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苏联解体后,独立后的独联体各成员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俄罗斯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西方国家接触和合作的增多,大量西方文化的涌入,新事物、新概念的不断产生,所有这些都向语言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语言也就不断地发展自己,主要表现在语言最敏感的部分—词汇方面。当今俄语词汇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产生大量的新词汇;2.原来的一些积极词汇转为消极词汇;3.原来一些旧词语获得“新生”,消极词转为积极词语;4.原来的一些词汇语义上发生变化,旧词产生新义;5.外来次(主要来自美国英语)大量涌入;6.非标准语(俗语、黑话、粗话)大量进入大众传媒、报纸语言和社会日常生活用语之中;7.很多词汇的修辞色彩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外来构词词素成因、特点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三十年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和语言交际的迫切需要,现代汉语中"卡"、"吧"、"的"、"秀"、"族"等外来构词词素出现并逐渐融入现代汉语.它们凭借极强的能产性构成了一系列的词族,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产生了巨大冲击,具体表现在:现代汉语词语多音节化趋势加强;促进了现代汉语词汇词缀化或音节词素化倾向;大大丰富了现代汉语构词的方式,致使构词方式多样化.现代汉语外来构词词素及其产生的词族丰富和发展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进一步完善了现代汉语的交际表达力.  相似文献   

3.
比较中西文化中颜色词汇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英汉语言中,表示色彩的词很丰富。由于文化差异,不同的民族对颜色词汇的理解也不同。通过对中西文化中颜色词的基本象征意义的对比分析,从不同角度强调了英汉颜色词的民族特性,以更好地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失误。  相似文献   

4.
季云起 《齐鲁学刊》2003,(4):102-104
人类语言大量地运用了以鸟兽虫鱼等动物为参照物的比喻 ,动物词汇中的比喻构词是阐释人类不同民族文化起源的重要元素之一。对中外动物词汇中比喻构词的比较研究是要探求隐含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从而进一步从认知的角度来解释中外语言中所蕴涵的文化共性。中外动物名称中的喻义差异或文化重合的认知阐释在承载着不同文化内涵的语言层面上体现出来 ,因而也只能从认知科学的角度获得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王欣 《兰州学刊》2011,(8):217-219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范畴化和原型范畴理论出发,探究英汉两种语言中新词的词汇化过程和词汇化程度。在新词的词汇化过程中,人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认识阶段、情感旨趣、社会文化等体验对新词的范畴化即词汇化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在新词的语用过程中,使用范围、受众程度、使用频率(在心理词库中的提取度)、是否符合本族语中词汇的语感等,都是影响新词范畴成员等级(词汇化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样卷的词汇复杂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词汇复杂度是衡量外语学习者语言产出能力的重要指标,而大规模语言测试中的写作样卷与评分标准是阅卷员为考生评定写作成绩的主要依据。使用多种分析工具,从词汇变异度、词汇密度、词汇丰富度和错词数四个方面对2010年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写作样卷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样卷反映的词汇范围窄,98.5%的用词在最常用的2 000词频范围内;所使用的词汇复杂度指标中,D值的解释力和区分敏感度最好;词汇密度、形符类符比、D值与专家对样卷的综合评分都呈现中度以上的显著相关性;不同水平文本在形符类符比、D值和词汇密度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分数越低的学生在写作中犯拼写错误数越多,所犯拼写错误的严重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汉语方言(简称“内蒙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北方话的觉要组成部分,一般习惯上称为东部方言和西部万言。调查研究内蒙方言词汇,探讨内蒙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异同,探求内蒙方言词汇内部的异同,总结其特点和规律,不仅对内蒙人学习普通话,就是对普通话本身的建设,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词义。构词和词源三个方面对内蒙方言进行探讨。一、内蒙古汉语方言的词义1、同义异形。主要指同一个概念,内蒙方言和普通话有别,用不同的词来表示。这有全区通用的方言词的不同和部分盟市通行的地域词的不同。例如(例…  相似文献   

8.
词汇学习作为大学英语学习中重要且关键的一部分应当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然而对于词汇学习的研究大多都是有效的词汇记忆的策略与方法。本文从影响词汇使用因素———文化内涵出发,对中英文之中的相同及不同的词汇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目的就在于在跨文化交际当中正确且恰当地使用词汇,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失语。  相似文献   

9.
西南官话属官话方言,是与湘语完全不同的汉语方言;但官话作为一种优势方言,对湘语的渗透影响则是巨大的,加上西南官话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以及湖南、湖北、广西等省的部分县市,与湘语区紧密相连,两种方言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因此二者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图从词汇的角度来反映湘语与西南官话的区别与联系。一、湘语与西南官话在词汇上的区别湘语与西南官话在词汇上的主要区别是:湘语多“子”尾词,西南官话多“儿”尾词:西南官话多用重叠方式构词,湘语极少采用这种方式构词;湘语和西南官话还有一些其他的词形各异的词语…  相似文献   

10.
从语言的交际性原则出发,词汇教学是依赖于语言的其它方面——语法,语音方面的知识。并与它们紧密相关,词汇教学在学习课文,口语实践、提高阅读能力和听力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已经讲到了俄语词汇的丰富性与变化的多样性,这些特性对语汇用法的限制与调整使语言学习的各种形式都变得特别复杂。 目前已出现了不同规模,不同专业的频率词典、词日表、常用词和常用词组归类表等等,我们认为,对它们的使用不仅对编者有利,而且对教师也是很有益的。 学习词汇,这不仅仅是背会生词,而是要了解和掌握词汇之间的语言联系——语法和语义联系。如果一个人只记住了大量的词和词组,那么,他的知识也只是死的知识,因为如果不经专门的训练,他甚至连最简单的句子都造不出来。语言的交际性要求在句子中和情景中学习新词,不应从句子中抽出来孤立地学。 我们不能孤立地讲解和介绍新词,例如:6afiaap~a(皮艇)、几LIxu(雪板)等,学生也不能只背孤立的动词不定式m06Hxs(喜欢),H~Tli(走)等,而应记句子:3,o 6afi~apKa(这是皮艇),MLI~106$IMHOXO~na 6a~napKc(我们喜欢从皮艇游玩),MLxHflCMnaHOXO~Ha刀LI.晨ax(我们滑雪去郊游)。词汇在丰富的语法形式和语法中得到了应用。不遵循语言交际性原则不在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