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佚名 《社区》2008,(29):48-48
如今探亲,流行探“洋亲”,不久前我到加拿大探望在那里生活的儿子。 到卡尔加里市的第一天,正逢当地星期六,阳光普照北美大地。我们需要到超市买一些生活必需品,便到车库开车。  相似文献   

2.
京叭狗卡尔绰号“鬼子六”——我们这儿管心眼多的人叫“鬼子六”,卡尔因为特别精明荣幸地拥有了这一绰号。卡尔会观察主人的脸色。有  相似文献   

3.
周家望 《北京纪事》2011,(11):84-88
第一怪航班取消没人赖 6月17日中午1点多,我们从首都机场起飞,奔纽约,再转机到布法罗。飞了10多个小时才算安全着陆。我们直奔市区找中餐馆。水足饭饱,回机场办转机手续。航班因雷电天气取消了!后来得知,最早一班前往布法罗的飞机是第二天早上8点,还不见得有空座位让这些滞留旅客搭乘。那么这一夜怎么熬?机场和航空公司管饭吗?有赔偿吗?回答是一概没有,  相似文献   

4.
谁偷了钻石     
《阅读与作文》2008,(3):64-64
卡尔爱收藏古董与珠宝。一日,好友罗伯特来访。卡尔说他得到了南非之星。罗伯特很吃惊:“那是非常著名的钻石啊,我可以看看吗?”卡尔去房间取钻石,突然他大叫:“钻石不见了。”  相似文献   

5.
乐翻天     
《新少年》2010,(6):20-20
虚伪 教师:“卡尔,你能给我说说什么样的人是虚伪的吗?” 卡尔:“哦,是早晨面带笑容来上学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乐翻天     
《新少年》2009,(7):44-44
“我们玩儿动物园的游戏吧!”6岁的卡尔对小妹妹说。  相似文献   

7.
摘 要: 《卡尔弥德篇》最令人惊异之处就在于,这部对话的最大篇幅及其思想重心居然都落在对于知识问题的探讨上。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意义上的“知识论”呢?这种知识有益吗?为什么对于节制这个单一美德的探讨要落脚在这种“知识论”上呢?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一种解答。我们认为,《卡尔弥德篇》中的节制论所最终导向的“知识论”乃是一种包括“知之之知”和“不知之知”在内的完整的哲学式自我认知,其目的是为了表明节制的自知及其审查性功能。苏格拉底反复用这种察己察人的节制警诫未来的僭主格里底亚要懂得谦敬知耻和自我克制。 关键词: 柏拉图;《卡尔弥德篇》;节制;自知;知识  相似文献   

8.
据藏汉文文献记载 ,自公元 6 95年起 ,吐蕃势力多次到达洮州境内。公元 76 1年吐蕃攻陷的“卡尔赞巴高” ,即吐谷浑之洮阳戎。“卡尔赞”可作“大城”或“险要之城”讲 ,“巴高”意为牛头。因此 ,“卡尔赞巴高”即今甘肃甘南临潭境内的“牛头城”。  相似文献   

9.
指间沙 《今日南国》2006,(21):32-36
今天,美男们越来越明目张胆地受到追捧,从“视觉系”到“时尚先生”再到“好男儿”。克里佩特拉的鼻子如果短了一寸,罗马历史恐怕要改写;那么,如果贾宝玉的鼻子短了一寸,大观园众姐妹的历史也会改写;李靖不美,无红拂夜奔;司马相如不俊,文君岂肯当庐卖酒。出身、权势、财富、才情……这些统统是“第二性”的,只有英俊的脸是最直接的名片。女人若是美艳总难踏踏实实嫁人,而让人眼波不忍游离的美男们,婚姻却也并非为所欲为。卡尔·海因茨·伯姆:在埃塞俄比亚娶土著女他演了电影《茜茜公主》中的那位皇帝。卡尔·海因茨·伯姆有一张典型的德国帅…  相似文献   

10.
卡会卡在他的第一个长篇小说《美国》中,采用了狄更斯的笔法,对西方文化的演进历程及其本质特征,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检讨。年轻的主人公卡尔·罗斯曼被放逐美国的经历,形象地概括了两千年来西方基督教文化发展的基本过程,小说第七章关于“俄克拉何马露天剧场”大招聘的场面和卡尔应聘过程的描写,可以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20世纪上于普遍的信仰危机中的西方文化的种种太,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的混乱情景。卡夫卡通过卡尔  相似文献   

11.
卡夫卡在他的第一个长篇小说《美国》中 ,采用了狄更斯的笔法 ,对西方文化的演进历程及其本质特征 ,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检讨。年轻的主人公卡尔·罗斯曼被放逐美国的经历 ,形象地概括了两千年来西方基督教文化发展的基本过程 ;小说第七章关于“俄克拉何马露天剧场”大招聘的场面和卡尔应聘过程的描写 ,可以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20世纪初处于普遍的信仰危机中的西方文化的种种症状 ,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的混乱情景。卡夫卡通过卡尔放逐“美国”的经历的描写来隐喻西方文化 ,旨在对作为西方文化关键词的“自由”概念进行深入的反思 :人的自由 ,本质上是与人的放逐同体共生的 ,人类因欲自由而遭放逐 ,被迫的放逐使其获得了有限的自由 ,而彻底的自由则意味着彻底的放逐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是西方当代著名哲学家———英国人卡尔·波普尔在本体论问题上的一个宣言。我们不仅要看到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在本体论方面的意义 ,而且应同时重视它在认识论方面的价值。我相信 ,从这个理论本身的矛盾和和局限性中 ,我们可以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对“记忆、语言和死亡”问题的探究是理解卡夫卡长篇小说《失踪的人》的关键。小说主人公卡尔失去了记忆、被剥夺了历史;语言在现世中的缺席使他无法融入群体;死亡作为每一个生存个体的归处,卡尔却欲死不得。一个没有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只能沦为“失踪的人”。卡夫卡通过聚焦“人的失踪”问题,触及了现代社会中个体人的生存困境以及犹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创伤。  相似文献   

14.
列宁写的《卡尔·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正文部分叙述了卡尔·马克思的生平事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及无产阶级斗争策略。其附录部分《卡尔·马克思参考书目》(以下简称“卡目”)是正文的继续、注释和补充。“卡目”及正文是适应当时政治斗争的需要,为人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而编写的。1915年1月发表于俄国布拉纳特百科辞典第28卷上。“卡目”是参考书目编制的光辉典范,至今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就其编制特点作如下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新少年》2009,(10):26-28
小男孩儿卡尔非常崇拜探险家查尔斯·穆茨,他也想像穆茨一样成为伟大的探险家。 一天,小卡尔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假小子性格的女孩儿艾丽。她也同样迷恋穆茨的探险故事,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能到南美洲探险,那里有被穆茨称为“天堂瀑布”的美景。两个有着同样梦想的孩子就此结识。随后他们长大、相恋、结婚,艾丽做了动物饲养员,卡尔则卖氢气球。两人一辈子的梦想就是把自己的房子建在南美洲的“天堂瀑布”旁边,但他们始终都忙于生活奔波。直到艾丽病逝,这个愿望也没能实现。  相似文献   

16.
2001年3月9日,我们在意、奥、德结束顺访考察后,出发到卢森堡、法国。经与司机友好协商,他很爽快地答应绕行120公里,前往瞻仰卡尔·马克思故居。在德国西部边陲小城特里尔,一条名为“布尼肯大厅”、宽约4米的小巷里,有一座静静的黑瓦白墙的三层小楼,门牌10号。这便是卡尔·马克思的故居。沿途看过不少纪念馆、名人故居,有但丁的,斯特劳斯的……通常会有透亮的窗户,大门敞开,有数名工作人员站在门口,迎接参观者的到来。而在我们面前的这座丝毫不起眼的房子,深褐色的大门紧闭,似乎是在向我们暗示,这里其实只是住着一户普通人家。大家都爬在窗户外面向里张望。我上前推门推不开,仔细又看,发现门外墙上镶挂着一个不大的马克思侧面头像。  相似文献   

17.
一美国布龙菲尔德派結构語言学的哲学面貌,从正面看可以叫做“物理主义”(Physicalism),从反面看可以叫做“反心理主义”(Anti-mentalism)。布龙菲尔德曾經表示过,“物理主义”这个名詞比“行为主义”更好,更可以指示描写性論述的本质。布龙菲尔德所接受的“物理主义”,也就是新实证論者卡尔納普在三十年代所宣传的。关于“物理主义”,卡尔納普是这样解释的:  相似文献   

18.
声势浩大的新课改已经进行了七年。七年来,从宏观上的理念到实际的教学行为,从“创造性使用教材”到“创设情境”。“课改”几乎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从课改推进的历程来看,我们经历了开始的“迷茫——无所适从”,到中间的“兴奋——盲目追风”,再到现在趋向的“冷静——回归理性”。静下心来,我们发现课改的几年,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评价制度等,都有了喜人的变化,教育,迎来了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19.
洛厄尔·迪特默(Lowell Dittmer),中文名为“罗德明”,国际著名政治文化理论家、比较政治研究和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美国犹它大学学士,芝加哥大学硕士、哲学博士。曾任纽约大学布法罗分校助理教授,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mia,Berkeley)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亚洲观察》杂志(Asian Survey)主编。兼任密西根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20.
卡尔·威特是德国一名牧师,对教育富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孩子的教育必须与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并用自己理论实践于自己的儿子卡尔·威特,使之成为传奇般的“天才”。他于1818年写下《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该书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他的教育理念被后人誉为早期教育的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