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借助贸易依赖度、贸易互补指数及贸易专业化系数等工具,分析了中国与中东欧12国2001-2011年的货物贸易互补性.研究表明这一期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货物贸易的依存度较低,但双方的进出口贸易表现出较强的互补性,互补的性质主要表现为产业间互补,而产业内互补的规模很小.据此,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扩大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货物贸易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研究2005至2017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竞争与贸易互补关系及动态变化。研究表明:(1)2005至2017年,中国对中东欧国家货物出口成倍高于进口,在经济体和产品结构上均呈现出高度集中化趋势,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各种贸易关系向少数国家集中的趋势越来越弱;(2)中国在中东欧国家的贸易互补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强势进出口能力。虽然,波黑、阿尔巴尼亚、马其顿进出口能力相对较弱,但却为中国提供了有利的出口空间;(3)中国在中东欧竞争关系网络中并不处于中心位置,但随着时间变化,与各国的贸易竞争关系越来越激烈。然而,从总体上看,贸易互补大于贸易竞争,因此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经贸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3.
利用海峡两岸进出口数据测算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其结果显示:中国台湾出口与中国大陆进口之间的产业间贸易互补性极强,中国台湾进口与中国大陆出口之间的产业间贸易互补性较小;海峡两岸在钢铁、机械用具及其零件和电机设备及其零件三种商品上处于产业内贸易互补状态。  相似文献   

4.
采用G-L指数、BI指数、MIIT指数和VIIT指数,测算了2000-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并实证分析了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整体上较低,但双方半数类别农产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量主要源自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的作用也在加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增量的主要源泉,其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明显增强;中国与沿线各地区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与东南亚、南亚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与西亚及埃及、中亚及蒙古、中东欧及西欧则一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相对经济规模、贸易距离、产品差异度、市场对外开放度、外商投资、贸易不均衡、收入不平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和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均显著影响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四川农产品对外贸易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形势喜人,然而四川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较低,增长结构单一。要从实施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双轮驱动战略、实施农产品差异化战略以及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和合理规划农业产业发展等三方面人手提高四川农产品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为了与中亚国家建立紧密贸易关系,有必要增强双方贸易互补性。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与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互补性,研究发现双方总体贸易互补程度不高;贸易互补产业结构单一;仅有建立在初级分工阶段的产业间互补,缺乏体现高级国际产业分工的产业内贸易。据此,认为应该"依托比较优势强化产业间互补,深化产业分工拓展产业内互补",以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7.
欧洲位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终端节点,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欧洲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功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挖掘"一带一路"相关欧洲国家的贸易潜力,选取位于西欧、南欧、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区域中的21个典型欧洲国家为研究对象,鉴于中欧贸易商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在分析欧洲各国与中国制成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2006—2015年间中国与这些国家间不同层次制成品贸易的互补特性,并给出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欧洲国家进一步密切贸易合作关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贸易自由化的环境三效应为基础,以污染密集产业的出口污染水平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采用1995-2009年中国污染密集产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在国际产品内分工背景下污染密集产业的出口污染效应,以反映产品内分工对于中国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产品内分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污染密集产业的出口污染水平,这说明产品内分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出口贸易的环境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在一定条件下产品内分工能降低出口贸易中的环境成本.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基于《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S2012)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数据,基于两位数和六位数分类商品,全面分析了中东欧各国的出口主导产品、进口需求产品和比较优势产品情况以及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中东欧国家出口主导产品和进口需求产品高度集中;出口主导以车辆船舶和机电制造产品为主,进口需求主要为矿产品.(2)中东欧出口比较优势产品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其中主要为机电制造产品、化工产品、矿产品、纺织品和农产品等.与2005年相比,2016年中东欧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弱化了.(3)各国出口主导产品与竞争优势产品存在错位现象.阿尔巴尼亚、拉脱维亚、马其顿、斯洛伐克的比较优势产品与出口主导产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对出口具有一定的贡献;其他国家极具比较优势的产品对该国出口并无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通过经贸合作和金融合作取得一系列有益成果。本文对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效应进行分析,首先针对沿线国家的贸易结构和彼此间的互补情况进行分析,其次采用1996-201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品出口贸易数据为采样数据,并利用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基于双重差分法,针对中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和考察。研究表明:贸易增长机制主要通过对出口数量增长、异质性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促进中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出口;同时中国对非邻国的出口促进效应大于对邻国的出口促进效应,对"一路"国家的出口促进效应大于对"一带"国家的出口促进效应。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和实证拓展,验证了"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促进了我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1.
海外粤籍华侨华人人名地名(简称海外粤侨人名地名)广泛分布在以东南亚、北美为代表的世界各地,包含着丰富的经济、文化、外交等内涵,具有华侨华人在海外创业、做出巨大贡献、传播中华文化、再现华侨华人历史等意义;以地名作为永久性纪念的价值,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底气和高度的文化自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充分挖掘、利用这类地名资源,钩沉其空间路线与分布,复原海上丝绸之路史,为当前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借助"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的理论观点,探讨智顗"一念心"以及"心"作为认识对象的合理性问题,兼论这种认识论方式所具有的时代意义。通过层层分析和推理,考察出"心"作为认识主体与客体的整合是其自我反思方式的必然结果,并为解决现代社会在认识层面上的混乱局面提供新的理论指向。  相似文献   

13.
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观,从武术的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三个方面对武术的和谐价值观进行了阐述,以"天人合一"观阐明了武术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和谐发展的关系,武术与西方体育文化之间的和谐发展,武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武术发展过程中内部关系的协调等等。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推进南疆四地州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次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南疆四地州的城镇化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因此紧紧抓住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充分认识"一带一路"建设中南疆四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联通东西链接的城镇发展空间,疏通农牧民进入城镇的路径,打通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瓶颈,畅通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对于推进南疆四地州新型城镇化建设,强化四地州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凸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地位,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互联互通,维护边疆长久稳定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质不是艾多斯,但本质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为艾多斯,因此,胡塞尔使用Eidos概念以区分古希腊的本质.但是,何谓古希腊哲学的本质,古希腊对艾多斯的寻找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应该说,从可变的“一”到不变的“多”,再经过不变的“一”,达到可变的“多”,是古希腊自然哲学对艾多斯的回答.作为自然哲学的反动,智者学派丧失了艾多斯对象,但这个对象由苏格拉底重新拾起.苏格拉底启示了柏拉图理念论的产生,但理念论只能是从关于事实偶然性的理论走向本质可能性理论的过渡,是“多中之一”,这个过渡被亚里士多德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亚里士多德对艾多斯的最终解决是:被理智所把握的共同之物,即,诸艾多斯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孙汝中 《南都学坛》2001,21(3):106-107
“三自一答”是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 ,它是在老师的主导下 ,让学生自己读书 ,自己质疑 ,自己求索。其目的就在于充分调动学习主体———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 ,培养他们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施工项目集成化管理“三值一指标”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中国施工企业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应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是提高中国建筑施工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以EVMS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适合中国施工项目集成化管理的“三值一指标”管理体系,并研究了其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实现,力图为中国施工项目集成化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一国两制”构想坚持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两个基本原则,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利用了矛盾的同一性来解决祖国的统一问题,体现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的高度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具体事物具体分析、具体矛盾具体解决的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将马克思主义的品质概括为"与时俱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伟大旗帜,实际上坚持的还是马克思主义。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的殷切希望,其途径只有一条,即实行"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它不仅是我国和平统一台湾的惟一途径,更为其他国家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从维护和实现两岸共同关心的利益与发展前景出发,联系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实际进行分析,阐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