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斌  任一兵 《城市》2008,(2):48-50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确定了“一轴两带三区”的城市空间结构.结合市域城镇发展的特征.确定了“城市主副中心-新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四级城镇体系。中心镇作为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对于整个城镇体系的健康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心镇的建设对于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及城乡统筹发展意义重大,加快中心镇建设,  相似文献   

2.
宋志英  胡智英 《城市》2008,(2):45-47
一、引言 空间管制规划作为城镇体系规划的新尝试.从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实现空间资源有效分配角度来看,是调节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建立空间准入机制,对区域内各类空间资源的开发建设实施控制引导.以实现该区域经济的高效增长。  相似文献   

3.
刘春  刘承良  张贞冰 《城市》2007,(12):13-1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分工网络已由传统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协作细分到区域内部分工。区域内部的分工协作导致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城镇体系的空间形态也发生重构.在特定区域内出现了经济联系密切的高密度且具有一体化倾向的特有城市聚合体——城市圈。  相似文献   

4.
顾文选  高福美  李梦玉 《城市》2008,(11):17-22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的城镇化是伴随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地区不断转移、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日益完善、不断延伸而持续发展的。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数量和人口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城镇作为经济社会的载体在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已具雏形的城镇体系犹如现代化大厦的磐石和骨架.正引领国家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5.
袁文凯  崔扬  周欣荣 《城市》2008,(12):65-68
一、引言 随着天津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正在逐渐形成“两轴、三带、六板块”的城市空间结构以及以“城市中心-新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为主线的城镇体系。按照正在编制的《天津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天津市的轨道交通线路分为市域线和城区线两个层次,其中规划的市域级轨道线路作为带动市郊新城及中心镇发展的客运交通体系,将凸现其对于引导天津城市空间结构及完善城镇体系布局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丹  刘洋 《城市》2013,(11):61-64
作为未来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载体,新城具有成为研究和实践城市问题模型的潜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城市体系,具有基本完整的城市系统。面对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代,崭新的独立城市既可以尝试按照未来的社会经济结构布局出不同于以往的城市面貌,又能够从产业、空间、社会及生态等多方面对城市发展进行实践。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步,规划师必须认真思考未来我国的新城发展。  相似文献   

7.
美国小城镇作为其国家城镇体系的重要构成,其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起步阶段(1840年前)、快速发展阶段(1840年—1920年)、郊区化阶段(1920年至今)。推进美国小城镇发展的动力主要有:欧洲移民的进入、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联邦政府政策和美国独特的城市文化。分析美国小城镇发展的动力体系,对推进我国小城镇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袁大昌  赵庆东 《城市》2007,(10):48-50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作为中国城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广大小城镇也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关精神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小城镇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热潮,以广大小城镇为研究对象的城市设计实践活动成为业内人士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林 《城市》2011,(10):17-21
一、引言 国家中心城市是居国家城镇体系顶端的城市,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等领域具有全国性重要影响并能代表本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城市,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是国家综合实力最强、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最大的城市代表。国家中心城市的打造,不仅是将城市规模做大,更重要的是城市功能的提升与优化。因此,增强城市功能是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刘荣增  李蕾 《城市》2013,(5):22-27
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列为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体现了新世纪城市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指南和蓝图,城市规划受到了城市快速发展的深刻影响,不断地修改和调整,法规体系更加健全,规划需求和编制队伍呈  相似文献   

11.
李快满  石培基 《城市》2008,(1):42-45
一、引言 区域发展的城镇群体化和城市发展的区域化是当今世界区域、城市发展的总体趋势。基于这种趋势,城市发展日益呈现出群组化、网络化的演进特征.城市竞争已不再是单个城市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区或城镇群体之间的竞争.城镇群成为全球分工、合作以及竞争的基本组织单元。为此,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把城镇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规摸日益扩大,城镇建设用地需求与保护耕地的矛盾日渐突出,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短缺,已严重制约了城镇化进程,尤其是对遂宁市蓬溪县这样的革命老区,发展的任务更重,保障发展用地的压力更大。如何实现保护耕地红线与保障发展用地两不误、两促进,是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的重大课题。蓬溪县充分利用城乡  相似文献   

13.
张小英 《城市》2018,(1):25-34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日益成为产业组织的一种主流生产模式.广州作为我国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亚太地区重要的区域性全球城市之一以及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从全球供应链整合视角探讨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加快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强化广州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高端环节把控和枢纽地位,对更好地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加快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更好地服务国家供应链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基于全球供应链体系视角,阐述全球供应链体系内涵特征,预判全球供应链体系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广州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价值和功能,提出广州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枢纽节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金钟范 《科学发展》2014,(9):110-112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母子企业所在地城市之间形成各种经济要素的流动和交流,城市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扩大,形成跨国乃至世界性城市体系。一些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与其他城市联系相对较多而居比较重要地位,其中一部分又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城市,表现出潜能提高、"权力"提升等发展趋向。因此,上海未来发展战略取向要包含增进与世界其他国家城市联系,最终落脚点是成为兼具向外矢量特征的世界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智慧交通体系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玉勇  李璨  刘洋 《城市》2015,(11):68-73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加快建设城市智慧交通体系成为大势所趋。在梳理智慧交通及智慧交通系统概念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国内外智慧交通发展经验以及国内面临的问题,按照需求导向性、整体协同性、设计前瞻性、技术可靠性和规划动态性等原则,提出“十三五”期间城市智慧交通系统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并建议从组织领导、规划引领、资金筹措、人才吸引及信息共享等方面保障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国际都市和世界城市,一般都具有巨大人口规模,且几乎主要的国际城市都是开放的移民城市,在日益全球化并纳入世界城市体系的过程中,上海通过国际移民和国内迁移来实现人力资源聚集促进城市竞争力,上海的移民结构和移民政策有待调整,需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移民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研究——以澳门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峥 《城市》2009,(9):63-66
澳门有400多年的城市发展历史,是一座中西结合、多元共融的著名世界文化遗产城市。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澳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价值日益凸显,已经成为澳门实现城市经济转型、社会进步的重要抓手和竞争优势所在。开展澳门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研究,梳理澳门历史文化遗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郑德珵  孙路  刘璟 《城市观察》2010,(4):125-133
广州被中央定位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明确了广州的城市定位和发展方向。广州必须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投资,以实现国家中心城市所具备的指标。因此,如何解决巨额投资资金来源急需探讨。本文分析广州融资体系的现状,提出广州需建立一个传统模式和资本市场新模式双结合的现代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莫斯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经历了重大变革,改变了莫斯科的国家地位和国际排名。本文研究莫斯科在俄罗斯国内和在欧洲城市中的地位。毫无疑问,莫斯科的发展特点是:在逐渐脱离国家城市体系的同时,也逐渐朝着国际方向发展。以经济指标来衡量,莫斯科在国内找不到竞争对手。它远远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因为这些城市正快速融入国内和区域经济的潮流,只在很小的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相反,莫斯科越来越多地争取融入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体系的行列。虽然莫斯科作为一个国际性城市的概念往往只是城市的政治工具,但事实上,如果俄罗斯的首都想要融入世界,其资本是有限的。从中欧的角度来看,目前莫斯科最重要的功能,是连结中欧、西欧和俄罗斯。但现实是,莫斯科与俄罗斯其他城市之间的差距将会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市历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历程,并根据不同时期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策略的不同,将城市总体规划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2000年和2000年以来三个阶段,并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规划编制和实施等情况进行了总结。指出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政府在不同时期,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主要问题或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过改革开放40年快速发展后,面对快速变化且日益复杂的城市发展问题,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机制逐渐表现出诸多不适应性。认为未来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应重塑空间规划体系,重回总规战略性,重构"总控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