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加琼 《职业时空》2008,4(6):14-14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的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其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它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环境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后续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计算机基础。由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如何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不断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传授者、解惑者,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被教师占为已有,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课堂上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课堂提问是沟通教师、学生,联系教材的桥梁,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与反馈的主要渠道,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实地搞好提问,对学生的有效学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技术是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革命。它集图、文、声、色、像于一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信息量度,增大信息密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人人发展。化抽象为具体,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朱瑞琴 《职业时空》2008,4(6):121-121
初始测试是通过对学生外语学习情况的分析,掌握学生学习的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大纲、课程计划有规律性和连续性,学生的成绩、各方面的情况均有记载,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测试手段来获取学生外语学习初始能力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信息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运用信息技术这一有利条件,更好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唐星东 《职业》2011,(30):166-166
一、发挥现代教学手段优势。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从信息论角度看,人的触觉信道带宽为1,听觉为100,视觉为10000,所以要交换信息,就要充分利用视觉信息。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功能,给学生带来多感官、多种类的刺激,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是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要求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张海彦 《职业时空》2008,4(9):233-233
听力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的重要环节之一,旨在使学生能够听懂各种听力材料,并能对所听内容进行内容表述,完成听力任务,以此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然而,听力往往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多年来是英语教学中难以突破的难关。部分学生也因听力差、上课听不懂而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以致放弃了英语学习。而教师忽视或缺省听前行为过程则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此种教学方法也是教师对听力理解过程理解不全面或片面造成的,即仅仅将听力理解视之为一个简单的接收信息的被动吸收过程,把学生看成是接收信息的“录音机”。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遇到的语言障碍较多,相对于现代文学习来说,无论教和学都比较吃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容量少、讲课速度慢、课堂效率低,不能适应如今信息瞬息万变,科技迅猛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那种做法,变学生“学会”为“会学”。  相似文献   

10.
批改作业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时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批改作业是教师迅速准确地得到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得到学习效果信息的主要依据.前提是学生应该按时上交作业。如何更好地通过作业的批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体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以各医学专业特点为主体构建的贯彻信息意识、科研能力培养和学术道德教育理念“三位一体”的文献检索教学模式的实施成效。方法: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与测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参与教学改革的学生与未参与学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教学改革后,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们的信息意识素养;学生的检索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大大的提高。结论:“三位一体”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现信息能力、利用信息创造新知能力以及合乎伦理地制定明智决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杨薇 《职业》2023,(13):50-52
“云课堂”是以云计算技术为核心,支持各种信息交互方式并兼容会议室、PC、手机和平板等各类终端访问的远程培训系统。混合教学模式是指在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在“云课堂”环境下,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同时还能实现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当前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为我国职业教育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机。本文对基于“云课堂”的中职学校语文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大谈如何利用信息激发学生探究活力的同时,还应该利用好信息让学生在平时教学中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德。把知识和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进行新一轮学习,它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并能很好地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使学生的探究欲望达到最浓烈状态。  相似文献   

14.
信息素养作为21世纪个人重要的能力素质,对当代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尤为重要,它是学生成长与成才的能力基础,为其个人终身学习、在信息社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进而推进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进程。  相似文献   

15.
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由形式入手了解内容,再由内容深化认识表现形式.进一步从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了解深化、反复吸收消化的认识过程。因此教师应抓住教材内在的、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有层次地引导学生掌握学法..教师致力于导,学生循导学习、思考、理解.双向信息交流.注重学法指导.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朱世根 《职业时空》2008,4(10):223-223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等技术专门应用人才的重任。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要求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具有更高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正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也是高职高专教育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然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据笔者的调查了解,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对上机聊天和玩游戏很感兴趣,而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却不大在乎。不少教师对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程感到困惑。究其原因在于:教学方式传统,缺乏激励意识和手段,导致信息技术课程所具有的“磁性”被抹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教学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所谓非智力因素,广义上是指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组成的。西方学者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分别叫做智商与情商。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培养学生的情商是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曹彦 《职业》2014,(20):116-118
现代信息社会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随着因特网的成熟和学生对网络的熟悉及运用,线上交流非常频繁和普遍,这让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所用成为可能。本文以《饭店服务与管理》教学为例,提出利用网络平台可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学习共同体,最终提高教学效率:依托“学习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建设完善“资源中心”,丰富学习内容;通过“学习课程”的建立,呈现教学流程,有效实现动态监管,促进成长;“即时交流”互补,有效实现个体辅导,及时消灭学习障碍。  相似文献   

18.
樊稳娥 《职业时空》2009,5(12):139-139
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是青少年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兴趣能使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起来,促使其顺利地接受各种信息,英语教师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苏晓娟 《现代交际》2013,(10):186-186
信息时代的地理教学要在预习时,让学生查阅和课堂知识相关的资料运用于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讲授过程中,从资料和信息入手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要用信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20.
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跨越时空的知识平台、平等多向的交互方式,它的引入促使我们创立新型的教育关系,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社会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文中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阐述了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从而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