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红  孙森 《理论界》2005,(3):163-163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公司通过转投资的途径加速资本扩张,增加市场占有份额已经成为最有效和最常见的经济现象,是公司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公司法》对公司转投资数额做出了限制性的规定,实际运作过程中超额投资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对公司转投资行为性质的分析及国内外立法例的对照,对公司超额转投资的法律效力问题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2.
论公司转投资及其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转投资是以公司名义对其它法人实体进行长期投资进而成为其股东的行为。它不同于公司合并和公司分立,也不同于公司设立分公司和子公司。各国公司立法在对公司转投资是否限制问题上态度不一,支持与反对转投资限制的立法主张亦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理论依据。我国立法对此所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总体讲是适宜的,但其不足之处是缺乏法律后果的规定,致使司法实践中仍无法可依。因此,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司转投资限制立法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公司转投资是指一公司对其他公司、企业或经济组织进行真实有效出资的民事法律行为,它会引发诸如虚增资本、实质性减资、董监事滥权、母公司不规范行为等法律问题,而我国《公司法》对转投资行为的规定,在转投资对象、转投资形式、投资额计算问题、母子公司问题等方面存在立法缺陷,需要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公司转投资不仅包括股权投资还包括债权投资 ,对我国《公司法》第十二条的理解应做扩大解释 ,对转投资的对象、形式及转投资的数额应作立法上的调整 ,这样有利于规范公司的投资行为 ,对于鼓励企业经营多元化与自由化、增加投资渠道、有效运用资本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域外相关立法的介绍以及有关法理分析,结合对我国目前法律制度设计的实证研究,认为可以将对转投资的限制纳入公司章程自治的范畴,通过实施和完善公司法的其他制度设计降低取消转投资限制后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对在立法上取消转投资限制后完善我国转投资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徐进 《理论界》2005,(3):153-153
《公司法》关于限制公司转投资对象的规定限制了公司的权利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如果一味遵循对权利能力的限制,就会影响公司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自主发展。本文借鉴各国立法趋向,结合我国经济现状,提出了我国应允许公司向其他企业法人和合伙企业或无限责任公司转投资。  相似文献   

7.
论公司的资本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经济结构的变化、资本市场创新的加快及融资工具的多样化,对传统资本制度提出了挑战。资本提保功能日益削弱而投资理财的功能进一步加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对公司债权人提供的保护,应限于限制股东的机会主义地运用公司形式侵害债权人利益的能力。我国在重构公司资本制度时应统一内外资公司资本制度,根据公司的类型及股东出资的比例对公司资本制度作出灵活安排,增加股东现物出资的类型,放宽对公司转投资的限制,充实公司发起人和股东的出资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8.
蔡丹 《理论界》2005,(3):84-84
转投资是加速公司资本扩张的重要手段,是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对转投资的限制是必要的,但又不能过多限制,否则就使公司丧失了活力。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公司法》关于转投资的立法缺陷及不足,以期对《公司法》的修改和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公司分立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公司分立制度与公司转投资、营业转让等制度进行了比较,阐明了公司分立制度独立存在的价值,并对我国现行公司法有关公司分立制度的规定提出了几点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0.
公司资本制度诸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资本法律制度是建立现代公司法律制度的基 础。本文通过对公司法人财产权的 内涵分析,以期确立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的理念;并分析了公司资本制度的发展以及我国 对其的合理取舍,公司取得自己股份的现实需要和相应的法则,我 国公司制度中注册资本的最低额要求、法定公益金的提取和转投资限制等规定的弊端 ,以期建立更为合理、有效的公司资本制度。  相似文献   

11.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出现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公司股份的现象。研究发现,大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股东在短期获得正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并且,大股东增持股份的数量与股东获得累计超额收益率成正比,第二至第十大股东增持股份的公告效应要好于第一大股东增持股份的公告效应。这一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上市公司内部的信息结构和新兴证券市场环境中的内部人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12.
《公司法》修改草案的内容涉及公司法的各个方面 ,对于有些内容已做了根本性的修改。但其中关于公司形式、公司转投资、公司资本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等问题是值得认真探讨的。  相似文献   

13.
曾永杰  沈柯 《天府新论》2004,(Z2):200-201
《公司法》修改草案的内容涉及公司法的各个方面,对于有些内容已做了根本性的修改.但其中关于公司形式、公司转投资、公司资本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等问题是值得认真探讨的.  相似文献   

14.
货币供应与物价间的反常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教授把中国出现的在财政下降的同时保持价格水平稳定与高金融增长的现象,称之为"中国之谜"。事实上,这种货币供应与物价之间的反常规关系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常态。"中国之谜"的答案在于中国存在超额货币需求。中国超额货币需求产生于经济转轨过程中制度、行为等的变化,我们要通过货币现象的本质看到制度环境的变迁和微观主体的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5.
股利政策是一种重要的监督措施,可以作为投资者对公司治理情况的重要分析素材。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变化同证券市场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表明我国证券市场正在迅速走向成熟。本文以股利支付频率作为分组变量,利用信号传递效应中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对股利宣告日、除权除息日两大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股利支付连续稳定性对超额收益有重要影响。建议理性投资者将投资结构向有稳定股利政策的公司倾斜,监管层则应通过政策推动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成熟化,逐步构建回馈投资者的良性市场。  相似文献   

16.
刘冠军 《人文杂志》2002,2(2):59-62
超额剩余价值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范畴 ,我国经济学界的传统理论对该范畴仅从现象层面来理解 ,误认为它是由生产工人创造的 ,结果导致理论与现代经济社会事实的矛盾。而从科学价值库理论的角度看 ,超额剩余价值实质上是在个别企业将科技并入生产过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 ,科学价值库中的潜在价值通过技术成果的吸纳、生产产品的凝聚等中介环节 ,最后在社会流通领域中加以实现的。进一步说 ,是从事基础性研究的科学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借助于个别企业的生产工人之“手”转化或显化而来的。这样既消除了误解 ,又解决了矛盾 ,从而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超额剩余价值学说。  相似文献   

17.
股票发行抑价(under-pricing)或新股上市超额收益(abnormal return),是世界各国股票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现象.中国证券市场新股上市超额收益率之高更是居于世界前列.本文在现有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修正完善估量方法,测度2000年和2001年1-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的新股样本的超额收益率,比较分析中国股市的相关因素和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管理层作为最重要的内部信息知情人,其如何获取信息优势进行交易从而获得超额收益,关乎资本市场公平与效率,因而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文章基于2006—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减持数据,研究内部人交易的超额收益及其信息优势来源。研究发现:内部人交易存在显著的超额收益,但只有长期超额收益来源于信息优势带来的择时能力,短期收益则来自管理层减持行为本身的信息冲击效应。择时能力差异来源于信息优势的有效获取渠道。出席董事会会议和参与公司运营都是管理层获取内部信息的渠道,两种渠道带来的信息优势显著高于单一渠道,董事会会议渠道高于公司运营渠道。因此,管理层的信息优势具有渠道效应,而传统的信息层级假说并不总是成立。提高企业的信息透明度,有助于抑制内部人利用信息优势获取超额收益,促进市场公平交易。  相似文献   

19.
为了考察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本文采用假设检验等方法对股权激励实施前后上市公司基本面进行对比检验发现:股权激励实施有助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业绩增速提高,也有助于上市公司进行成本控制,但是可能带来费用增加。同时本文通过事件研究和组合投资等方法对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不同公告对股价短期影响和股权激励实施后相对行业长期超额收益进行实证测算发现:股权激励董事会预案对股价的冲击最为显著,股东大会、实施公告和行权公告等依次减弱;股权激励实施之后1-24个月中公司相对所在二级行业具有显著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20.
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直接影响货币乘数的稳定性.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利率和国内经济增长水平,对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变动有直接和显著影响;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支付清算系统的创新和发展对超额准备金率的稳步下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