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定区(原定西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典型的生态脆弱型贫困区。调查显示,该区农民环境教育与"水保立区"宏观战略、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及市民环境教育失衡;同时,该区农民环境意识方面表现出浅层和深层不平衡、不同年龄段人群不平衡和环境知识与环保行为脱节现象。因此,应着力构建农民环境教育体系,促进农民环境教育协调发展:制订科学的农民环境教育计划,实现与战略的对接;坚持农村视角,保证农民环境教育内容的适切性;创新教育方式,提高农民环境教育的实效性;整合现有资源,打造立体化的农民环境教育阵地;关注农民利益需求,促使知行有效转变;强化对农民环境教育的战略认识,促进区域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湖南工业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生态环保常识(知识)愈来愈深入人心,大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渐入正轨,生态道德、生态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大学生生态意识的提高,得益于生态教育中一些成功的做法:在课程教学中,构建"众星捧月"的生态教育模式;以活动为依托,营造浓郁的生态文化氛围;发挥校报、校园网的"喉舌"作用,创建"生态窗口";与"学术"联手,有效提升生态教育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池田大作用盖娅的危机来昭示人类应警醒所面临的环境危机,这是创价生态教育对生态危机的反思。他曾积极倡导用生态社会家园、人类生态家园和自然生态家园来着力构建生态教育的理想家园——生态伊甸园。池田大作从《法华经》中寻找"依正不二"的思想作为创价生态教育的内核,力图通过教育提高人类的危机意识、文化意识和行为意识,并以此作为人类化解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的"药方"。  相似文献   

4.
安徽农民生态意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安徽农村生态调查问卷"分析入手,得出了安徽农民生态意识总体薄弱的结论。深入分析了导致农民生态意识薄弱的原因,指出地方政府宣传不力是导致此现状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从"强化政府宣传责任"、"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力度"、"落实政府宣传和组织工作"、"丰富宣传手段"、"发挥教育重要作用"、"支持并引导非政府组织活动"六方面对加强政府生态环保宣传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7年全国性调查数据的分析,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民环保行为的现状,并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应用于人口结构和社会资本对农民环保行为的影响研究。研究发现:当前超八成农民能够采取环保行为,但农民采取环保行为的比重自东向西递减,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社会资本与农民环保行为有正向关系,即接触互联网与外出频次越多、对村庄认同度越高的农民采取环保行为的概率越大。从人口特征看,教育水平越高的农民越可能选择环保行为;非农劳动者相比于农业劳动者所采取环保行为的概率更高。由此建议:推动农村社会实现生态宜居离不开农民的主体作用,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信息优势,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教育加强农民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很多学者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关注环境教育,小学生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的培养已成为小学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小学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教育的阵地建设,落实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教育的课程,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建立科学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评价机制,才能使小学环境教育落到实处,为培养关注人类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体育公园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忽视整体区域空间类型的划分和地理因素考虑,我国体育公园的建设存在文化及生态主题性不够突出、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城乡分布不平衡等问题。本研究从生态视角出发,综合考虑"区域"、"生态环保"和"全民健身"三方面因素,提出体育公园的分类和发展的新思路——生态体育(公园)圈的观点。从而用绿色生态理念指导体育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贵州高校进行分层分类随机抽样,抽取了4所高校600名学生进行环境意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对环保知识为浅层认识,多数学生接受环境教育的积极性高;不少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有待增强,环保行为有待自觉。分析其原因,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状况与社会经济、学校教育及个人修养等影响因素有关。针对问题,应增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调整课程以加强大学生环境知识的学习,学校、社会应创造条件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活动。  相似文献   

9.
安定区(原定西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典型的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调查反映出该区农民环境教育措施与"水保立区"的宏观战略失衡、农民环境教育与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失衡、农民环境教育与市民环境教育失衡。应通过如下措施予以矫正:制订农民环境教育计划,实现政策措施与"水保立区"战略的对接;坚持农村视角,保证农民环境教育内容的适应性;创新教育方式,提高农民环境教育的实效性;整合现有资源,打造立体化的农民环境教育阵地。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刺激-机体-反应”分析框架,运用扎根理论对90篇生态旅游地的网络游记与评论文本进行分析,建构了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实现机制模型。研究发现: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实现过程表现为两阶段:(1)在受到生态旅游情境下的各类环境要素刺激时,游客会获得恢复性感知和敬畏感的情感体验;(2)部分游客环保意识被唤醒,进而实施环境责任行为,且环境恢复性感知与敬畏感利于增强其环保意识、激发环境责任行为。文章关注生态旅游中游客情感体验与环境责任行为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期能为生态旅游地拟定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生态意识是把环境保护化为每个人自觉行动的前提.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都需农民作为生态主体参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生态意识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当前,农民总体呈现生态主体意识淡薄,参与度不高,这既与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也与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产权制度不健全有关.要在发展生态经济的同时创新、完善相关制度,为农民生态意识培养创造良好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从大学生环境意识看大学环保公共课程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天津大学二年级大学生环境意识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其中包括其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知、对基本环境保护知识的认知、对校园环境现状的认知和行为倾向等方面内容。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没有进行系统环保公共课程的学习之前,已经具备了环保的基础常识,能充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但是其在了解环境科学知识的深度和自身环保行为倾向方面还存在欠缺,这方面是大学环境教育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认知与自觉:一个西北乡村的环境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抗争指环境或生态问题引发的维权行为,是与社会正义问题紧密关联的集体行为。在我国,环境抗争的行动者往往是环境污染或生态恶化的受害者。我国学者对环境抗争的分析常常落入一个实用理性的陷阱,即将分析焦点局限在索求经济或健康赔偿问题的表层,对环境抗争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力量不能做出深刻的解析。笔者使用"生态认知革命"及"生态文化自觉"两个理念,对我国西北地区一个村庄的环境抗争之原因、过程、结果予以描述和分析。特别指出,社会科学研究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性文化在环境抗争中的特殊意义及地方性文化与我国农民生态环境意识的连接。  相似文献   

14.
南京高校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问卷调查法,从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环境行为、环境意识和环境教育等方面,对南京高校部分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通过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当代大学生总体上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但在实践中的环境行为表现却存在相对滞后的现象;第二,非环境类专业学生与环境类专业学生在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环境行为、环境意识等方面的表现虽有一定差异,但差距较小;第三,大学生中女生比男生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要高,态度更为积极;第四,当代大学生接受环境教育的主要渠道来自于电视、学校教育和互联网等。对此,笔者提出相应的建议:一要充分发挥电视、互联网的功能,广泛开展社会性环境教育;二要努力推进学校环境教育的制度化,促进学校环境教育的平衡发展;三要建立环境道德行为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引导青年学生的行为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宣传活动、日常生活等方面实施环境教育,着重探索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行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在包含着生态文明理论的大众化。大学生接受生态文明理论,不仅表现为接受生态文明的理论形态,更主要表现为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包括环保认知、环保观念和环保行为三个方面。高校要注意发挥学术场域、宣传平台、活动体验等优势来培育大学生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两型社会"的知识谱系是一系列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价值的知识谱系,它反映出的人与环境之间的空间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学习型村落建设提供了理念依据与行动框架。学习型村落建设的紧迫性在于农民超越了自己作为一种关系的存在,与赖以生存的乡土社会根基日益疏离,深陷知识贫困与经济贫困的怪圈,对现代农业技术盲从和过度依赖,村落文化内聚性日益消弭等。因此,惟有通过自由生活,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提升人力资本,改善农民心智模式;对话与交往,增进农民的团结意识;资源共享,形成崇尚学习的氛围;尊重生命,回归自然怀抱等路径,建立农民与环境、现代与乡土、技术与文化之间的对话机制,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文化品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资源急剧耗费、生态环境失衡的危机。  相似文献   

18.
构建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培育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全球生态危机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形势,高校应当依据科学发展观确立科学的生态伦理理念;应将环保知识和生态伦理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应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激发主体多样性发展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生态主体意识,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19.
按照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的基本逻辑,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陕西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虽有所了解,但是还不全面;生态文明意识虽觉醒,但是尚不健全;生态文明行为虽开始养成,但是仍存在缺位。鉴于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高校应该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制度约束和观念引导,营造大学生生态化生存的校园"小生境",全面提升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20.
课题组通过自编"农民生态文明意识调查问卷",从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度以及对生态文明的践行度来考察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调查发现:四川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普遍偏低,且生态文明意识与生态文明的践行存在脱节的现象;基层领导干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足,推行力度不够.为此,本文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和教育,促进生态文明理念普及化、大众化;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强化农民的参与意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构建培育生态文明意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