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4年。安徽合肥启动国家唯一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2008年10月17日,安徽省召开全省推进自主创新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动员大会。出台了《关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埯意见(试行)》。正式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2009年,安徽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中央及省内主流新闻媒体多次对安徽自主创新给予了高度关注。被誉为“安徽现象”。  相似文献   

2.
徐浩程 《决策》2008,(9):16-18
在全国新一轮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竞.争渐入白热化时,安徽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2008年7月18日,安徽召开省委常委会议,决定成立“安徽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并从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有关单位抽调工作人员组成“安徽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创新办),设在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作为试验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的工作与日常办事机构。“合芜蚌试验区”开始步入更为实质的运作阶段。  相似文献   

3.
安徽在全国一直处于人口总量靠前、经济总量居中、人均水平靠后的地位。在这种状况下,为了缩小和发达地区的差距,安徽提出了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举措。然而合芜蚌试验区企业的自主创新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金融的支持尤为重要。本文对风险投资与创新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以风险投资支持合芜蚌埠试验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可行性,提出了以风险投资促进自主创新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09,(9):18-18
2月26日.“海智计划合肥基地”汇报会的召开。标志着合肥继新疆、北京、长春之后.成为我国第四个“海外引智工作基地”.它将为安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5.
杨增权 《决策》2009,(6):I0002-I0004
从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合肥一直担当着自主创新“领跑者”的角色。凭借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合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在先“闯”和先“试”中,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标竿。也正是由于自主创新,合肥近年来经济社会呈现出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强劲发展态势。铺就了科学发展、率先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09,(30):14-15
案例背景 今年上半年.安徽以GDP增长11.8%、工业经济增长14.5%的数据.成为上半年中部乃至全国引人注目的上升板块。其中.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正成为安徽崛起的新引擎。据统计.1月~5月.合芜蚌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59.1亿元.增加值243.9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8.6%和24%.占全省总量的57.2%和57.6%。  相似文献   

7.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双重尝试。本文认为,突出内陆区位、战略地位和自主创新优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关键,着力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军民融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对外开放、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8.
合肥市作为安徽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核心区,同时又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试点市。担负着为全国自主创新提供经验重要任务,因此,需要不断总结自主创新建设经验,分析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强弱项,破解自主创新试点市建设难题,推进自主创新试点市建设进程,从而不断提升合肥自主创新能力。本文通过对合肥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调查分析,发现了若干问题并尝试破解。  相似文献   

9.
2004年以来,合肥全力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2008年,科技部给国务院的报告中,高度评价了合肥试点市建设的成效:“试点工作的开展对于充分发挥安徽省和合肥市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对于把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中部崛起’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际上是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延伸和拓展,是试点市成功经验的放大和深化。试验区建设是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面开展的综合配套改革,必须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模式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0.
贾如兴 《决策导刊》2007,(10):14-15
国务院批准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新阶段重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纪检监察工作如何服务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笔者认为应切实从“突出主线、构建体系、优化环境”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1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安徽自主创新试验区,是落实胡锦涛主席十七大报告精神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促进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建设好以合芜蚌为中心的安徽自主创新试验区,提升安徽省创新能力,将对全省及其他各市起到很好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地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把加快科技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自主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科学咨询》2007,(15):1-1
2007年初夏,历史再次选择重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花落”巴渝大地,重庆成为中国以省级为行政单位的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由此,在设计中国改革走向的综合配套改革新版图上,重庆、成都,与先行者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呈三足鼎立之势,重庆成为中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14.
从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合肥一直担当着自主创新"领跑者"的角色。凭借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合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在先"闯"和先"试"中,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标竿。也正是由于自主创新,合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09,(22):28-29
自2005年以来,国务院已经批准了七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分别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特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重庆市和成都市。七个试验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就是围绕两型社会建设,重庆、成都就是侧重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深圳、上海、天津是综合性的,包括改革开放、自主创新等各个方面,本文根据各综改试验区先后提出的发展方案,将其中涉及发展目标、规划方面的数据进行图解比较。  相似文献   

16.
省情速递     
《领导决策信息》2013,(1):15-15
近日,福建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泉州市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若干意见》,这是继2012年7月确定莆田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该省明确重点建设的第二个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17.
柳士双 《决策》2014,(4):46-47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陆续派出多个专家组,分赴各地对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行评估。从2005年浦东首个国家综改区成立至今,各类综改区和试验区已经遍地开花。眼下,这样的区域政策脚步并未停止,新一轮自由贸易试验区热潮正在兴起。但密集的区域政策效果究竟如何?在十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我们有必要停下脚步,进行一番评估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武汉城市圈获批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5年来,坚持先行先试,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创新,为构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促进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9.
自今年6月7日成都市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四川省正抓紧制定关于推进成都试验区和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而且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已超出成都市范围,扩展到全省。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08,(43):19-19
10月28日,2008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在安徽举行。这次对接会被视为安徽正式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的开篇大作。对接会设有"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交易"、"创新人才博览会"、"高新技术项目与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