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刑事执行变更程序的若干基础理论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燕 《江汉论坛》2005,(11):129-130
刑事执行变更请求权是一种诉权,刑事执行变更裁决权则是一种司法权;在公诉案件中变更请求权归属公诉机关或被告及原告,在自诉案件中则归属当事人;赋予当事人执行变更程序的参与权是程序公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启动民事再审的主体制度是再审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现行启动再审的主体制度有许多弊端,与法院、检察院以及当事人应承担的职能和扮演的角色不相符合。应充分考虑程序的安定性、当事人的诉讼参与权等多方面因素,在此基础上取消法院的启动再审权,严格限制检察院的权力,而赋予当事人启动再审的决定权。  相似文献   

3.
刑事程序民主是政治民主的实现方式和保障措施,程序的民主性是实现程序正当化的核心要素;程序民主与诉讼公正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程序民主的实现和维护机制实质上也是获取正义的基本保障机制。刑事程序民主建设包含着许多原则和制度的完善和构建。  相似文献   

4.
迅速、经济裁判的基本要求与保障当事人的基本程序权利之间存在冲突、对抗的紧张关系,我国民事二审不开庭审理程序就充分反映了此两项基本要求的冲突与调和。因此,在肯定不开庭审理程序效率性价值的同时,应注意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利。重点应加强不开庭审理程序的公开性,合理发挥合议庭作用,保障当事人听审请求权以及当事人适用不开庭审理程序的选择权。  相似文献   

5.
程序正义与自由、法治、民主、人权等紧紧联结,旨在约束公权力与捍卫私权利,对检察机关实现法律监督职能提出程序参与性、中立性、对等性与控权性的基本要求。强化法律监督过程中的多方参与,恪守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祛除检察官当事人化倾向,通过控辩平等和控辩对抗达致动态的平等,对法律监督权予以正当化的控制,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中遵循程序正义的细化安排,也是依法治国视角下检察改革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6.
作为行政诉讼法修改的一项重大课题之一,行政诉讼紧急程序愈来愈受到学界的关注.通过建立行政诉讼紧急程序能够及时地处理当事人与行政机关因重大而急迫的纠纷,实现行政救济法制的规范、调整作用,达到行政普通程序和行政司法程序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民事司法解决的是私权争议,因而在程序正义的现代司法理念中,当事人程序自主成为其核心要素。程序自主既指当事人启动、参与程序的自主,也包括自主参与程序的有效。程序自主的正价值主要表现为:彰显司法民主、通向实体正义、技术化解社会矛盾。但程序自主也有其自身局限,程序自主可能会导致诉讼效率低下、当事人实质不平等、诉讼隔阂及程序不安定等问题。随着自由主义思潮的衰落,世界民事司法正在从过分尊重当事人程序自主向适当强化法官的诉讼指挥权转变。对比分析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改革,一方面,受传统诉讼文化的影响,程序自主在我国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职权色彩依然浓厚;另一方面,在改革的潮流中,也存在放任程序自主、疏于诉讼指挥的现象。因此,衡平程序自主权与诉讼指挥权之间的关系,是我国修改民事诉讼法应当贯穿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8.
论侦讯程序的立法改革和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侦讯程序存在四个明显的特点和问题:一是侦讯程序的强制性;二是侦讯过程的封闭性;三是侦讯结果的直接可采性和高度证明力;四是对违法侦讯缺乏适当的救济程序。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制度设计上努力实现侦讯程序的正当化,即在侦查机关的讯问权与犯罪嫌疑人的自由陈述权之间保持平衡,并且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具体措施包括: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淡化侦讯程序的强制性;完善侦讯活动的记录方式,实现侦讯过程的“可视化”;充实侦查阶段的律师帮助制度,增强犯罪嫌疑人抵制非法侦讯的能力;健全非法口供排除规则,限制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的证据能力。这些措施应当在本次修改《刑事诉讼法》中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9.
简易行政程序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程序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是现代行政法的显著特征.程序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之间的张力促使行政行为的方式必须作出相应的回应,正当程序的简易化以及简易程序的正当化应当作为现代行政程序制度设计时兼顾的目标.简易行政程序的内在机理在保障最低限度公正的前提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程序公正与程序效率的协调.  相似文献   

10.
当事人之间的对抗为民事诉讼程序中的基础性要素,亦是民事诉讼程序正常运行的关键性因素。当事人之间的对抗有其特定的社会及法律原因,而要在民事诉讼中使这种对抗成为现实,除了需要一定的程序主体条件如当事人的理性经济人定位及法院的中立等外,亦需要一定的途径及制度保证,如当事人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稳定的程序规则等。  相似文献   

11.
反腐倡廉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反腐倡廉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物权法定主义原则,指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统一确定,而不是根据当事人的意思自由地决定。物权法定主义原则在完善物权体系、维护当事人物权利益、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物权类型不断出现,物权法定主义原则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但该原则在今天仍具有重大意义,在我国的物权立法中仍有采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独具特色的政党关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成果,创造了世界政党制度发展历史上的崭新模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需要政党关系的和谐。实现政党关系的和谐,需要强化和谐的政治理念,处理好坚持执政党的领导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以及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4.
阳旭东 《云梦学刊》2002,23(2):37-38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在当事人举证责任规则方面的规定过于抽象粗疏,不便于实际操作;民事证据立法必须具体明确地限定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范围和程序,以提高司法效率,保证司法公正;应当对当事人取证的权利、方法、手段提供物质和制度保障,使其举证责任在司法实际工作中能够真正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5.
论预期违约的救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合同法总则第94条第2项以及第108条明确规定了预期违约的救济方法。文章在认可守约方具有承认或拒绝承认预期违约的选择权的基础上,提出对守约方拒绝承认预期违约的选择权的限制;并重点对守约方承认预期违约的情形,提出两种具体救济方法:一是解除合同,要求恢复原状,并赔偿信赖利益损失;二是视为终止守约方的履约及履约准备义务,提起将来给付之诉,要求违约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6.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具有全局性的作用。强化执政意识 ,是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思想观念上的前提。理顺党与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 ,是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难点 ,也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点。执政兴国 ,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最终落脚点。发展党内民主 ,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执政党软权力建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权力理论不仅适用于国际政治领域,而且还可运用于国内政治治理。目前,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中面临着腐败、社会不公正、官民缺乏政治互信等问题,因此通过提升执政党的执政价值观的认同性,有效治理腐败,解决发展后问题等途径和对策,加强执政党的软权力建设,以更好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社会稳定就显得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18.
人大对党实施宪法法律监督,既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民主宪政的要求,也是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要通过完善宪法法律制度,明确人大对党监督的内容、方式、途径和程序,使人大对党的监督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  相似文献   

19.
邹焕梅 《齐鲁学刊》2007,(6):150-153
我国宪政建设的基本路径应当是:完善现行宪法,从政治宪法走向宪政宪法;建立完善的违宪审查制度,从宪法实施的制度缺位走向制度保障;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从党领导下的宪政走向宪政体制下的党的领导;更新公民宪法观念,从权力本位观念走向权利本位观念。  相似文献   

20.
张能全 《兰州学刊》2011,(2):105-112
刑事诉讼制度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伦理环境密切关联:古代伦理道德体系与早期弹劾式诉讼制度,等级差序伦理观与传统纠问式诉讼制度,近代自然权利理论与辩论式诉讼制度保持着同构共生、动态衡生与网络整生的生态平衡关系。我国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与程序更新势必要求同步推进道德体系建设以保持二者的平衡互动。刑事诉讼制度的调整应与新型道德原则精神相协调,力促刑事诉讼法律系统与社会伦理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