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能否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胜利推进下去,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理论根基能否在人民群众中得到认可和传播。所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解读和思考是一个既有迫切理论需要,又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1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七十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胜利的七十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历史时期,两次大的飞跃。一次是在民主革命时期,标志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次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实践的形成。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实践,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贡献。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两个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8,(2):33-3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条件是确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条件由主体的三个能力和两个态度构成,即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能力、掌握中国实际的能力、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爱国之心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条件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在近现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有一幅非常恢宏的历史画面,这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在中国的成功,新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种胜利和成功,一个重要的思想文化因素,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成功实践。因此,从思想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成功地传播和实践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成功地本土化并不断飞跃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其实是中国当代哲学的自我理解问题,命题本身就包含着两个问题,即"化"什么和怎么"化";前者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对象和内容,后者回答所遵循的方法和路径.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还需要澄清一个前提,即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这个看似不成为问题的问题,却一直作为问题存在着,这是因为我们在接纳外来文化时已先迷失了作为主体的自我.中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然主体,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社会现实实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当代价值,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历史命运的重大事件。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在实践创新进程中推进理论创新,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国人民唯一历史选择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历史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归根到底是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7.
贝丽静 《学术交流》2005,2(1):32-35
统一战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有力武器.江泽民同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服务"思想,具有时代性、理论创新性、实践性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在统一战线理论上又一次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问题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而且有些研究还不够充分。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系统中国化的组成部分和逻辑必然。通过对现有一些概念分析比较可知,使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概念更为恰当。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路径有两个层面,即实践层面和文化层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法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两个部分,但主要是后者。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尚卿  黄仲芳 《社科纵横》2008,23(5):125-126
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又给后人开创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路径,对我们今天推进马克思中国化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质上是一种文化重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要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从中国文化场的实际出发,在重构的过程中把坚持与发展统一起来。还要重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消极因素使马克思主义出现的“变形”和“失真”,以及注意克服文化主体在重释马克思主义过程中附加给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获得新胜利,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按照文化重构的固有规律获得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匠和典范;他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也卓越领导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他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一个标志性成果——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奠基者。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经验和启示,主要是:要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必胜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要准确把握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文艺理论家陈涌晚年思考了两个互相联系的问题:一是如何促进中国当代作家创作出不愧于我们的时代的伟大作品;一是如何促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在促进中国当代作家创作出伟大作品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中国当代作家创作出伟大作品.陈涌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都是在把握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础上展开的.  相似文献   

13.
房美凤 《社科纵横》2007,24(4):122-123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和积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经历了一个无比生动的辉煌历程。在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两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基础上,根据新世纪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进方向,这对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实现中国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的成就关键在于坚持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实情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根据当代中国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也是今后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伟大方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的历史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成功的基本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正确途径。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了突破性的发展。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注意防止和反对来自“左”右两种错误思潮的干扰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三者涵义以及相互关系出发,论证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思想在于实现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人民大众实际相结合。只有实现了这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真正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才能真正使马克思主义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发端于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则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大成者,其基本经验可概括为为四个方面:把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具体化;把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形式民族化;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形式现代化;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式实践化。此外,毛泽东还紧紧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中国化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诞生90年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始终坚定不移的,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如何结合的问题却是在实践中逐步得到解决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本质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都缺乏深刻的了解。延安时代毛泽东深刻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践的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走了一段曲折的路。党在总结教训、拨乱反正之后,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总结历史经验,集中到一点,这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和实践的结合,结合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丁卫华 《社科纵横》2013,(11):10-14
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保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性?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不可回避的课题。在现代化视野下展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和探讨,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推进。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实践的逻辑旨归;现代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视野。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根本动力,保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保障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20.
董爱玲 《社科纵横》2010,25(10):9-10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对马克思的思想及其贡献,做出了两个方面的概括。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能够延及今天,很大程度上不是靠众人的政治态度,而是靠马克思主义原初的学术力量。在今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领域,应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来看待中国化理论的学术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