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什么是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学》一书给出的定义是: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也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从这个概念来看,使国家出现"不安全状态"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内部的,比如内乱和社会动荡等;另一类是外部的,比如外敌入侵和渗透等。中国作为人民共和国,其根本职责  相似文献   

2.
省部声音     
《领导决策信息》2011,(33):M0002-M0002
盛光祖 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 要以国务院高铁安全大检查促进全路的安全大检查.全面深入地排查安全突出问题.把安全大检查不断引向深入。没有高铁的铁路局也要充分认识到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安全工作的重视和要求,进一步搞好安全大检查,真正做到通过国家检查推动铁路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3.
《领导文萃》2009,(14):11-11
没有迹象表明中国正成为一个公然威胁、扩张的国家。中国并没有算计别国的领土,与其14个邻国中的12个国家解决了边界分歧。倘若中国政府今后决定将这一连串新港口作为海军基地,这也未必意味着北京要恐吓邻国和震慑地区。中国经济严重依赖来自中东和非洲、经印度洋航道的能源供应。确保这些航运要道的安全是一个可以理解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时事政策     
权威观察成思危:中国目前必须将金融安全放在首位11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第二届产业安全论坛"上指出,中国目前必须将保障金融安全放在首位。没有金融安全,就没有经济安全;没有经济安全,也就没有国家安全。他还称,随着中国《反垄断法》等制度的落实,还要在物流、军工、能源、电信等产业方面,对外资进行国家安全审查。成思危表示,外资进入中国主要是为经济利益而来,并非有多少政治阴谋。因此,中国既不能丧失警惕,也不能一概视之为洪水猛兽。  相似文献   

5.
时政资讯     
新《国家安全法》正式生效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国家安全法》,该法自公布之日起正式生效.新《国家安全法》共7章,对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与职责,国家安全制度,国家安全保障,公民、组织的义务和权利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对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11个领域的国家安全任务进行了明确,法律明确,"国家安全"即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国家安全不仅包括政治、军事、信息等安全,文化安全逐渐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能够独立自主地选择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有效防范其他国家对本国文化的渗透,保护本国人民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社会制度不受冲击,确保文化的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处于独特的地位,它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其他领域的安全起着引导、促进和规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执政安全是指执政党在对国家权力的掌握、控制和行使过程中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基本内涵是:在与国内其他政党的关系中,党处于执政地位并受国家宪法保护;在国家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8.
医院是为患者服务的公共场所,其特点是人员密集、流动性大、以弱势群体为主。医院一旦突发治安、火灾、安全生产事故,将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给国家财产带来损失,同时也影响医院声誉,因此,没有安全作为保障,构建和谐医院就是一句空话。本文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家安全哲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以往形而上的学科中,少有对国家安全问题,尤其少有对中国国家安全问题的学理性研究。这是由于现实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此问题提出特别的需要。国家安全问题与其他一切学科一样,都有自身认识发生和发展的思想体系。认识发生和发展的问题,属哲学的范畴。由此本文提出“中...  相似文献   

10.
理想安全环境与新世纪中国大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出发点一个国家的安全政策必须有一个“大战略”(GrandStrategy)[1]来指导其具体的运作 ,否则 ,国家的安全政策将永远停留在应付突发事件的水平上。而国家的安全大战略中最重要的乃是确定国家安全政策的目的 ,即国家所追求的理想安全环境。一个国家的理想安全环境是由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多个因素[2]和其对国家利益的定义来决定的。比如美国的理想安全环境可以简单地概括成“没有其它任何力量(包括力量联盟)可以和美国抗衡” ,因此 ,美国的大战略便是“防止任何有可能挑战美国的力量的崛起或防止和阻止该力量…  相似文献   

11.
商蕾  孙亮 《经营管理者》2013,(5X):277-277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也是国家的未来,校园安全稳定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没有高校的平安和谐,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事实表明,高校历来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高校的安全稳定不仅关系到高校自身生存、发展和建设,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是一个危机多发的世界。从美国“9.11”事件到“卡特里那”飓风,从巴黎郊区骚乱到西班牙连环大爆炸等一系列危机事件表明,现代社会虽越来越发达,但却十分脆弱,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没有一个国家是绝对安全的,各种公共危机随时都可能发生。公共危机管理是任何国家的政府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我国为隐含背景,讨论了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概念、研究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方法论、国家经济安全态势的转化机制及其描述方法,以及国家经济安全态势的监测预警方法等四个问题。文中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刘兵 《领导文萃》2011,(6):115-118
非科学家对转基因问题没有发言权吗 近些年来,关于转基因问题,越来越变得有些敏感,也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当2009年11月27日,农业部下属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颁发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之后,转基因作物之争再度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15.
1999年美国及北约对南斯拉夫发动的科索沃战争使许多主权国家从冷战后产牛的“化剑为犁”的幻想中清醒过来:首要的国家安全仍然是“没有军事威胁或保护国家不受外来颠覆和袭击”,以生存为目的的军事安全仍应是主权国家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标。那么新世纪中国军事安全的国际形势及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建筑工程安全因受行业生产特殊性等方面的影响,不断出现各种安全事故,使国家、企业和个人造成了损失,国家对安全问题非常重视,频频出台有关建筑工程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文件,采取一些科学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的对策,以便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笔者在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王静娅 《决策探索》2010,(10):35-36
金融脆弱性的特征使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难逃金融危机的厄运,频频爆发的金融危机让世界各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都受到巨大冲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场源于次级贷款产品的金融危机,多年积累的破坏性能量很大,世界经济增长格局、政府的公共职能、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监管模式也都发生了适应性变化,但是我们也看到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8.
交通事故是世界公认的社会公害之一。近十多年来交通事故发生速度高速增长,已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最严重的国家。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虽然交通管理水平和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没有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飞速提升而得到同步的发展是主要因素,但在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大环境下,道路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普遍缺乏对交通安全的系统考虑也是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就一级公路的服务设施出入口的交通特点及其在设置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作了分析,并给出了交通工程方面的安全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继6月4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京召开安全生产视频调度会,立即启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之后,7月10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全国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现场会。会议期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等一行深人河南登封磴槽煤矿现场调研。  相似文献   

20.
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安全又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金融安全对维护一国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维护金融安全工作是一项具有系统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特点的工作,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政府与有关部门发挥好协调作用。金融安全协调机制建设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以达到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之目的。建立金融安全协调机制必须加快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建立、金融机构内控评价体系的建立、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