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研究中的难点之一。它该如何称谓,其主要内容是什么,一直是颇有争议的问题。对于这一规律,毛泽东是如何理解的呢?综观毛泽东的否定之否定观,毛泽东对否定之否定规律大体有三种表述。这三种表述,体现了毛泽东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独特思考和理解。表述之一:波浪式前进  相似文献   

2.
如河看待事物发展的螺旋式和波浪式及其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关系,哲学界意见不一.传统的观点是把螺旋式与波浪式等同起来,认为人们无非是"用它们来比喻否定之否定规律"(林?《波浪式发展不是与辩证法三大规律并列的一条基本规律》,载《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年第2期),而有些同志则认为,波浪式曲折与螺旋式曲折有本质的区别,它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条基本规律(杨超《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林圃、彭湾农《"波浪式"曲折与"螺旋式"曲折的区别》,载《毛泽东思想研究》1987年第3期).我们认为,这两种相反的观点,尽管各自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他们各执一端,未免失之偏颇.因为事物发展的波浪式和螺旋式有区别,又有联系,既不能把它们等同起来,混为一谈,也不能把它们的区别无限夸大,把波浪式发展视为唯物辩证法的另一条独立的基本规律.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我们的粗浅看法,就教于哲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3.
事物发展的螺旋式与波浪式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 这个問題在我国哲学界中尚有爭論。在这里提出我們的一些看法。有些同志认为,螺旋式和波浪式虽然都是表现着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作用,但两者不是一回事,而是两回事。理由是:螺旋式是前后經过两度貭变,三种事物相交替的过程。如原始公有制——私有制——共产主义公有制等。而波浪式則不同,它从始到終虽也出现三种不同形势(情形、状况、状态、局面等等),但只經历一度貭变,只有两个事物相交替,如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合——不适合——新的适合等等。关于这种意见,孙叔平同志在題为《关于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一文中作了回  相似文献   

4.
这篇文章对哲学界关于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传统解释提出异议,指出这个规律应是事物在其内部矛盾作用下,通过中介环节,以自我否定的形式再生产自身,螺旋式前进的发展规律.这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希望大家发表各种意见,深入探讨否定之否定规律.本刊将陆续刊登这方面的讨论文章.  相似文献   

5.
哲学界流行着一种观点,认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总的趋势是螺旋式上升的。例如有的文章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总发展过程,所以具有一种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粗糙变为完善的趋势,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有否定之否定这个规律的存在。” 这一观点似未能正确反映宇宙一切事物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有简单化和片面性的缺点。  相似文献   

6.
本篇要论述的是:一般价值概念是个简单规定的抽象,而人的价值这一概念在思维行程中却是高于一般价值概念的具体;人的价值具有主、客体双向建构的本质规定;人生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一项本质内容;理想是对现实不完善状况的合理否定,是对崇高的人的价值目标的选择与追求。现表述如次,与学界共商。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 ,马克思没有“价值”的普遍概念。马克思那段长久以来引起国内学界众多争议的话实质上是对他所批判的瓦格纳观点的反讽性转述。但不能由此而否定马克思丰富的“价值”思想。马克思的“价值”思想主要是以批判性的方式来表述的 ,因而是需要我们不断深入地发掘和领悟。  相似文献   

8.
中外伦理思想史上曾发生过诸多道德争论,争论双方所持观点相互否定,似乎冰炭不容,而实际上它们是可以结合起来、统一起来的.其间体现了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这种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或者如黑格尔表述的“正题、反题、合题”,在道德发展和认识史上是带有普遍性的.  相似文献   

9.
英语否定句的类型很多,否定概念的表达方式有多种多样,否定概念与否定形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摸索一下这个方面的情况,是很有趣味的,也是颇有益处的。本文仅就否定与间接否定作一个简单介绍。先谈谈英语中表示否定概念的各种形式。这些形式,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词汇手段与句法手段两种。用词汇手段表示否定概念的方法通常是构词法,即用带有否定前缀或否定后缀的词来表示,或者利用含否定意义的反义词(antonyms implying negation)来表示。否定前缀(negative prefixes)和否定后缀(negative suffixes)有如:a—(ape  相似文献   

10.
以否定词和否定句组成的否定式表达是老子文本表述思想观点的重要途径和基本特点。老子否定式表达有六种形式:直接式否定、削弱式否定、选择式否定、前提式否定、重复式否定、疑问式否定。老子的否定式表达立足对行为主体性特点的否定和省思,围绕世界是否完全可以认知、强势强制行为是否可行、民众受搅扰之如何避免三个层面展开论述,表达了老子对人是否能够变革世界、是否应该变革世界和如何变革世界的省思。否定式表达构成老子文本独特思想的独特性表达。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西方货币、利息和金融市场理论在近三百年间,经历了从早期金融自由到30年代的金融管制,再回归到现代金融自由这样一个螺旋式的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当代金融自由复归学派理论在其深度和广度上显然超过了早期金融自由化理论,是早期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完善和深化。这一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前流行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一一否定一一否定之否定”的说法,到底只是黑格尔的三段式,还是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究竟应该怎样表述?这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一个重大问题.以往的讨论由于没能同对立统一规律和量变质变规律相联系,因而过多地局限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论述的分析和评论之中.为了进一步深化认识,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本刊将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希望广大哲学工作者积极参加,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否定之否定法則的实質 唯物辯証法的法則反映物質运动發展的基本規律,其内容除了說明發展是对立面的斗爭和量变到質变的轉化以外,还有發展是否定之否定这一重要的原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指出,否定之否定法則,乃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維發展的非常一般的,因之非常廣泛地生效的、重要的法則。馬克思在“资本论”里对資本主义的產生和消滅作了輝煌的科学论証,曾明確指出,这是否定之否定法則在起着作用。唯物辯証法的否定之否定法則,正象列宁在“卡尔·馬克思”里說的,給我們一内容丰富的發展观,發展“不是按直线式而是按所谓螺旋式行進”,事物在前進中“好象是重复着已往的階段,但却是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是否肯定“价值”的普遍概念?进而是否具有哲学价值论思想?虽然这是十多年前我国哲学界发生的一桩学术公案 ,但是由于它关涉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的理论基础和根本前提 ,因此今天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根据对马克思《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文本全面、深入的重新解读 ,应当承认 ,马克思在这份笔记中关于“价值”的普遍概念那句话 ,表述的不是他所要否定的瓦格纳的观点 ,而是马克思本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正> 在一般通行的哲学教科书中,把否定之否定规律中的每次否定表述为: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这是值得商榷的。在唯物辩证法中揭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的概念有三个,即转化、质变和否定。它们虽然都是说明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的,但是却各有自己的含意,并不等同。转化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一个基本概念,反映了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双方同一和斗争达到极点时,旧的统一体被破坏,一方克服或消灭另一方,表现为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质变是质量互变规律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事物某方面量的变化突破了其原有的度的界限,因而使事物某方面的性质发生根本的、显著的变化。它有时表现为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有时表现为同一事物不同发展阶段的更替。而否定之否定规律中所揭示的“每次否定”,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转化和质变,但是它还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它是指同一事物由  相似文献   

16.
<正> 哲学界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讨论长期没有结论,因此被看作是一个“哲学之谜”。列宁将它的表述称之谓“黑格尔主义的遗迹”。毛泽东则说没有什么否定之否定,将之更改为肯定否定规律,但却经常用否定之否定的观点分析事物,出现了自相矛盾的现象。如果深入地思考一下,他仅仅是更改了一个名称吗?名与实怎样统一?因为他没有解释,他的本意又成为一个新谜。两个谜其实是一个谜,所以,它们的谜底是同一的。  相似文献   

17.
力图以哲学信仰的发生、发展为主线说明西方哲学从古至今都是以本体论的发展为灵魂,以不断追求人类的自我超越和终极关怀为内在目标,即在理性的基础上寻找立命之本的哲学信仰内核.但是这一过程却复杂地呈现肯定一否定一肯定的螺旋式上升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学界虽然肯定了巴赫金与叙事理论的关系,但对两者之间具体关系的研究不是很全面。表述是巴赫金表述诗学体系的核心概念,表述兼具表达之意与叙事之义,表述与叙事作为方法论的一个概念范畴,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从概念上讲,表述与叙事都涉及内容、结构、形式等范畴;从研究对象上讲,符号、话语、文本同属于两者的研究对象;从理论来源上讲,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索绪尔语言哲学都对两者产生过影响。因此,从概念、研究对象、理论来源三方面讨论表述与叙事的关系,可为巴赫金研究与叙事学研究提供一个新角度。  相似文献   

19.
中西小说人物形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小说在经历早期的“人随事转”的阶段之后,共同以对人物客观行动的描写塑造出典型形象;接着一起向主观转折,描绘出只有强烈主观色彩的人物;最后又共同回归到客观写实,并对人物进行细腻的心理刻划。中西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共同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辩证发展。其间人物的行动性又是中国小说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力图在动态结构中体现历史发展和内在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英语表达否定概念的手段和方式非常复杂,而且否定概念与否定句有时又不一致,加之英语和汉语在语言习惯等方面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造成了在理解、翻译和运用上的困难。要克服这种困难,除找出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上的异同外,还必须弄清英语的否定概念与各种否定句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