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台湾"大选"投票日临近,岛内泛蓝、泛绿两大阵营另辟战场:民进党说连战等人家产来路不明;国民党、亲民党则指责陈水扁靠权钱交易迅速暴富。陈水扁家产达4亿元新台币2003年12月26日,连(战)宋(楚瑜)竞选总部公布了一篇新闻稿,内容是陈水扁有多少财产。根据台湾"监察院"公务员财产公报的数字,国民党推算:从当选"立法委  相似文献   

2.
《决策》2005,(5):7-7
4月26日,国民党主席连战“登陆”,29日在北京与胡锦涛总书记会谈,这是1945年重庆谈判后,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第一次面对面,引起世界关注。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欣然接受胡锦涛总书记邀请,已于5月5日起程参访大陆。访问期间将与胡锦涛会谈。台海两岸党对党“亲密接触”,迎来“春暖花开”的双赢新时代。台湾《联合报》评论说,“连战已不畏惧任何红帽临头,坚定访问大陆,宋楚瑜继之而行,这是两岸关系结构质变的一个重要端倪,这个重要的质变,简单地说,就是‘锁国式’的两岸政策已走到末路穷途。”  相似文献   

3.
李立 《领导文萃》2012,(14):57-61
政坛"宠儿"仕途一帆风顺连战是《台湾通史》作者连横之孙,台湾政要连震东之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连战与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钱思亮的儿子钱复、"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主任委员沈宗瀚之子沈君山以及已故"副总统"陈诚之子陈履安并称为"四公子",是中国国民党重点栽培的对象,而连战的本省籍身份,更是使他受到特别关注。留美政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1968年,连战返台执教,曾任  相似文献   

4.
正1.太优秀了。优秀的人会遭人嫉妒,容易树敌。人都有虚荣心,如果整个团队里,你的光芒掩盖了所有人的努力,那你很容易走到他们的对立面。你过于优秀,会让身边的人感觉到压力,甚至觉得是自己的愚蠢衬托了你的优秀,久而久之,其嫉妒之心愈烈、厌恶之感愈强。2.太高调了。有的人喜欢有点啥事就吼破喉咙,生怕别人不知道。太爱出风头的人,容易犯一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有不少人传言我所熟悉的一位县级干部为了得到提拔向一个企业借用了50万元钱。很多人在继续传播着这个传言的同时,也不免追问:真有这回事吗?我则宁愿相信他没有这个胆。为什么一个传言会惊动这么多人的好奇心?说起来还是人们对官场缺乏信任,对干部任用体制缺乏了解,甚至心存偏见。只要说官场的人贪污了、腐败了、搞男女关系了,大家都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只要说一个被提拔的干部送了多少礼、花了多少钱,大家就很容易信以为真。这个庞大的、在许多人看来高高在上的“神秘”阶层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是众多人关注的焦点。所以,媒体上披露的…  相似文献   

6.
正有一句话说,以多数人努力的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然而我并不认同。首先我想说,"努力"本身就是一种天赋。注意我说的"努力",是有引号的。真正的努力,应该是一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又能时刻投入在当下和其中  相似文献   

7.
我看麦肯锡     
<正> “实达事件”使麦肯锡走麦城。连篇累牍的媒体关爱,使麦肯锡泣不成声,人们说麦肯锡败了,而且,败得很惨。起码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麦肯锡多少撞墙了,撞得多少有点脸肿鼻青了。 客观地讲,麦肯锡在中国的事业败了,但麦肯锡的思想没有败。我以为麦肯锡应该向中国出售它的思想或者叫主义,而不是麦肯锡的模式。大概错就错在它总想给大家一种  相似文献   

8.
一个精灵,在这个世界上飘荡了近半个世纪之后,某一天,她被脚下的一块喧闹的土地所吸引,于是便飘然而下——这一天,正是公元1990年的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  相似文献   

9.
牛海荣 《领导文萃》2013,(12):109-113
如果有人在我1971年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时向我描绘中国今天的样子,即便只是想象一下高楼林立的景象,我也—定会说这是天方夜谭。但如今,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现实。在中国,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几乎家喻户晓,被大家亲密地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从40多年前第一次踏上东方那块神秘而充满吸引力的土地起,基辛格便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  相似文献   

10.
岳映兵 《领导科学》2003,(14):16-17
对于领导者来说,演讲更多地倾向于公众性的社交行为,或是礼仪、庆典活动,或是民众聚会,或是开会安排工作、部署任务。不管哪一种情形下的演讲,都忌讳“老调子”,忌讳人云亦云,因为那样的演讲不具有任何吸引力,就算是有行政性的干预在其中,也控制不住听众的注意力,听众必然会走神,当然,就更谈不上什么演讲效果了。演讲要想独具魅力,吸引听众,必须体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真心实话,使你的演讲有了平易的亲和力。听演讲必须有听演讲的心情,因此领导者要为听众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之愿意听。有句四川话说:“只要说真话,就能打成一块儿。”说的…  相似文献   

11.
1907年,清廷举办宪政讲座。有—天,郑孝胥在听讲时忽然一阵冷笑。大家问他有何高见,他说,实行宪政无非为了富国强兵。依我之见,“富国强兵,犹反掌耳!”大家惊问为何,郑得意扬扬地说:“极简单,两字妙诀,  相似文献   

12.
南京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开禁”,2月12日《人民日报·华东版》做了个副标题,说是“属尽职守是前提,违规从事将受罚”,一下子说出了这种“开案”的小心翼翼,龙来鹿先生专门配发一篇点评:《堵不如疏》。大意说需求创造市场,有需求就必然有供给,南京“开禁”比较理性,以积极的姿态介入管理,总比闭着眼睛装看不见好得多。教育界朋友对此反应强烈。不管怎么说,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合法化,总比过去背着一个沉重的思想包袱强得多,我赞成这些意见,虽然认  相似文献   

13.
3月30日,国民党和亲民党分别召开“十六全二次会议”和“第一届全委会二次会议”,分别提名连战、宋楚瑜参加2004年3月的“大选”。国民党“全代会”还有两件事受到岛内各界的高度关注,一是连战郑重表示当选后,“即刻访问大陆,展开‘和  相似文献   

14.
我是杨淼琴,一名初入教坛的90后英语教师。
  说到90后,大家几乎都能想到这样的字眼:不靠谱!脑残!那当你知道孩子的老师就是90后,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新生报到那天,我看到了这样的场景。“老师你今年多大啊?”“二十三。”“啊?90后啊?妹儿,我的对你的要求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5.
曾经在2005年求精中学期末的语文考试中出现了这样-道阅读题:"和平之旅--连战访问大陆",其中有一道小题:"连战是___",答案应该是"中国国民党主席",结果年级有相当多学生不知道连战是谁,更有甚者,写的是"连战是连续作战",令人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6.
一吴悠在回县城的高速公路上接到黄必寿的电话。“吴悠,你现在过来!”口气很硬,“马上!”吴悠说:“你谁啊?”“你耳朵坏啦?我黄必寿!”“黄什么?”“你装什么傻!”黄必寿开骂,“都他妈什么时候了……”吴悠把手机翻盖一合,拒绝理会。几分钟后,吴悠的手机铃声再响。“吴县长,是我。”这一次口气好多了,“黄必寿。”黄必寿说现在有一件事比较急,要吴悠立刻掉头回来一起处理。吴悠说:“黄县长忘性太大了,昨天谁让我马上回县里?谁骂的人?”“你是副县长,又不是小姑娘,一两句话计较什么?”黄必寿说,“现在该你,该你的时候你还往哪儿跑。快回来!”…  相似文献   

17.
最近在很多场合流行一句话:“你以为你是谁。”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告诉你,你不是谁,你只不过是一个平平常常的自己。 那么这个“谁”到底又该是谁呢?这就要看说话的背景了,比如,你想给某个亲友弄个一官半职,有人说“你以为你是谁啊”。这个谁恐怕得是县长市长,或主管部门的某要员。又如,你没钱,但又想拥有一辆别克轿车或一套宽敞的住房,有人说“你以为你是谁啊”。这  相似文献   

18.
春秋霸主齐恒公披沙拣金,万里挑一,终于寻得贤相管仲,从此诸事交于管仲处理。在管仲病重期间,恒公与他谈起相位人选问题。齐恒公说:“易牙烹其子以适寡人之口,是爱寡人胜于爱子”,“竖刁白宫以事寡人,是爱寡人胜于爱身”;“开方父母死不奔丧,是爱寡人胜于爱父母”。这三个人当中哪个能接相位?管仲说,杀子邀宠的人。白宫取荣的人,背亲献媚的人,能靠得住吗?管仲在世时,这三个佞之徒被逐出官,恒公周围由于没有了小人的侍弄竟“食不甘心不怡者三年”;管仲一死,齐恒公又重用这些人,最终出了易牙、竖刁之乱,齐恒公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身被囚,食粥不得,病饿而亡,尸腐蛆生。”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个信佛的朋友,每次去寺庙烧香都要烧4根,而不是通常的3根,他的理由是“多烧一根,好让菩萨觉得我特别,格外记得我”。大臣之拜皇帝,那份善祷善颂,绝不亚于信徒之拜菩萨,他们当然也希望皇帝和自己的关系与众不同.好让自己得到格外多的关照和好处。  相似文献   

20.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现在的投资融资体制主要是行政审批制度,不能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就产生了许多重复建设,必须进行根本的改革,使之能够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朱总理在这里点到了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