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网络社会主体的道德素质体现了网络社会的文明程度,统一性、稳定性、可塑性、实践性是网络道德素质的主要特征。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主力群体的一部分,道德素质堪喜堪忧。为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需要研究网络社会个体道德素质发展的心理规律,创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完善网络法规和道德评价体系,强化大学生的自律与自育意识。  相似文献   

2.
21纪要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有经济、政治方面的发展与繁荣,还必须有民族文化的复兴与繁荣。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发中华5000年道德文明的智慧,借鉴世界道德文化之精华,结合当代青年大学生实际,搞好道德素质教育,构建社会主义新道德,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3.
道德素质是指个人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道德教育、道德修养而形成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内在道德品质。目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现状令人担忧,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义利观和社会公德意识,大学生才能培养起良好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开放性.面对新形势下新的教育群体,扬弃传统的大学生教育管理理念和方式,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科学理论和经验成果,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社会角色理论视阈下探索当代大学生教育管理新理念、新途径即是此方面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社会角色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发展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当前,随着社会的转型,高校辅导员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存在着内在的疏离感与孤独感、角色冲突、角色认同危机及职业的尴尬与倦怠感。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当务之急是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类别,通过扩大对高校辅导员关注的辐射力、拓展辅导员发展空间、完善各项政策法规等多种途径探索自身的发展空间和模式。  相似文献   

6.
推行大学生村干部计划,是党中央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实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持续存在的流失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村干部从大学校园走向基层农村,面临着从城市的大学生向农村的最基层干部的角色转变,角色能否成功转变,是影响大学生村干部流失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有效解决大学生村干部流失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对于“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意义重大。必须通过学习以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必须创造更多的活动载体,动员大学生宣传并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必须在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培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吸收西方道德文化合理内核、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和经济活动的各种道德规范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缺陷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优秀人群,他们道德素质的状况,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文章着重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当前民族地区女大学生村官在履职时存在着多方面的角色困惑,这些角色困惑的产生与社会互动的多种因素有关。要帮助她们走出角色困惑,必须着眼于改善民族地区女大学生村官培养的社会互动。从政府层面来说就是建立并完善与大学生村官的社会互动机制和渠道;从学校和培训部门的层面来说就是要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彻底改变以往那种人才培养脱离实际、缺乏角色社会互动的做法;从社会层面来说就是要强化社会的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道德实践活动是培养其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和根本途径。它具有目的性、多样性、层次性、内化性的特点;它根据大学生在校期间社会角色的发展,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同内容的道德实践;它在实现大学生道德素质目标的过程中具有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行为习惯,促进道德完善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导致中国的伦理秩序在伦理关系、利益观、价值观、感性和理性的关系等方面发生了剧烈变化,而这种变化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则体现为社会公德意识缺乏,自我意识彰显,价值取向多元化,学习和求职感性化、功利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在德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德育途径等方面实现自身的现代性转型。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整体道德水准处于较高的层次,但仍有部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存在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离、社会公德意识弱、 社会责任感差等缺陷;道德缺陷的产生与独生子女政策、大众传播媒介的负面影响和高校德育存在偏差等因素有关;要克服这 些因素的影响,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需要发挥家庭的协同作用,加强政府部门对大众传播媒介的监督和增强高校的德 育影响力等对策来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3.
文章指出建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并从 6个方面阐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及培养这种品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文化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是影响当代大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因素。网络文化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大学生的发展,但也对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带来冲击。网络文化的虚拟性、自由性和开放性、匿名性、多元性等特征导致部分大学生道德情感冷漠、道德意识弱化、道德行为失范和道德人格异化以及道德相对主义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这一冲击:完善网络法制法规建设,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道德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以及强化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5.
浅谈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其政治经济文化复杂多变,当前我国大学生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道德的中坚,不仅需要大学生群体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以德修身,自觉维护社会道德准则,还需要高等院校建立德育综合实施机制和全社会创造良好的外部引导环境。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道德教育应从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明确对他人的道德责任,确立环境保护意识等三个方面入手,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注重德育工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是必要条件,良好的思想品质是最终目的;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地位与作为德育工作有力辅助和补充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明显的年级特征,即表现为:自我同一性形成期在大一、大二学生中的“危机”显现;自我同一性发展确立期在大三、大四学生中的“危机”改善或解决。因此,加强德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人文关怀只要从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入手,与日常生活和学习相结合,吸收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就必然产生“双赢”乃至“多赢”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需要的大学生要求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驾驭多学科知识,特别是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这就要求高等教育一定要转变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模式,向素质教育转化,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就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努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对大学生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是大学培养人才基本职能的体现.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包含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方面的内容.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要抓好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和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诚信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是道德之首.如今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不少诚信缺失行为.本文从品德心理学的角度,运用价值认知、观察学习和行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社会学习理论剖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的形成,由此得出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树立诚信榜样来使其形成正确的诚信观,并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制约大学生的诚信缺失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