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在当代武侠电影中,“英雄主义”情结已经作为一种大众心理积淀深深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成为潜在的心理意识时刻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但随着观众审美情趣的提升,英雄形象的人物符码逐渐发生位移,曾深受观众推崇的“高、大、全”的英雄形象从影像舞台中渐渐淡出,转而被一种更加亲民的“新英雄”所代替. 相似文献
2.
孙登高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39-141
国民性批判是鲁迅作品最为显著的特点,它既源于鲁迅对其所处的这一代知识分子不断揭示现实人生弊病的使命的理解,也源于鲁迅不屈的战斗精神和批判精神。他将犀利而刻毒的批判锋芒指向人们习以为常的病态心理,以挖掘国民的劣根性,从而引起人们对民族思想救疗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
发表于1943年4月的短篇小说《两条鱼》是苏青于文学体例和小说题材双重探索的结果。小说有关战时都市"底层"市民生活的叙述,既演绎了苏青小说不易察觉的技巧,也折射出苏青小说的思想力度——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国民性和海派市民性格的反思。苏青"底层"叙事的探路,为现代女性写作如何叙述城市生活提供了两点启示:既要重视如何将有限的现实经验植入文学世界成为自身创作的"专属物",也要重视塑造富有地域色彩和人性深度的鲜活人物。 相似文献
5.
默水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3(3):13-18
鲁迅在他从事文学活动之时,就将“立人”与“国民性”改造问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作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思想先驱者,鲁迅以大文化的角度,反思整个民族从历史到现实的生存状态和精神,探索如何改造和重塑民族文化心理,强化民族精神。鲁迅对国民灵魂的剖析,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华民族进行自我批判、自我更新的精神历程。鲁迅正是以这种清醒的批判精神,去寻找民族复兴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鲁迅在日本时期的文言论文中提出了自己的救亡主张,在人类之能、神思、精神、意力、心声、内曜、白心、进化等概念系统中,系统地表达了以立人为动机的个人观念,其个人以超越性精神为内涵,以落实于生命力的意力为根基,这一个人观念有着进化论与德国主观主义哲学的显著影响,同时又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内在制约,使其个人想象是本然自足的。鲁迅将中国现代转型的问题意识深刻地推进到文明基础的自我——个人层面,形成一个深度视点,但是,本然自足的个人想象缺少超越性、普遍性的理性背景,不仅制约了其对西方资源背后理性主义传统的发现,也使其立人到兴国的设计存在难以解决的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珊珊 《青春男女生.妙语》2010,(12):24-24
美国当选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在竞选期间多次提到《对手团队》一书。这本书由普利策奖得主多丽丝·卡恩斯·古德温所著,讲述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如何吸收政治对手进入内阁班底。古德温说:“我想这反映出奥巴马方面有一大股内力,促使他严肃考虑效仿林肯,组建一个对手团队。” 相似文献
8.
张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5):65-69
鲁迅对<阿Q正传>的较低评价长期以来遭到了遮蔽.该文抉发有关文学史实,从创作主体自我评价、史家评述两方面证实了这一问题,并进而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及其对20世纪文学的客观影响.该文认为,以<阿Q正传>为代表的五四启蒙文学之所以陷入客体化、非人化的写作误区,既是启蒙宗旨与国民性批判表述模式之间固有的缝隙所致,也与儒家传统的君子哲学深有关联.这一局限深刻地制约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敦东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239-242
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形象所具有的阿Q精神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给国民心理上造成不同缺陷的"国民性".然而,"阿Q精神"并不是单一的个人精神性格,也不是仅仅局限于一个时代的现象,而是在任何时代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分析了阿Q精神的演变及承传历程并初步分析了这一"国民性"的渊源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周占生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32-35
作为一种深刻犀利、堪以正本清源的学术批判方法,先验批判将矛头直指一个学术叙事的先验观念,以检视其合法性、有效性。而如果其被一举轰毁,那么以之为逻辑起点的理论陈述便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是由于先验批判的缺失,导致法学在一些讨论中对错误的先验观念无批判,由此引发一些深层问题,且长期得不到清理。如叙事中的本体不明、论域越迁以及争论中本体错位等,表现为话语结构混乱、逻辑连贯断裂、偏离讨论对象或失去争论的真正焦点。而要改变这种状况,法学必须具备深层的自我批判审查能力,就需亟早引入先验批判。 相似文献
11.
孙钦香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25-31+150
与陆王心学的兴起演进相伴而生的便是心学批判史的展开,而王船山即此心学批判史中的一位代表性人物。首先,基于心性之辨,批评陆王“心即理”说,克服心学“主体性形上学”,在超越与内在之间保持均衡;其次,承继朱子“格物始教”,并积极回应阳明之问,批评陆王“第一义工夫”;最后,对心学之社会政治风气影响的批判显然属“外在批判”,但针对李贽、陶望龄等对当时文风影响的批判,却也言之成理。可见,船山的心学批判有其思想效力,但亦有其限度,与陆王心学共享“仁义固有”,这决定其在人性的看法上仍属于广义道学,且其“外在批判”存在苛评。 相似文献
12.
王向东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1):40-46
在当代"显学"农民问题研究的映衬下,纯粹的乡土叙事(民工题材除外)显得较为沉寂。但优秀的乡土叙事作品仍不时出现于各大期刊。主要包括三大主题书写:一、乡村权力批判和国民性批判;二、乡村/城市的二元对立及农民对城市的向往和追逐;三、对区别于传统乡村想象的丰富醇厚的乡土之美的挖掘。三大主题共同构筑了近年乡土叙事的坚实基座。 相似文献
13.
丁晓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5):35-38
罗平布依族继承儒家传统伦理思想,形成了和谐的生态伦理与社会伦理。改革开放后,罗平布依族传统伦理的演变呈现出追求个人自由与幸福的趋势,打破了以小农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伦理的和谐性。其中,交往实践是罗平布依族传统伦理演变的深层动因。以交往实践为动力,形成了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新的整体和谐形态的布依族伦理观。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在猪湾登陆、肯尼迪遇刺、越南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美国社会出现了信任差距,新闻界也逐渐形成了与政府的对手关系。信任差距与对手关系可以视为回溯60年代美国新闻史的一条线索。在研究美国新闻界与政府关系时应考虑美国当时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认真分析信任差距产生的原因,正确认识对手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刘禾“国民性神话”论的指谓错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学钧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48-53
本文论证刘禾的"国民性神话"论主旨在"跨语际"批评下对中国近代思想和文学进行颠覆性的后殖民批评,忽视了中国近代据英文引入的国民性观念及其定义、中国儒文化传统观念向国民性、国民性改造观念的汇聚,而将西方殖民主义所"构建"的本质主义的"国民性神话"指认为中国近代的国民性观念,属于指谓错置.论述近代中国流行的国民性观念主要是梁启勋由英文引入并定义的国民性观念,它引入和定义之初便排除了本质主义.之前,中国儒文化中早已存在着含义与之接近的诸如"民性"、"移风易俗"、"变化气质"等观念.到晚清它们一起汇聚到国民性、国民性改造观念之中,实现了传统观念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7.
论词义演变对句式演变的影响--以"请"字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淑娅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74-78
“请”的句式结构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演变,直到明代才开始稳定在“请 P V”格式上,而“请”的句式结构之所以发生演变,是因为“请”的词汇意义在不断变化。所以说,汉语的词汇意义和句式结构关系密切,词汇意义的演变决定着句式结构的演变。 相似文献
18.
基于滇西南山区少数民族农户实地调查数据,考察农户2002-2007年和2007-2012年两个时间跨度的生计模式及其演变过程。研究发现,在考察的10年间,山区少数民族农户生计模式发生大幅改变,生计模式整体的调整方向是粮食作物生产-偏粮食作物生产-偏经济作物生产-纯经济作物生产。农户生计实现以单一的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的“生存型”目标向多样化的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的“发展型”目标转型。然而,由于农户远离市场、交通不便,农户的养殖活动和非农活动受到限制,生计难以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9.
城市贫困群体现状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国庆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1):24-27
本文在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湖北省城市贫困人口的分布、生活状况、致贫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现行城市扶贫机制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探讨,并研究提出了完善城市扶贫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曾异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5(1)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革命”概念总是一个萦绕不去的话题。在近代以来中央政权更迭的时空背景下,梳理“革命”概念的演进,沿着“革命”到底指涉什么、怎样认识曾经的“革命”、今后又如何看待“革命”这一逻辑理路展开分析。据此说明“革命”概念的“波动”是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精英在设法寻求理想国家治理现代化之路的映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