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说“中庸”     
摘 要 《中庸》集中体现了儒学中庸之道思想.现代人释中庸为折中调和,是根本性的误读.“中”的本义是内在的且能贯通上下者,“庸”的本义是实用,中庸其实具有体、用两重性.因此,中庸之道既包含着形上学意义上的本体的存在,也表现为形下学意义上的作用的实行,既是精微幽深的天下之正道定理,又是平常普适的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庸》在详细解说中庸之道学理依据的基础上,指出在天人关系的大框架中,人的修养进路和方式,并为人们展现出儒者的最高的人生价值和最理想的人生境界.中庸的“时中”观念具有发展的性质,所以中庸之道不是僵化的,中庸的“中和”观念,更具有调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功能,在社会学、生态学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儒家的“中庸”曾被批判为折衷主义、调和主义,或者仅仅被理解为在矛盾对立面之间寻求平衡的思想方法。这都不符合先秦儒家所谓“中庸”的本来含义。“中庸”是以儒家人性论为理论基础,以合于“礼”的道德准则为其具体内容的一种伦理政治观,抽去其特定的具体内容,就不是儒家所说的“中庸”了。“中庸”说由孔子首创,经过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实发挥而完成。但关于用“中”的思想则在孔子之前就已产生了,而儒家的“中庸”说正是从前人有关用“中”的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3.
哈迎飞 《东南学术》2001,(6):163-168
“中庸”观是周作人思想中一个最复杂也最容易引起人们争议的问题。本文认为 ,由于周作人的“中庸”观是与“无信”即反本体的“空”观思想相连的 ,因此 ,它不仅在本质上与相信存在终级本体的传统儒家中庸思想不同 ,而且内在地包含着冲破封建独断论束缚的革命内容 ,具有深远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4.
孔子“中庸”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一脉相承,渊深流长,在世界文明的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人对它的源头和现代意义产生了兴趣。在上下五千年历史中,中国社会的伦常文化和政治文化大体上切近儒家思想,儒家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与主导。“中庸”是中国人信守的理念,也是儒家思想的源头与核心。今天,站到融汇人类文化的高度对中庸范畴加以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明辨中华文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5.
再释“中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庸之“中”义的演变到了春秋时期,已先后蕴含了“内”“正”“合”“和”诸义①;到了孔子生活的时代,“中”上升到“道”的形上学高度,是贯穿一切“为己”之学的道理和实理。但是,孔子在阐述这一思想时,并没有提出新的概念,而是用已有的“中”  相似文献   

6.
孔子“中庸”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先民早有“尚中”观念.孔子前后均有“中+动词”即用“中”作为人们思想行为的目标和规范的说法.《论语》“中庸”之“中”名为“正道”而实指“礼义”,“庸”指“奉劳不已”,“中庸”实谓“循从礼义奉劳不已”.传统程朱辈“中庸主义”的说法不合孔子原意.孔子“中庸”在《论语》中仅一见:“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篇》,下言篇名均出《论语》)《中庸》中,标明“子曰”的“中庸”共六见.这七见中,孔子均未就其内涵作具体阐释.至宋,大儒程颐解说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朱熹注《论语》解说为“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这就是所谓的“中庸主义”.程朱辈代圣贤所立之言成了儒学定理,传统说法一直认为孔子是中庸主义的首倡者.  相似文献   

7.
复旦大学教授朱志凯在《社会科学报》第188期上撰文,从孔子中庸方法建构的文化背景、孔子中庸概念的内涵、中庸与折中主义的根本区别以及孔子中庸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等四个方面对孔子的中庸方法重新作了阐释。 关于孔子中庸方法建构的文化背景,朱志凯认为,“中庸”是基于周礼仁义需要应运而生的。处在社会变革的春秋末期的孔子面对“礼攘乐崩”的局面,终身追求西周礼治,“郁  相似文献   

8.
王恩来 《理论界》2009,(7):140-141
清华大学受赠的战国竹简尚未清理完毕,其中的一些内容就引起学者的重视和讨论.特别是被清理小组试题的<保训>,成为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一本三百五十行的《名贤集》,句句都是麻醉剂。打开反动透顶的《名贤集》,开口仲舌第一句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还说什么“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和”。这完全是从孔家店的黑笛里吹出来的滥调子。心黑手狠的孔老二,为了挽救奴隶制的危亡,妄图阻止奴隶们造反,总是抹煞阶级斗争,挖空心思地调和阶级矛盾,张口“和为贵”,时时讲“中庸”,把这说成是世界上最美的道德,孔老二的孝子贤孙就  相似文献   

10.
“中庸”作为儒家经典的核心范畴之一,受到自孔子以来诸儒的重视,学者们纷纷从不同视角对其加以阐释,成为人们重要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本文从“中庸”本义出发,详细考定孔子“中庸”的内涵,总结出其过犹不及、和而不同、权变时中的三层基本涵义。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庸一词见于《论语·雍也》篇。相传孔子之孙子思作《中庸》一书,发挥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从此以后,历代学人对《中庸》的注解颇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朱熹的《中庸章句》。关于“中庸”的含义,现代学人对它的解释,存在分歧:有人认为它是一种中间思想,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折中主义,还有人以为中庸是“庸庸碌碌”之意。庸庸碌碌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无所作为,缺乏进取精神,更没有开拓胆量;也有人认为中庸之庸是“平庸”、“庸俗”之意。总之,中庸在人们的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学“中庸”说本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庸,是儒学的一个基本方法论原则。但中庸却不仅是一种方法.通观先秦儒家所论,中庸,其核心在一个“中”字.“中礼”、“中道”或合乎内在的道德法则,是“中”的标准或尺度.但“中礼”合道不是机械的、教条式的符合,“中礼”、合道的根本特征是“时中”.不偏执,不走极端,恰到好处,适中合度,则是“中”在人的行为和人格风范上的具体体现.那么,如何达到“中”或适中,这便涉及孔子所言“中庸之谓德”的问题.以“至德”为根本义来理解中庸,它便不是一种外在的方法或可操作性的工具,而是人在其心性修养中所达致的内心自由于现实应事接物行为上的表现,因而是一种依止于人格教养的内在原则.可见,“中庸”本质上乃是一个关乎人的心性修养和人格完善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极高明而道中庸”(《礼记·中庸》)这一著名命题,点出了中国古代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一种基本精神,或者说是一项基本原则:寓伟大于平凡,寓抽象原理于具体规范,寓理论于实用;总之,寓绝对于相对之中。这种基本精神或基本原则对于现代文明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工作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梁结玲 《理论界》2015,(1):118-121
沈德潜的格调论是儒家诗论的总结,合"道"的中庸性是其诗论的总特征,他的诗学思想在传统文化语境中近乎完美。沈德潜"温柔敦厚"的诗教合乎理学驯化人格道德的要求,反对过度激越的情感抒发。他能够抑平唐宋之争,避免明七子的门户之见,诗论中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识见超出了一般的儒家诗论。  相似文献   

15.
释“庸态”     
据《史记·屈原列传》,知《怀沙》为诗人绝笔。《怀沙》云: “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 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自汉·王逸《楚辞章句》以下,均失解。王逸云:“言邑里之犬群而吠者,怪非常之人而噪之也。以言俗人群聚毁贤智者,亦以其行度异,故群而谤之也。”又云:“庸,厮贱之人也。言众人所谤非杰异之士,斯庸夫恶态之人也。”后世治《楚辞》者多宗其说,无新阐发,实非。  相似文献   

16.
古代印度、中国和希腊提出的“中道”“中庸”和“适中”思想是东西方文化遗产中的闪亮珍宝。它们是古代哲人观察自然和指导自身行为时提出的宝贵思想结晶,长期为哲人和民众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推动了他们在历史上探索前行。直至今天,这方面的思想对人们仍有重要的启示和帮助,为人们创造美好的未来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中国传统文化中主张"执两用中"、"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对落实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评西方逻辑论著:“中庸”、“歧义”(香港)黄展骥(一)评索利斯的“诉诸中庸的谬误”──真理可站在“极端”的一方!1、索氏全文摘译人们总嘉奖中庸折衷。把握到人们这普遍心理倾向之后,有些人就利用它作为诡辩的伎俩,把自己的观点(见解、主张、原则、论点、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中庸”即“极致”?──跳出语文的陷阱(香港)黄展骥八十年代在某大专院校,我和班里的几位学生闲谈。甲生说:"前几天我们院校旅行,一大群同学首先谈起学术,继而谈到哲学,跟着就谈到黄先生,不少同学异口同声说,你的言论、思想、为人很偏激,很极端,他们不能接...  相似文献   

20.
传统俗文化中影响最大的观念莫过于“中庸之道”。有人认为中国文化的根子就是“中道”。它不仅被人们奉为处世的根本大理,而且成为一种日常的思维方式。由于它对国民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致它积淀为我们的国民性或民族性格特征之一。研究表明,对他人实际人格的选择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