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鉴于综合性高校学报与高等学校的特殊关系,综合性将始终是高校学报的一个焦点问题。然而,数字化出版技术淡化了期刊的类别、数量、档次,有"消化"综合性高校学报先天不足的可能,从而为其展现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提高综合性高校学报数字化生存能力的根本是注重内涵发展,同时需要在学报栏目设置与数字出版检索方式、出版数量、周期、编排环节、利润分配等方面,推进综合性高校学报与数字期刊的互动改革,实现资源共享、同生共赢。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我国高校学报的影响因子现状,探析了我国高校学报影响因子低下的原因;从以内容为王,走内涵发展之路,探索网络出版,延伸学报的价值链,提高期刊的平均引文量,寻求高校政策面的扶植这四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载体,正逐渐向出版领域全面渗透.针对高校学报出版现状,分析了网络传播对高校学报的现实意义.同时提出了高校学报应把握好机遇,办品牌期刊,创特色栏目;提高编辑人员整体素质;走学报集团化之路,建立学术联合体,形成开放式传播.从而实现学术资源共享,促进学报为人类社会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要实现高校学报的网络化出版,需要建立科技文献的网络化生成机制、基于互联网的数字文献交互机制和科技文献内容的知识化重组机制.只有树立全新的网络理念,选择最佳的信息转换格式,构筑网络化出版结构,才能实现高校学报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5.
论地方高校学报专栏建设中的八种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方高校学报与重点名牌高校学报相比,明显处于弱势、劣势地位,这种先天性定位决定地方高校学报必须走特色之路,而专栏建设是体现地方高校学报特色的最有效途径。专栏建设要正确认识、妥善处理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本校学科优势、学术前沿、专业学会、作者读者、学报总体特色等多方面的关系,学报工作者要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开放的胸怀,把专栏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苦心经营,并不断深入地研究其发展规律,使之更大限度地发挥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报未来的发展趋向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学报要走出发展困境,参与期刊国际化竞争。必须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期刊的办刊模式和经验,坚持学术质量标准,开放办刊,缩短出版时滞,采用OA出版方式,走出一条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国家出版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地方高校学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迫使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对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思考。地方高校学报应开放办刊,以质量求生存;准确定位,以个性求发展;整合资源,以服务为依托;转变观念,以队伍建设为根本。解放思想,审时度势,努力探索出有效的方法,推动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按需印刷出版是近年来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印刷出版模式,它具有即时印刷、绿色环保、节省仓储成本、永不绝版等优点,符合编辑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校学报是高等学校编辑出版的重要学术期刊,在目前的情况下,一方面不断发展并被广泛应用的数字化印刷技术为其开展按需印刷出版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高校学报的发行现状、自身属性和特点也符合按需印刷出版的要求。因此,从不断完备的数字化出版环境出发,按需印刷出版将是高校学报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报编辑在传统意义上的使命和职责就是发展文化,传播文明,充当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者的角色。但是伴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学报编辑的角色定位又有了深层次的内涵,学报编辑应该成为高校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高校学术形象的美工师、高校学报活力的创新者和广大学术读者的服务者。  相似文献   

10.
从学报的"内向性"与"综合性"、公益性与市场走向的矛盾入手,就高校学报改革的焦点问题逐一深入探析,指出未经慎密论证而将学报商品化,可能会导致学报的核心竞争力下降以及编辑精英的流失。追溯高校学报改革的逻辑起点,即为净化学术,自强发展。最后指出在全球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学报走集约化、专业化的网络出版之路,可能会打破改革僵局,带来发展新契机。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文学艺术中表现善与恶是截然不同的。中国文学、音乐、绘画艺术作为表现和强化“善”的手段 ,呈现出崇扬美德、表现和谐、追求圆满的特征。而西方文学、音乐、绘画艺术却表现了善恶冲突 ,甚至突出了“恶”来反映现实 ,揭示人性 ,从而表现出暴露阴暗、紧张冲突、综合繁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人格理论产生于罗马法,罗马法上的人格带有浓厚的身份性特点。近代民法抛弃了身份人格而强调人格之平等,并以此为前提进行民法典的建构。在此基础上,现代民法提出了人格权概念并对其进行规定。从本质上来说,人格权乃是自然人基于伦理人格而享有的,在实定法中得以确认的自然权利,其应属于私权利范畴。  相似文献   

13.
对于牛郎织女传说的研究 ,仅从史家观点和幻化形式入手 ,是偏颇和形而上学的 ,并使之失去了反封建意义。其“鸟鹊添河”幻化形式乃是一定历史阶段审美主体审美意象外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审美角度阐释牛、女爱情故事及外在形式 ,具有更为直接和普遍的意义 ,并能感性地揭示其反封建主题。  相似文献   

14.
加强本科专业建设与管理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普通高等学校扩招后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建设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本科专业建设与管理的措施,着力通过教育管理的创新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分析普通高等学校扩招后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建设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本科专业建设与管理的措施,着力通过教育管理的创新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活动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动物与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二项结构”,人与对象的关系“三项结构”。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实践对象的观念化和观念的对象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间需要借助于实践工具 ,建立人所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以及通过语言符号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就业压力是我国现阶段及今后长期面临的重要问题。劳动力市场 ,尤其是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是导致我国资本深化的重要原因 ,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过度发展限制了劳动需求 ,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 ;劳动力市场分割增加了行业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 ,降低了投资的积极性 ,间接引发文凭教育过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是缓解我国资本深化、教育深化的重要措施 ,也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8.
善恶评价是一种认识活动 ,其认识活动的实现必须依据两大要素 ,即善恶评价的主体与客体。因此 ,分析与探讨善恶评价的主体与客体及其二者的关系 ,对于我们深入地把握善恶评价的活动机制和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汉字的产生为中华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今天仍在发挥巨大的作用。它的形体经历了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汉字“正体”与异体并存,繁简也在互相转化。从汉字的历史演变看,繁化总是少数的,总的发展趋势是简化,简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由简入繁是不符合汉字发展的历史潮流的。  相似文献   

20.
信用缺失与权利义务的失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权利与义务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内容,也是信用关系的基本内容。信用虽然表现为对于人们交往活动的基本义务要求,但其实质却是对于权利的承认与尊重,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信用秩序赖以建立和维持的基础。社会信用缺失的根源在于权利与义务的分裂和背离,因此,重建信用的核心在于为守信者提供利益保障,使背信之人受到应有的制裁,恢复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在信用秩序的重建过程中,制度具有关键的作用。只有道德的价值导向与制度的利益导向的有机结合,社会信用秩序的重建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