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关于陶渊明归隐的原因,历来有时代社会原因说,有个人思想原因说。本文提出,陶渊明直率、质朴、淡泊、自由的性格是决定他走上归田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的归隐一方面有他个人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其政治上的原因,客观现实对他的生活道路以及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陶渊明最终的归隐给其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其作品由最初的渴望建功立业转向“近自然”,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从陶渊明反反复复的仕隐经历,质性自然的本性,魏晋社会思潮的影响及其归隐后的主要作品四个方面分析了陶渊明的归隐心态。不为官场所容,是归隐的直接原因;质性自然的本性使他与官场格格不入;魏晋社会思潮下个体意识的觉醒对归隐起了促成作用;通过对陶渊明归隐后所作诗文的分析,认为陶渊明归隐后一直处于孤独矛盾痛苦的心理状态,他固守自己高洁人格,摆脱矛盾痛苦的办法是酒醉下的审美想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陶渊明归隐的动因和本质:诗人这一人生抉择不是为了对东晋王朝尽忠,而是为了在“淳风日尽”的时代谨守自己的“拙生”,在“大伪斯兴”的社会守护人的真性。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和谢灵运都是晋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隐士,都有着类似的仕而隐、隐而仕,最终又复隐的人生经历。但是,陶、谢二人归隐的目的、方式、角色以及他们的诗作则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的回归"田园"是从政治和俗世社会向自然和自我本性的回归,体现着作家本身潇洒自适的本性;而郑梦周笔下的"故国"不乏对时局的担忧,是回归与归隐意向的混合物,尽管有归隐的一面,但更多的则是对家国忧心忡忡的留恋与关爱。  相似文献   

7.
苏轼一生无论居庙堂之高 ,或处江湖之远 ,皆追求心灵自由 ,达到了物我同一、高凡绝尘的理想境界。该文认为苏轼慕陶、学陶 ,作《和陶诗》12 0余首以明志 ,却始终未能像陶渊明那样挂冠而去 ,归隐田园。究其原因 ,不外乎生活时代、出身背景、思想体系、入仕经历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的诗文里,充满了对自己归隐这一人生选择的反思,在这些反思里,陶渊明勾勒出少年时的影像,并不时将现有的状况与以前的回忆进行比对,在比对中前行,塑造出一个矛盾重重的陶渊明,一个由普通走向伟大、与世界叫板而坚守本心的人。通过对人生选择的反思,陶渊明向我们揭示了通向自我的道路,以及走在这条路上的艰难,他是揭示生存意义的先行者,他本人与其诗文构成强大的互文,成为后世文人的精神坐标。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和谢灵运分别是田园诗和山水诗的开拓者 ,平生经历有相似之处 ,因此往往被人们并列起来。实际上 ,因为陶、谢各自的家庭背景和个性很不相同 ,他们的人生境界也不同。这种不同导致了他们归隐的差异 ,他们的做诗心态与诗风也因此而异。本文探讨了他们之间的诸多差异 ,由此发现他们诗歌不同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0.
由宋入金的金代作家蔡松年和由东晋入宋的作家陶渊明同处于动乱的年代,且他们的作品都写归隐题材,但是在内容以及情感上区别很明显,主要原因是由其所处地位和个人经历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实现政治和谐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向往的政治理想,他们著书立说,对政治和谐及其建立进行充分的论证,并设计方案、展开实验;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把政治和谐提到理论高度,列宁则将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建设付诸实践;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从不同的方面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和谐观,探索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和谐之路。研究马克思主义"和谐"观及所蕴含的政治和谐思想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面向新的世纪 ,大国关系纷纷调整 ,出现了以平等、信任、不针对第三国为主要特征的伙伴关系。这是冷战以后国家关系的新方式 ,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但这种关系发展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存在许多不和谐的现象 ,因而不可能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3.
<吉姆爷>是康拉德最受推崇的小说之一.文中始终贯穿着"明线"-- "我们当中的一个"和"暗线"--"孤独"、"耻辱".康拉德运用这三条线,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主题, 使整部小说的含义更含蓄、更丰富.同时,缩短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增加了小说阐释或解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边城》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纯洁的小说文本,众多研究者对小说文本的分析往往注重其和谐性。但是在文本的重新阅读中,笔者发现《边城》文本其实也充满了不和谐,具体表现在翠翠身世的悲剧(翠翠父母爱情之悲剧)、大老之死、傩送和翠翠之爱和爷爷之死。正是这种不和谐音符使作品的意韵才更丰富,哀惋的牧歌情调才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教育应当先行,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而近年来我国教育公平失范,再生了新的社会不公平,并已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最基本的不和谐音符。校正教育公平失范,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的政策选择有: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支付转移制度和优惠政策;制定面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优惠政策等。  相似文献   

16.
和合学——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哲学,以现代新儒家为代表,大体都是"接着讲",也即在宋明理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当下,我们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网络普及化的快速发展时期,中国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已不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而是同世界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中国问题,也就是全人类的问题。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哲学是什么?哲学如何创新?和合学是什么?为什么要讲和合学?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7.
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我们对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和高校的834名教师进行问卷.结果表明,广大教师认为当前我国教育总体来说是基本和谐的,但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不和谐性.教师对教育和谐程度的总体评价,因学校类型的不同而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差异性.教师对教育不和谐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的认识在学校类型因素、年龄因素、性别因素中分别表现出非常显著的、显著的和一定的差异性.造成教育不和谐的原因,有的来自教育内部,有的来自教育外部.通过问卷和访谈,把影响教育和谐的因素归纳为教育制度、教育管理、教育政策、教育环境和教育主体等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推进和谐教育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内部收益率概念中隐含假定的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部收益率(IRR)的概念中不存在重新投资的隐含假定条件,由传统定量公式推导出隐含假定条件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由此假定条件而引导出一些关于资金流量的规律的讨论也是不确切的。所谓“假定条件”的推导,实际上是对项目资金规划表现于现值和终值两个不同方向上的折现演算过程的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19.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全社会的观念大变革。倡导并树立自主与责任、平等与差异、竞争与合作、风险与机遇、效率与公平、法制与道德、发展与稳定、创新与学习、科学与人文、全球与民族的和谐观,把和谐的理念、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和谐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周来祥先生的和谐论美学思想在审美教育方面的研究并不太多,但是其理论观点却有独到之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人类艺术掌握活动的审美本质入手,来认识审美教育的本质特性,并归纳出四个主要特征;二是从主体审美心理的张力结构的构建入手,提出“审丑教育”的概念,促进审美心理的健康、全面发展,在形态和方式上丰富和发展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