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在篇章层面上,象似性有着重要的语篇连贯功能,因为象似性是语篇视角在语篇构建时的具体体现。文章主要从声音象似性、视觉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对称象似性以及隐喻象似性来讨论语篇象似性和语篇连贯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个有效的语篇必须是一个形式连贯、意义衔接的统一体。语音、形状象似性就是达到语篇衔接与连贯的有效手段之一 ,它使语篇形连意合 ,富有生动性。  相似文献   

3.
围绕提高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一教学目的,阅读教学应该把语篇教学作为中心任务。阅读课教师要把语篇结构分析放在首位,继而引导学生识别各种衔接与连贯手段,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篇教学以词和句的理解、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关系、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和连贯方式等为主要内容,体现了语篇教学以语言为中心的传统模式,但是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篇教学应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上升到言外因素,即从言外因素把握语篇中的具体化语义。分析人物性格、定位情感倾向、辨认言语风格、挖掘文化底蕴和激活认知图式等语义具体化的言外策略,有助于把握篇章的整体语义,正确理解言语具体化语义。  相似文献   

5.
语篇连贯是语篇与非语篇的区别性特征。Sperber和Wilson认为理解语篇连贯的过程就是寻找相关性的过程。连贯是关联的副产品;人的认知以最大关联为取向。语篇连贯产生于语篇发出者和接受者对话语相关性的寻求,只要关联实现了,语言之间也就连贯了。  相似文献   

6.
语篇理解的研究不仅要涉及由词汇和语法组成的语义上的衔接,同时更要注重语篇连贯对语篇质量产生的影响。连贯性是语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常被解释为语篇各个组成部分在意义或功能上的连接关系,是语篇深层概念和关系的组合。传统的语篇研究多侧重于语篇本身,而融入认知因素的过程研究着重于语篇的生成和理解过程。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连贯,阐述认知因素在语篇理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隐喻语篇功能在商业英语语篇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们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激发和建构概念。隐喻所具有的认知特性:顺序性、相似性和映射性,赋予了其特定的语篇功能,如衔接、连贯以及语篇组织策略等。在商业英语语篇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隐喻的语篇功能进行词汇教学,指导学习者的联想记忆,扩展词汇网络;如何借隐喻的语篇功能指导学习者理解语篇结构,从而让他们最大量地获取和掌握语篇所传递的信息,辨认要点以及主题内容。  相似文献   

8.
连贯性是语篇生成和理解的基础。以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认为,连贯性的实现依赖于衔接手段的完备,几乎完全忽略认知因素在连贯实现中的作用。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图式理论的角度阐释语篇连贯,认为语篇连贯依赖于语篇接收者激活头脑中的图式进行心智加工,心智上的连贯性才是语篇连贯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连贯是语篇的本质属性,语篇没有连贯与否的区分,只有连贯强弱之分,即语篇只存在连贯的等级性问题。并从语篇外部分析了共有知识和语域的选择以及语篇内部衔接手段的运用都是制约语篇连贯等级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连贯性是英语语篇结构的最重要特征之一.语篇连贯是一段话语“潜在的功能性的联系(the underlying functionalconnectedness)”(Crystal,1992).Petofi(1990)认为,语篇连贯是语言外的联体(relatum)在头脑中的映象.如果读者能够给某段话配上一个义体(sensus),从而使读者能够重新构造出一个联系着的、完整的世界映象,那么这段话语对读者来说就是连贯的.语篇连贯现象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研究:形式连贯与意义功能连贯.形式连贯体现了连贯具有“言内”的特征.它表现在不同层次相互联系的语义关系.这种关系可表现在语言的结构上、语言的组成成分关系上以及语言结构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上.意义功能连贯体现了连贯具有“言外”的特性.它使语篇与情景联系起来,成为情景的一部分.本文拟主要研究语篇的这两种连贯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阅读能力是二语学习者必备的基本技能,提高二语阅读能力也是二语学习者重要的学习目标。本文以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为基础,从二语教学实践出发,结合二语阅读教学中的实例,讨论衔接与连贯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途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段落、句子、词汇和标点几个方面,提高二语学习者对语篇连贯的认识,并帮助二语学习者产出连贯的语篇,最终提高语篇分析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其中语法衔接又是一种主要的衔接手段.在歌词语篇上,最主要的语法衔接手段为:照应、省略和同构.文章在照应方面主要探讨了歌词语篇中的人称内指照应,在省略方面主要分析了照应性省略和语境性省略,在同构衔接方面主要考察了重复、添加、交替三种方式.这些语法衔接手段对实现歌词语篇的连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英语科普语篇中最常用的复现和同现两种词汇衔接手段,通过典型例句分析和重现频率统计等方法,对其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讨论。理解和掌握英语科普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手段,可以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容易地掌握语篇的中心意思,增强对语篇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语篇连贯的语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洁 《兰州学刊》2008,(12):200-202
自Halliday&Hasan的衔接理论问世以来,再版多次可谓是影响深远。然而,因为该理论本身固有的缺陷,引来不少语言学家,包括功能派内部的学者对它的批评。虽说多年来衔接理论在不断地发展扩充,但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诸如,对连贯的定义,语篇连贯和衔接的关系,语境对语篇连贯所起的作用等。文章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个视角来切入问题,在梳理了各个与衔接相关的概念后,从社会符号这个层面探讨了较高层次的语境对语篇连贯的联系机制。  相似文献   

15.
作为现代语义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回指受到语言学家的普遍关注,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回指语的运用不仅使语言简洁,而且使语篇更具衔接性,因此回指语对语篇的理解起着认知上的向导作用。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从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方面来探讨回指语的语篇衔接力。  相似文献   

16.
英语注重“形合”,而汉语注重“意合”,这种差异导致了两种语言在语篇的篇章连贯和信息分布上有所不同。英语学习者在进行英文写作时发生的语篇错误,正是来源于这种目标语和母语的文化差异;而理解这些文化上的差异,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透彻地理解目标语。  相似文献   

17.
系统功能语法视阈下的语篇分析重点研究语篇的衔接、连贯和语境等内容。在阅读理解中语篇分析的具体应用表现在语篇的语境分析、主题分析、结构与体裁分析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Hoey的语义单位关系理论及其三种基本的语篇模式,对篇章教学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在语言教学(特别是语篇教学)过程中,语篇模式分析对理解语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整个语篇的框架。语篇模式是从篇章的形式和内容结构入手对篇章进行分类的又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语篇阅读是学习者把语篇内容当作一个整体来读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理解欣赏和释疑解难,它属于语用学范畴。当母语内化成人脑的一部分时,影响学习者进行语篇衔接和连贯、正确理解文本主旨大意的重要因素正是他们意识中的母语。因此,一旦有新的语言知识的“入侵”,两种语言就会发生碰撞并且引发迁移。本文运用语用迁移理论分析语篇阅读中的语用迁移现象,探讨在特定条件下语用迁移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语言交际不是通过孤立的句子或语段来实现,而是通过句子或语段构成的连贯的语篇来实现。连贯性是语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常常被解释为语篇各组成部分在意义或功能上的连接关系。语篇的连贯性与语篇接收者的认知有关,这就使得语篇连贯策略多是建立在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的基础上。这是人们日常处理语篇所遵循的重要认知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