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为今用"的含义是: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为今天的现实服务。毛泽东继承《孙子兵法》等传统军事文化的精华,创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古为今用"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创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古为今用"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深入研究毛泽东的"古为今用"思想,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继承和传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中,把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本文就"古为今用"的含义以及这一思想形成的时间、背景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古为今用”作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方针,对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基人之地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实事求是古为今用──学习毛泽东关于文学遗产的理论荣斌一个时期以来,在论述毛泽东关于文学遗产的理论时,往往只是强调其中关于“批判继承”的内容,而且又把“批判继承”简单地解释为“先批判后继承”或“批判为主,继承为次”。这无疑是一种理论上的偏颇。以“批判继...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文艺思想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学习并研究这一思想,对于促进今天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为人民服务"文艺思想发展的性质和方向,"三贴近"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文艺思想发展的着力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思想发展指导方针上。  相似文献   

6.
科学地评价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承认其相对的真理性和在特定时代的进步价值,予以批判地继承,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古为今用"是毛泽东关于文化继承的基本思想。"古为今用"的含义是: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应用于现时生活。换言之:对于古代的文化遗产,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应用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古为今用"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遗产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在"古为今用"问题上,要善于区分"糟粕"与"精华",防止二者的混淆。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有其独到的方法,主要体现在古为今用、辩证分析、调查研究、逆向思维、对照对比、联想联系等方面。除了把二十四史当成史书来读,毛泽东还从政治、战争和战略战术、生产和生活等多种不同视角去读,手不释卷,常读常新。  相似文献   

8.
我们是从事于历史教学和研究的人,学习与研究历史的目的,诚如毛泽东同志所指示的:“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对于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主要地不是要引导他们向后看,而是要引导他们向前看。”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教导,我们必须反对“颂古非今”,提倡“古为今用”。历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一样,是思想性、战斗性较强的一门学科。从阶级社会的历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统一战线策略思想,既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也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之传统策略思想的"古为今用"。因此,它既遵循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又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0.
在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和发展时期,提出过很多有代表性的文章,也出现过几个高潮,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毛泽东于一九四二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的发表标着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和成熟,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文艺实际的结合。毛泽东文艺思想经历了三个时期:孕育时期、萌芽时期及成熟时期。本文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几个主要内容,即文艺与政治、文艺与人民群众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进行了概括论述。  相似文献   

11.
"古为今用"是毛泽东关于文化继承的基本思想。本文逐层深入地论述了"古为今用"的含义,即: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应用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正确理解"古为今用"的含义,需把握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区分"糟粕"与"精华"的标准问题。本文认为,应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作为区分标准。这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创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于"大同"理想的推崇,是毛泽东晚年在"古为今用"问题上的失误之一。究其原因,既可追溯到毛泽东早年的"新村"空想,更在于误把农民平均主义的"糟粕"认作"精华"。教训是深刻的:其一,对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糟粕"要保持应有的警惕;其二,要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根本措施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陶红霞 《人文杂志》2004,(5):190-192
中西文化观是指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进行比较、分析、评价、选择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点、方法和主张 ,以及对中西文化冲突条件下中国文化应向何处去所作的探索和回答。在对这一问题的观照和反思中 ,毛泽东与李大钊表现出了诸多趋同性 :对中国传统文化都强调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对西方文化都强调选择借鉴、洋为中用 ;在中西文化之比较中都主张融合中西文化 ,创造中国新文化。其中 ,李大钊对毛泽东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古为今用"是毛泽东关于历史借鉴的基本思想,在他对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借鉴中有充分的体现.毛泽东对李自成失败的借鉴,主要是必须进行革命领导核心即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他开创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建立完整的建党学说,创立在全党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坚决开展反腐败斗争,为党的建设作出开创性贡献、发挥奠基性作用.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建设,扎实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活动,这是对毛泽东建党学说的最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诗与文章一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五四以后的一次最典型、最集中的艺术展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批判继承,这是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不仅如此,他更用色彩斑斓的诗词创作为我们树立了可资借鉴的榜样。毛泽东诗词的英雄情怀远远超过古人,是登上豪放词峰巅的大词人。其诗词对华夏民族的影响难以估计,在民族文化宝库中,这是一件件铜雕铁铸的艺术品。不管时代如何发展,这些艺术品都能够流传后世,历久长新。  相似文献   

16.
实事求是典出《汉书·河间献王传》,带有朴素唯物论因素。毛泽东古为今用,使之脱胎为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的形象表征。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这段话的意思很全面,但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主张历史研究要古为今用,刘节先生也大談历史研究要古为今用,看起来似乎沒有什么不同,其实却是根本对立的。我們主张古为今用,是要坚持历史研究为无产阶級政治服务的原則,而刘节先生大談古为今用,只不过是歪曲历史,借古非今,企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学习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和基本的内容包括:学习之意义、学习之内涵和学风建设。其中,学风问题是毛泽东学习观的核心部分,他关于学风建设的突出贡献,就是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在中国共产党的学习和思想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重温毛泽东的学习观,不仅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逻辑起点和现实关切,也是价值思考。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不但用科学的文艺理论和文化思想指导文艺创作,而且率先垂范地运用这些理论和思想进行诗词创作,正是由于他把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相结合,其诗词不但蕴涵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具有民族化,而且呈现出鲜明的时代艺术特色,具有大众化。可以说,他的诗词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真正达到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他的文艺理论和文化思想与他的诗词创作实践对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古代管理思想。作为企业管理者 ,特别是企业领导人 ,积极地学习和借鉴古人的人才思想、系统思想、经营战略思想、行为学思想等管理思想 ,“古为今用” ,对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