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确的语言输入方法是二语习得的关键。"背诵输入法"是语言输入的最佳方式。背诵输入不仅可以克服外语学习者的焦虑情感,使显性语言知识转化为隐性语言知识,增强外语语感,还可以排除母语干扰,克服母语对外语的负迁移。而且,背诵输入也是一种主动建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背诵,掌握背诵输入这一简单而快捷的语言输入方式。  相似文献   

2.
现代慈善伦理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基于个人的德性伦理,也包括基于社会正义的规范伦理。被大众广泛认同、体现社会正义的规范伦理,是个人德性伦理的必要支撑。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转型的时期,在继承和改造传统的个人德性伦理的同时,要适应现代慈善事业的组织化、规模化、普遍化和公共化特征,更加注重构建基于社会正义原则的规范伦理,形成完整、理想的现代慈善伦理生态。  相似文献   

3.
以1994年中国慈善总会的成立为标志,慈善组织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民间组织中一支重要力量。但随着慈善事业的发展,一些影响中国慈善事业的因素也凸现出来,如中产阶层缺位,公共诚信度不高,政府职能过度介入等。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社会因素的分析,能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现代慈善伦理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基于个人的德性伦理,也包括基于社会正义的规范伦理。被大众广泛认同、体现社会正义的规范伦理,是个人德性伦理的必要支撑。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转型的时期,在继承和改造传统的个人德性伦理的同时,要适应现代慈善事业的组织化、规模化、普遍化和公共化特征,更加注重构建基于社会正义原则的规范伦理,形成完整、理想的现代慈善伦理生态。  相似文献   

5.
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公益慈善参与社会养老是一条重要途径,应加强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通过文献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法,认为应该从慈善本义、历史和现实角度、多元养老主体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充分认识公益慈善参与社会养老的重要作用;结合泉州公益慈善养老情况,认为应鼓励发展合作型、社会服务型和互助型等公益慈善养老参与方式。  相似文献   

6.
近段时间,由地震引发的话题暴力慈善。这个词听起来似乎有点矛盾,这个词源自中国首善陈光标的一次慈善行为。2011年3月16日,陈光标向云南盈江地震灾区两个寨子的群众发放救灾款,每人200元,共计捐款20万元  相似文献   

7.
基于“十二五”以来宁波各县(市)区公共财政和非政府(慈善)组织在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的实践,结合当前社会救助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为: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政府应顺应趋势、完善职责、健全法规、充盈财力,实现兜底保障;社会救助工作需要运用新技术,适应新形势,构筑新机制,实现专业化、组织化、科学化和精准化服务。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家-企业”社会发展体制在现实中滞后于社会发展水平,给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将社会组织引入到社会服务供给中,有助于实现我国社会发展体制的成功转型。以社会组织获得外部资源的形式为标准,社会组织供给社会服务的实现方式可以分为政府生产型、政府购买型、用者付费型、志愿提供型,其交叉情形暂不考虑,每种实现方式均有显著特征和现实困境。通过对各种实现方式的综合比较,可以发现政府购买型无疑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组织供给社会服务实现方式的最优选择,因为它更符合当前我国国情与国际化发展趋势,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借鉴性,改革成功的概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年级及是否独生子女的医学生在应对方式、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方面的差异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21名医学生进行测查,比较不同性别、年级及是否独生子女的医学生三者间差异及相关性.结果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及是否独生子女的医学生在应对方式、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且部分相关.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和社会支持度是影响医学生采取何种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12.
降低维稳成本,有序化解矛盾的基本方法是法治。在化解社会矛盾过程中,应以合法处置为中心,适当运用合法合理的策略,采用多元方式,遵循法治原则和法治精神,处理社会矛盾和纠纷,达到既恰当解决社会矛盾,又实现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的目的。社会矛盾化解采用法治方式,实际上所指的是要在现有法律框架范围内,全面考虑各种法律的适用关系,整体把握法律的运行,从而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13.
课程社会化:开放社会的学校课程实践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开放化、个性化和信息化等发展趋势以及学校课程的相对封闭性客观上要求学校课程 社会化。课程社会化是指在国家的培育下,社会不断加强(提高)课程资源的生产和流通能力,通过社会对课 程资源的生产和流通,将学校课程实践的各个方面整合成基于社会的有机系统,使国家、学校、教师和学生都 能便捷地从社会中获取课程资源,在灵活开放的环境中进行课程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个性化 发展和自主发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在课程社会化实践中,社会作为课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 课程资源的生产和流通任务。同时,学校课程实践的其他主体的角色也相应地转变:国家从课程开发者转变 为平台建设者;学校从课程管理者转变为资源整合者;教师从课程实施的承担者变成课程实施的指导者;学生 从课程接受者变成课程创生者。  相似文献   

14.
慈善事业是一种慈心善行的社会行动,是以人道主义为行动依据、以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以社会动员为基本形式、以增强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的行动体系。慈善事业作为正式的国家福利与服务体系的有效补充,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力量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介和桥梁,更是立足于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机制。慈善事业的发展拥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积极的社会建设、扁平而非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均等化的国家福利和服务、“去市场化”或“去商业化”的慈善行业以及特定的慈善文化,这些要素分别构成了慈善事业何以可能的社会价值基础、结构性基础、制度性基础、内在品质基础和思想道德基础。米尔斯关于“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论述、鲍曼的个体化理论与共同体建设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可为理解利他即利己的慈善行动提供理论依据。总体而言,慈善事业未来发展的理想走向应是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募款规模稳步提升、日益多元化的服务项目,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慈善事业不能缺位。  相似文献   

15.
消费社会的到来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人的需要由内在生成转变为外部制造,自然的真实需要被市场的虚假需要所取代;人的社会角色实现了由生产者向消费者的转变,消费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消费信贷日益盛行,预支未来和负债消费成为普遍的生活方式。从消费社会带来的生活方式转变的角度分析当下的经济危机,可以看出这是一场生活方式的危机,消费手段的过度创新只是外在表象,资本本性带来的生产过剩才是其内在根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西两县4所农村中小学校670名留守初中生的问卷调查和分析,探讨了家庭环境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的可能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情感表达、冲突性、独立性和控制性是留守初中生消极应对方式的重要预测变量,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和独立性也是留守初中生积极应对方式的重要预测变量;(2)社会支持对于家庭环境与消极应对方式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显著缓解家庭冲突性和控制性的不利影响;(3)社会支持对于家庭环境与积极应对方式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显著增强家庭情感表达的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活方式愈益突破私人领域,并通过对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的建构,影响社会融入。而在变动不居的、随时可能重组与建构的社会世界中,生活空间频繁迅捷的变化,要求人们必须对粘附于固有生活空间的生活方式做出及时相应的调整,才能更广泛深入地融入社会,成为新的生活空间的建构者和资源共享者。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有的社会管理方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内在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社会管理主要应从重政府管理、轻公众参与向政府负责和社会参与转变;从重管制、轻协商向更加重视协商和共同治理协调转变;从重行政手段、轻法律道德等手段向依法管理和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转变。转变社会管理方式包括转变思想观念、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模式、转换方式方法等多方面内容。同时作者提出了加快社会管理方式转变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孔子认为,在由以血缘为基础向以掌握财富多寡为基础的社会价值评价体系转轨过程中,培育以方正威严为核心内容的廉洁社会生活方式,对于消解政治危机、社会危机和人的价值危机,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和谐,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价值。孔子的廉洁社会生活方式思想对当代廉洁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调查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方式和心理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生活方式问卷和心理社会能力问卷对83名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性别、居住地、职业类型和吸毒年限不同的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2)生活方式和心理社会能力与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相关。(3)生活方式中的学习习惯因子对心理健康的预测力为24%,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预测力为16%。得出结论:心理社会能力、应对方式和学习习惯对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通过增强戒毒人员的心理社会能力,改善其生活方式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