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语》首篇首章《学而》中的三句话次第分明、联系紧密。从文本的角度看,《学而》居于《论语》首章首篇,蕴含着先秦至两汉学者的文本共识;从思想的角度看,《学而》谈"学"谈"行",学行结合,反映出孔子勤奋求学、艰难行道的一生,凸现出孔子生命的力度和人格的魅力。因此,将《学而》置于《论语》首章首篇是有深意可寻的。  相似文献   

2.
《论语》释名辨正及《学而篇》校释考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论语》释名之分歧主要在“论”字上,对“论”的解释达八种之多,其中唯章太炎的“论”作“仑”说合乎历史实际。古今对《学而篇》的校勘、解释亦不乏分歧,故略作考察辨正:对“学而”章应作整体性、连贯性解释;“为仁之本与”之“仁”作“人”;“传不习乎”之“传”的本字为“专”;“贤贤易色”句意即“贤贤”“修然”;“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句意即君子忠信,不与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  相似文献   

3.
《论语》“学而时习之”章是对孔子一生成就的总结,蕴含孔子对其人生际遇、心路历程和人生理想的感受和反思。笔者认为此章应该这样解释:开办学校,在一定时候讲习,不也令人高兴吗?学生们从很远的地方都能来(接受教育),不也是快乐的事吗?居高位者不赏识我,我不怨恨,(我因此转而从事教育事业)不也是君子所为吗?  相似文献   

4.
《论语·学而篇》第十六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传统的解释是"不着急别人不了解自己,却着急自己不了解别人",这未能切中孔子原意.从论语的不同注本看,更重要的是从孔子和《论语》的一贯精神看,该章应解释为"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担心自己没有东西让别人了解".  相似文献   

5.
《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学”应是动词“学习”。《论语》“学”共有66处,大多作“学习”解。以“学习”解读“学而时习”,更有助于把握《论语》的主旨:人贵在学,学贵在道、在取友,取友贵在忠恕,忠恕之道贵在教,“学”是贯穿始终的主线。  相似文献   

6.
说字在《左传》中出现了约95次,根据其所在的上下文,可以分析归纳出其本义是敬服。把这个本义套用到《论语》中出现说字的全部18处句子都能贯通解释。《左传》和《论语》中说字的使用有细微的差别。《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深刻意义是:学而行之才是真正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从《论语·学而》看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论语.学而》篇的第一则入手,通过对文本的分析解读,结合对《论语》其他章节的关联阐释,归纳出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学、化、成。  相似文献   

8.
正文本和副文本共同建构译本的意义内涵。在翻译研究中,译本副文本是呈现译本、译者和当时社会语境的重要载体。《论语》英译本的副文本信息尚未得到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即使涉及译者评论、序言等,也没有明确提及副文本概念。挖掘《论语》英译本副文本的历史价值、文本价值和史料学价值,形成系统的副文本理论,有助于《论语》英译研究的深化。辜鸿铭《论语》译本的副文本既能完成对读者的作品导读,又能折射当时历史语境下翻译目的功利性、翻译规范、以及译者的翻译方法、翻译心路历程等。因此,考察副文本可使副文本与译本、译者、文化语境、翻译规范等之间的张力得以显现。这种张力有助于获知译本生成的历史细节与译本接受的传播语境,也是论述译本的元话语的方法论,为深化译者、译本研究带来契机。  相似文献   

9.
《论语·先进篇》“侍坐”章校勘有“毋”“无”、“以”“已”、“归”“馈”之分歧,但均前者为是。“毋吾以”即“毋吾以居”,指不要像我一样(或与我一起)闲居在家。“方”指法度、准则。“哂”指笑,但此笑同于“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句(《庄子·秋水》)中的笑。“撰”作“馔”,“馔读日诠”,诠指“善言”(积极进取的话语)。“沂乎浴”指“岁时祓除畔浴”。“风乎舞雩”指唱吁嗟雩祭(舞雩是雩坛之专名)。“咏而归”指咏唱《诗经·噫嘻》而归。“吾与点”一语,即流露了孔子无可奈何的感伤,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曾哲的批评。  相似文献   

10.
读书分两种目的,或为修身(做人)而读书,或为治学(立业)而读书,相应有两种读法:为修身而读书当重在一个“悟”字,为治学而读书则当重在一个“懂”字。《论语》在记载、誊写、编纂各个环节造成了语境缺失,使读“懂”《论语》变得很困难,要读懂《论语》就要尽可能恢复《论语》的语境。其基本做法,就是根据《论语》章中所透露的信息(诸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来追寻某言某事得以发生的场景,以追溯其言语背景。  相似文献   

11.
《论语》中部分章句,随着时代发展,原初形式与演变意义也发生了新的契合,其解读颇异于本原语境中的涵义,如何处理文本义与流变义的关系成为重要课题.文本释读的主观能动性、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性是重新理解的理论前提;语言工具的经济性、交际表达的满足性是重新理解的内在动因;词义历时演变的共时累积、词类转化、句式变迁、语境制约是重新理解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当代文学多元的精神结构中 ,不时掀动着向传统皈依的强劲潮涌 ,即对母体与乳汁深刻的迷恋渴望。这既表证了一个时代思想上的芜杂 ,也暴露着国民精神屡治不愈的病症所在。构建民族精神现代性品格 ,依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3.
《论语》“忠”“恕”本义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解释"忠"、"恕"二字对于准确理解把握孔子思想以及《论语》非常重要。"忠"指把心放正中,不偏不倚,并以此对待人和事;"恕"指如同自己之心,用自己之心情去体会他人之心情。  相似文献   

14.
孔子把君子概念由对贵族的尊称转变为对有德之人的尊称,这种转变在当时起到了激励新兴阶层自强不息的作用.但由于这种转变既保留了君子概念中的尊贵传统,又强调了内心高贵,从而在君子概念中隐藏了外在与内在之间的矛盾.君子德性成为只有少数人才能实现的贵族道德,普通民众被贬低为小人,伪君子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15.
《论语》中名动兼类的词一部分是由动词义引申出名词义,另一部分是由名词义引申出动词义。分类的依据有,前人的解说,明确的书证,后人的研究发现,适当的推论。这项工作是词义理解与有关语法问题的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6.
《论语·公冶长篇》中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章,对于最后一句“无所取材”四字注解分歧颇大,故解释也五花八门。有人将“材”解释为“哉”,说子路没有什么可取之处;有人认为“材”通“裁”,说子路不能剪裁自己;还有人用本字解释“材”,认为是无法获取桴材。后一种解释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就《论语·乡党》中伤人乎不问马的断句标点问题进行讨论。在常见的三种断句标点法中,唯有传统的断句标点法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儒家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也为历代统治阶级所推崇。而儒家文化奠基之作《论语》更是通篇闪烁着德治思想的光芒。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应该说是在政治文化方面复兴和弘扬民族文化。《论语》中有关德治思想内容丰富,其理论假定是人性本善论,对德治思想应予以辩证评价。  相似文献   

19.
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很早就有了孝的观念,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在《论语》中论述了关于孝的思想,并对如何做到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孔子在弟子问孝时,提出了无违谓之孝、善解父母谓之孝、对父母奉养且恭敬谓之孝、对父母和颜悦色谓之孝等思想。而且给予孝很高的价值定位,认为孝是为人之本、立国之基、尽忠之始。孔子的这些思想有利于唤醒当代人行孝的紧迫感和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利于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在研读《论语》的基础上,探讨《论语》中孝的内涵、价值定位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