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技术社会形态与经济社会形态复合视角下的又一新的社会形态,它的形成和实现具有现实可能性。技术社会形态与经济社会形态都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基础性视角,通过对两种社会形态理论与现实社会形态发展历程的比较研究,发现采用两种社会形态理论复合的视角可能会更好地把握社会形态的时代特征。复合视角下的社会形态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经过研究与分析得出结论:信息社会主义不仅在理论上最具有匹配性,而且在现实中也具有实现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有两种历史形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在这个社会发展阶段上,不复存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它应该属于"五形态"中的第五社会形态和"三形态"中的第三社会形态.而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它不属于"五形态"中的第五社会形态,而属于"三形态"中的第二社会形态.现实的社会主义是第一形态的社会主义,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性经济关系,是与资本主义"同时态"的社会形态;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第二形态的社会主义,以产品经济为基础性经济关系,是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社会是和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一样的独立社会形态,不能把社会主义仅仅理解为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或者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中间阶段,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重新认识和确立社会主义的独立社会形态地位,对于我们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只有把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我们才能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才能自觉地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社会形态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作了全面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理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发展动力理论的空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发展了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社去主义本质论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理论等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认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形态的更替既具有客观必然性,又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就一般规律和人类社会整体而言,社会形态的更替由低级到高级依次运行,但由于内因和外因的综合作用,单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形态的更替则呈现出多样性。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自觉运用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6.
文明由人类物质生活实践创造,依赖于社会形态存在,构成文明形态,其演进是一元多线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开启了现代社会,有进步意义但蕴含内在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共产主义的新社会形态,苏联共产党建立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但逐步后退为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吸取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扬弃西方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形态,即“人类文明新形态”,其经济基础的一般规定包括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稳中求进方法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技术社会形态思想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基本思想的逻辑理路和当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基础上的.其主要包括技术社会形态的含义、划分依据、演变历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以及技术社会形态与经济社会形态的关系.探究马克思主义技术社会形态思想特别是信息社会的发展状况,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全面深入理解社会形态、促进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和信息社会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力军 《东方论坛》2004,(3):99-104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则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也就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而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信息社会主义是彰显信息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形态,是以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本作为主要生产力,消灭利用信息资本的剥削,消除信息财富的两极分化,推进电子政务的公开化、民主化,增强信息文化的大众化、素质化,倡导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通过对与信息社会主义概念有关的若干理论问题的分析和解答,让我们认识到了信息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在理论渊源上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信息社会主义研究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观点做了新的论述。明确指出邓小平没有从正面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但采用排除的方法解决了什叙不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指出,共同致富才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它任何社会形态的唯一原则区别,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中,有观点将社会和谐看作人类社会的共同属性。该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为切入点,对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作了分析,指出社会和谐并非是任何社会都能实现的,惟有从社会的根本制度出发去理解这一问题,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叙事逻辑,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这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价值构建的重大任务.为此,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在做好当前的事和自己的事过程中践行共产主义理想;必须从我国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向人的独立个性发展过度阶段的实际出发,在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从东方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出发,在各种复杂要素保持理性权衡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出场来看,马克思在探讨社会发展同时,亦关注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便是例证。在马克思的理论整体中,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并不是偶然提出的思想,它有一个从萌芽到确立、再到成熟的发展脉络。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从人的发展状况出发思考人类历史的一种见解,其理论本质是结合社会发展来探讨人的历史发展,因此绝不能用其代替或者否定5种社会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中介性社会形态思想,是关于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依规律性发展的更替中,必然存在“亦此亦彼”规定性的社会阶段的思想。在个别、特殊、一般的辩证层面,其深刻内涵主要表达为:科学地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形态的“亦此亦彼”性、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历经初级阶段必然性、人类社会发展中社会形态的更替并不是“纯粹性飞跃”的规律性。邓小平中介性社会形态思想的根据,在现实性上植根中国当代的实际状况,在历史性上植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过程,在理论渊源上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发展的“中间阶段”思想为前提的。其重大意义突出表现在: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经济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世纪性难题的求解提供了方法论,赋予传统的社会形态理论以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与不同国家、民族发展的具体道路的关系问题,以及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理论启迪,并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只有以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为指导,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运用"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模式分析侗族传统社会形态,使侗学研究具有较大的缺陷。侗族传统社会形态独具特色,可按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社会政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四个自下而上层面思路,对侗族传统社会形态和历史分期进行再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和核心思想,它所着重说明的是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社会形态更替和发展的有规律的历史过程.这一理论包含着对人类社会的横向说明和纵向阐释两个方面内容.当下对前者的把握需要突出地将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与社会形态的变化联系在一起考察;对于后者的把握需要突出地将马克思社会形态演进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性和历史性联系在一起考察.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历史,都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科学性的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形态的复杂性是通过社会形态每一次的更替过程、具体社会形态内的差异性表现出来的,认识社会形态的复杂性,对于分析社会,正确认识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和社会发展普遍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形态”理论在马克思那里没有文本根据。弄懂马克思的大小社会形态范畴,是正确理解其社会形态理论的关键。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不是所谓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而是原始社会、阶级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三大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在这一普遍规律下不同地区和国家走着不同的发展道路。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般的世界历史,而是大工业产生以后的“世界性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经济的社会形态”概念真实内容一直被误译的“社会经济形态”遮蔽。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论述是 :非经济的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非经济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