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辉  萧放 《江汉论坛》2001,(5):30-34
传统社会是家族的社会,家族社会以岁时礼俗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团聚宗族,联系乡里;以人生礼俗塑造家族传人,保障宗法文化的传衍。中国传统文化的绵长与家族力量的深厚有着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2.
顾红亮 《人文杂志》2007,5(5):60-65
儒学在现代的生命力被遮蔽了。对儒家礼俗的重塑也许是开显儒学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向度。梁漱溟的礼俗儒学为我们阐述儒学的现代生命力提供了一个范例。梁漱溟所说的传统儒家礼俗至少包含两个含义,一是伦理责任,二是情感联系。他把礼俗关系而非法律关系看作现代社会组织建设的主导原则。建设现代礼俗社会需要汲取传统的资源,在儒家传统中有两个资源可以吸取,一是乡约的思想和制度,二是儒家讲学的风气。从梁漱溟的论述中得到的启示是,儒家礼俗生命力的发挥既要求礼俗儒学、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的共同发展,又要求我们激发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礼俗和风俗习惯的文明古国,这在人们的饮食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中国饮食礼俗和习俗已成为中国悠久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体现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特点。探讨中国古代饮食活动中的礼俗和习俗,对于深刻认识中国饮食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一、循礼蹈矩的古代饮食礼俗礼是我国数千年历史的核心,具有我国一切文化现象的特征。礼的内容十分广泛,凡是有关国家的典章制度、社会的生活习惯、个人的行为规范等,都包含在内。 1、礼俗产生于饮食礼是以俗为基础的,俗既有礼的成分,则俗就形成的礼俗。最早的礼俗,是从人们的饮食生活中产生的,《礼记·礼运篇》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传统生育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殖崇拜是传统生育文化的源头。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 ,生殖崇拜文化逐步向传统生育文化发展 ,进入封建社会之后 ,便逐步形成了系统的传统生育文化。传统生育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早婚早育、高出生、重生男、轻生女的“早、多、男”的生育价值体系。中国传统生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其厚重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对传统生育文化应当批判的继承 ,不应一概否定。传统生育文化向现代生育文化的转型大体经历了两大阶段 ,一是转型的萌动期 ,这个时期从中国近代开始到 1949年新中国建立 ;二是转型的进行期 ,这个时期从 1949年至今。转型过程中存在着矛盾和问题 ,这些矛盾和问题有观念生育文化层面的 ,有科技生育文化层面的 ,也有处延生育文化层面的 ,对诸多不同程度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应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传统道德惯习作为一种实践体系形成于中国传统的礼俗社会,但在遭遇现代性引发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它的文化诉求越来越难以与当下制度要求相整合。这实际上反映了基于礼俗的道德与基于反思的道德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6.
路遇 《东岳论丛》2002,23(2):5-12
生殖崇拜是传统生育文化的源头.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生殖崇拜文化逐步向传统生育文化发展,进入封建社会之后,便逐步形成了系统的传统生育文化.传统生育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早婚早育、高出生、重生男、轻生女的"早、多、男"的生育价值体系.中国传统生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其厚重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对传统生育文化应当批判的继承,不应一概否定.传统生育文化向现代生育文化的转型大体经历了两大阶段,一是转型的萌动期,这个时期从中国近代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二是转型的进行期,这个时期从1949年至今.转型过程中存在着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有观念生育文化层面的,有科技生育文化层面的,也有处延生育文化层面的,对诸多不同程度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应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论秦汉魏晋时期丧葬礼俗的宗教性韩国河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和丧葬礼俗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两者都是社会意识构成的一部分,都曾经对古代人的生活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不管是原始宗教,还是人为宗教,都和丧葬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说丧葬发展的每一步都烙...  相似文献   

8.
与西方社会关系的间接化、抽象化和普遍化相比,中国传统社会关系伦理化使关系本身具有间接的、抽象的和普遍性特性.它造成了关系对社会组织和本应是权利主体之个体的消解、公共领感私人化和权力一元化的社会政治结构.由于历史的惯性,这些问题仍存在于当代中国社会.虽然梁漱溟看到了中国传统社会伦理化关系所带来的困境,但是他本人坚持中国传统社会伦理礼俗中蕴涵着理性精神而试图重建礼俗社会.然而,正像尺子不能度量自身,中国社会要走出伦理化关系的困境,决不能再回到礼俗社会,而必须从人的对象化活动出发,建立起现代法治社会的必然前提客观中介、公共空间和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针对盗墓现象,社会舆论一贯予以谴责,民间礼俗和国家法律也都呈示出严厉惩治的倾向。这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雏系亲族感情、保障死者尊严、端正经济导向的特点。中国古代惩治盗墓行为的礼俗传统和法律制度尽管其文化背景有陈旧、落后的一面,盗墓恶报传说的形式和内容都可以说是反科学的,然而反盗墓的社会意识中合理的成分,在今天也许依然有值得肯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与中国农民生育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世纪之交,中国人口控制的重点难点仍在农村。对深受传统文化濡染的中国农民来说,文化因素对其生育决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后者作为文化的心理层面,是文化成为类型的灵魂。被称为传统文化的东西,表示一种观念之流和价值取向,是肇始于过去、融透于现在、直达未来的一种意识趋势和存在。在深受数千年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洗礼的中国,最为保守的精神文化,在社会机体组织及人的心理——生理结构中仍有着生命力和潜影响力,并业已积淀为普遍的心理——生理素质因素,时刻规范、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其中的传统生育文化从原始时代的生殖崇拜,到后来从生育出发而形成的一系列关于婚姻、家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经年累月,在农民最深层的心理意识中积淀,使他们将生育视为一生中重要的事业,是生命逻辑中主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1.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表现的重要主题,文化乡愁源远流长,随着礼俗社会的瓦解、乡村的消逝、全球化的冲击和现代性的剥离,文化乡愁逐渐断裂。文章从精神共同体的构建、自然观的重建和全球化冲击的理性面对三个方面提出了文化乡愁的重构。  相似文献   

12.
女性角色与生育健康──一个呼唤女权的话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角色与生育健康──一个呼唤女权的话题王亚南讨论“以妇女为中心的生育健康”是一件有趣味而又有意义的事情,必然涉及社会文化传统中根深蒂固的性别分层社会。这样的性别分层社会结构近乎举世同一,社会在传统上其实是一种男性社会,文化在传统上其实也是一种男性文...  相似文献   

13.
相当多的西藏情歌有男女互赠信物(带、结、箍等)的礼俗内容。它们是两性身心融合的象征,也是早期抢婚制度的文化隐喻;在看似同心互爱的表达背后,隐含着传统社会两性的不平等和性别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14.
从神圣领地到情爱禁区--桑文化发展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桑文化发展前后形态不同.起初桑文化崇拜是一种神崇拜,生殖崇拜随之伴生,桑林成为男女欢会之所.随着社会礼俗的发展变化,桑林游戏逐渐被视为异端,成为情爱禁区.礼俗的发展逐渐改变了桑文化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民国社会,天变道销,中国传统礼俗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繁缛的"六礼"有所简化,婚姻自主观念开始盛行,新式婚礼悄然在各大城市兴起,而为传统社会所"诟病"的离婚诉讼也日渐增多。尽管不同地区婚俗变革仍有差异,但新式婚俗正在日渐为政府和社会所认可,成为民国社会礼俗变革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文化适应--研究流动人口生育行为的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经济生育模式已不能完整地阐明流动人口生育行为.文化适应作为一个不同于经济、社会、政策的因素而对流动人口生育行为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明确文化适应内涵及文化适应作用于流动人口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形式和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从文化适应角度来研究流动人口的生育行为,提出文化适应机制将使我国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生育行为和生育率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而有利于我国低生育水平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传统理论认为,农民的生育偏好取决于传统的生育文化,经济效用、功能需求、生育文化、生育需求理论能够从不同的侧面解释农民"多生、早生、生男"的偏好及其行为,但是无法解释当今农民"适度生育、生男生女一样、打死也不多生"的偏好及其选择.社会解构模型则能够较好地解释当今农民的生育偏好和行为,经济解构、文化解构、需求解构从反方向侵蚀、消解农民的传统生育文化,从反方向影响、冲击农民的传统生育偏好和行为.  相似文献   

18.
传统生育观是吴地传统人口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以传统社会的生活环境为前提,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吴地人口历史状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传统生育观起着根本性的导向作用.现当代吴地社会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但传统生育观并未退出社会生活的舞台.其不仅成为当代吴地人口问题的重要思想根源.也是当代吴地人口控制工程中的传统难题.要根本解决吴地当代的人口问题,就必须全面检视和改造传统生育观.吴地传统生育观在总体特征上与中国传统人口思想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尽管吴地的传统生育习俗与其他文化区域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对这一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具有跨区域的意义.需要提出的是,宋元以来的吴地一直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这就使吴地在传统人口思想与人口状况的研究中,具备了一定的典型区域意义.  相似文献   

19.
梁漱溟先生从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出发 ,研究探讨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特征 ,指出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基本价值内涵与取向乃基于“情理”、本于“义务”、趋归“合谐” ,在传统中国 ,法律的社会角色认定是退居其后的 ,———礼俗在上 ,道德在先。在近代中西法文化冲突与碰撞中 ,梁先生坚决主张复兴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精华 ,在此基础上合理学习西方 ,重建现世中国的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20.
云南后进山地民族的人口增多与耕地减少的矛盾日增,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又维系着传统生育习俗在其社会中的发展与影响,形成怪圈。文章指出: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人口的数量和质量问题,传统生育习俗在人口的数量与质量上仍遵循传统的价值观念,严重制约了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社会、经济、人口、生态之间的恶性循环,传统生育习俗既属于历史范畴,又属于文化范畴,体现的是社会总体发展水平;要使二者相适应,不仅是改进医疗卫生条件、宣传计划生育政策问题,它需要进行全社会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