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凭借毗邻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地处中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已成为中国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的主体和前沿,如何创新投融资模式,为云南参与GMS开发投资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是摆在云南省面前的一个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六国地理相邻、资源互补,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通过多个经济一体化组织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但是目前GMS各国经济发展并不均衡,如何改善并提高经济一体化效应为GMS各国寻求经济增长的共同出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法,分析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六国参与GMS经济一体化以及加入其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协调推进的GMS经济一体化显著促进成员国经济增长;GMS六国加入其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第三年,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开始显现,同时也进一步强化GMS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然而,由于相关社会问题的不确定性,GMS内电力生产、国家医疗卫生投资甚至可能偶发性地带来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据此,从调整优先合作领域安排、加强外部联系与沟通、预防意大利面碗效应三方面来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与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面临的经济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十余年合作来取得若干成就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之间建立了相互信任机制;强化了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贸易和投资壁垒的逐渐消除;促进了金融合作.目前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发展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为了迎接这种变化的挑战,我们应该在新世纪的开始加强行业合作促进跨国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跨行业合作加强区域之间的基础设施合作;促进区域之间贸易与投资的便利化;提高私营经济的合作和参与,提高竞争力;开发人力资源和提高技术竞争力;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由亚行所界定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由于独特的地缘经济、政治特点,战略地位重要,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介入该区域的国际合作与开发,形成了多重机制并行运作的合作开发势头.我国十分重视并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开发,从21世纪初的国际环境和合作成效来看,我国参与次区域合作开发的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论述了加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环保立法的必要性,立法的基本原则以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环保应主要制定的法律法规。认为加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环保立法应注意遵循尊重生态规律等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6.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区(GMS)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目前广西与GMS国家在经贸、教育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本文通过对广西与GMS国家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意义和现状的分析,提出广西与GMS国家高等教育进一步合作的发展策略。强调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以互利共赢为目标、大力开展跨国合作办学。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开发银行倡导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利用合作博弈论的方法初步对区域经济合作建立模型,证明GMS经济合作与合作博弈的解--核是一致的,并对GMS经济合作的内在稳定机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合作、维护稳定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多层区域自下而上分为跨境微区域、次区域、区域与跨区域四个层次。已有研究普遍忽视了“大湄公河次区域”(GMS)与“澜湄合作”(LMC)的层次差异对两者竞合关系的塑造。GMS是跨境微区域合作,而LMC是国家间次区域合作,区域层次差异是两者安全竞合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GMS与LMC的产生寓于大湄(澜湄)次区域安全区域主义进程中,这两个机制在延续此前次区域合作机制在议题、行为体、区域主义层次等方面安全互补的同时,体现出安全身份互补的新特征。两个机制间的直接安全竞争涉及议程、国家角色凸显以及澜湄次区域安全治理固有症结等方面,间接安全竞争涉及外部行为体间的安全竞争以及“宏-次区域”安全模式竞争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面向周边国家适用技术转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云南省与大湄公河次区域(GMS)为应对气候变化开展的经济合作项目——可再生能源适用技术产品的转让与合作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转让途径、供给情况、技术优势和存在的障碍因素,提出了相应对策,这对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GMS)旅游合作一直是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云南省目前参与的国际国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中,影响较大、推进较快、取得较明显实效的就是GMS旅游合作。然而,因为是国际性的区域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同样是很多的,需要在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深化与GMS国家的旅游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旅游合作、继续加强与缅甸的旅游合作和积极构建对外宣传促销网络方面下功夫,才能推动这一合作项目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湄公河流域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开发利用力度最大的国际河流,由于各流域国对水资源利用诉求差异存在很多利益冲突,引发了流域内外各方力量的关注。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利益分享理论,通过对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开发主体及其利益诉求分析,找寻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契合点,从利益分配、利益约束和利益补偿3个方面构建了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合作开发的利益协调机制,以期为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合作开发利益冲突的避免和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近邻各国进一步加强联系,密切交往,积极开展以开发水能资源为主体的水坝经济合作,不仅很有必要,且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加强合作,促进交流和沟通,消除误会,可为中国水坝经济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国际氛围,为云南省水坝经济的发展寻找可资比较的参照系,能够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为未来由于水资源的日益稀缺而可能发生的国际水事纠纷早做准备,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在发展水坝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实力,与次区域各国取长补短,促进中国水坝经济的对外开放,与东南亚各国共同研讨应对环保浪潮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技术的合作与开发,对临沧市乃至云南省对外开放、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十分重要。临沧具有区位和资源两大优势,在参与次区域合作开发中,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需要背靠全国,面向东南亚,经贸并举,参与竞争。  相似文献   

14.
次区域的经济合作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大湄公河次区域(GMS)顺势而起,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在GMS内,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其经济合作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内良好的市场规模、较低的工资水平、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对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以及较高的贸易开放度将会诱使外商直接投资的涌入.GMS外资规模不断上升,但由于各成员国投资、环境政策等不一致,造成国内资金分布不均衡,对可持续发展环境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GMS必须以扩大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及投资与环境协调发展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贸易和投资环境的完善将有利于区域内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当前,货币兑换障碍正成为制约次区域贸易投资快速发展一个主要因素,各国政府应采取措施促进次区域货币兑换市场的开放.  相似文献   

16.
国际上水资源合作开发进程的加快同时加速了水资源问题的产生,澜—湄河流水资源的合作开发使湄公河流域六国之间的矛盾进入多发期.因水资源合作开发而产生的中国与湄公河下游国之间的纷争、域外大国的持续介入以及中国卷入湄委会之争等多重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与澜湄国家双边关系的发展.对此,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应开展有效合作并合理利用澜—湄水资源,树立澜—湄河流合作开发利益共同体的意识,积极推行并实施"水外交"策略,为此才能有利于"水问题"的解决以及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关系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佚名 《今日南国》2006,(15):10-12
位于昆明闹市区的家乐福超市举办的泰国水果促销活动,水果新鲜、品种齐全,而且购买泰国水果一律享受8折优惠。即使是对见惯热带水果的昆明市民,享受8折优惠购买泰国水果的机会也并不是常有的。转折性的变化缘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机制的正式确立。泰国的水果现在可通过澜沧江-湄公河运到中国。而这一航道的开通是GMS下的一个项目。2005年7月4—5日,GMS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在昆明举行,中国总理温家宝及来自越南、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5国的政府首脑与会。这是GMS第一次在中国举行峰会。而随着此后东南亚水果的登陆,以及从交通到商业上越来越多的便利,GMS将由表及里地改变更多中国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在平等互信互利的基础上 ,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推动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并日渐成为国际关注的一个热点。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开发上 ,中国作了大量的投入 ,这在政治上 ,可以营造有利于中国和平崛起的稳定的周边环境 ;在经济上 ,对推动中国西部大开发 ,促进 6国的共同繁荣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中国“睦邻、安邻、富邻”政策的实际体现。今后中国应主动及时采取新的对策 ,发挥“领头雁”的作用 ,切实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开发的进程 ,实现次区域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9.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对于中国和其他流域国家以及区域性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性跨界河流。从澜沧江-湄公河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法律框架下建构澜沧江-湄公河跨界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对于中国和其他流域国家是一种务实、可行的选择。文章认为,中国-东盟对话合作机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湄公河委员会等一些现有的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合作机制,为建构澜沧江-湄公河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机制提供了区域性的国际合作基础。而现阶段务实、可行的目标是促进流域各国对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理念的接纳,并通过建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性机制,培育各国间解决澜沧江-湄公河可持续发展的善意合作氛围。文章提出,当前建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核心问题在于增加流域相关信息透明度和促进流域国家社会公众的参与,以增强流域国家之间的协商和合作,并推动公民社会的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20.
关于澜湄合作对云南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简称"澜湄合作")对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论述,认为区域内各国及国际组织为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经贸往来及合作还拓展了云南旅游业的海外市场,交通领域的合作增强了云南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基于此,对云南旅游业在澜湄合作的历史条件下今后如何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