自我的边缘人的悲剧性命运.析理和解读这两类人物群体,是探求东北现代家族小说要义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边缘在近几年的使用率很高,人们对其理解也很复杂。以文化的视角来界定边缘的内涵,这里可以避免理解的混乱问题。亦即,从差异性原则、时空的流变性、生存性内涵三个层面,把边缘的文化内涵界定为:远离一定文化中心、所在空间位置随时间流动而变化的、且坚守一定差异性特征的实存个体或现象。以此为学理基础,这有利于人们以一个合理的视角,对当下文学本身所处的状况及作家叙述姿态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和客观的评判。那就是,当前作家更多的是在边缘处叙述,并选择那些边缘个体或边缘世俗生态为描写对象,作家作品中书写的对象出现了主体多元化倾向,叙事特征上呈现边缘化叙事征象。同时强调,侧重于边缘题材的文学创作应有一定的美学限度。  相似文献   

15.
学术边缘人是什么学术边缘人,特指居住在非学术中心城市,或虽在学术中心城市却不热衷“先锋”话题,不热衷名利,不被政治导向、学术“泡沫”“热点”所支配,而被内在需要所激发,全身心浸淫于所挚爱或关乎宇宙、人生、社会的重大问题,冷静思考、研究的人。学术边缘人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地理和心理上都拒绝中心,把自我放逐于二者边缘的学术人;另一类是从心理上逃避中心、安于边缘的学术人。前者或毕业于名校(也许自学成才),受业于著名的或较著名的先生,为人耿直、为学略有所成,但忍受不了大城市生存、学术环境的喧嚣(或由于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指出发挥微博文学的"把关人"作用,对微博文学进行更好的管理和监督,是网络时代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7.
陈坪 《晋阳学刊》2011,(1):124-128
“新时期文学”是尚有明确社会改造目标引导的文学,而在“后新时期文学”中,这种理想的目标已经淡出并趋向干无。这是决定两个分期文学现象呈现质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两个分期的文学阶段的所有相异之处,都来源于此。  相似文献   

18.
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是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追求道路上的重要成果,是现代性道路的不同选择在文化上的体现,是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学科的重要理论资源。本文拟从理论基础、基本精神和价值立场三个维度对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作比较研究,以廓清学术界长期存在的关于二者关系问题的误区。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比较研究,对于建设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始终伴随对“人”的关注,“人”不仅是五四新文学的核心关切,同时也作为一种精神导向不断参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当代建构。五四“人的文学”作为一种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是一代人的思想共识,也是文学与时代、社会碰撞的精神结晶。五四新文学的创作实绩给予了“人”新的内涵与阐释,同时在文学经典的建构过程中也实现了与“人”的深层互动。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当代文学继续高扬“人”的传统,延续五四以来对“人”的精神和个性的关注,展现出更为复杂、多元的文学面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