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群体的本质四书中有关群体的观点,可以说具有两个基本特点:首先,在对个人修养的关心和对政体管理的关心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们仍可以区分为私人的和公众的这两个不同领域在这里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范畴是如此密切地联系着,以致于似乎没有什么必要去解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道”,被认为是社会的恒定不变和最基本的结构,而这一社会由于两个基本的群体:家长制的家庭和君主制的国家,而得以稳固下来。孔子、孟子、以及礼的各种教科书的作者们,看来是认为,家长制的家庭和君主制的国家乃  相似文献   

2.
儒家“思无邪”论与古代讽刺诗真美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的“思无邪”观,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和评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真美观的理论基础”、“真美标准的观照线”、“真美观嬗变的流向”三个方面揭示了“思无邪”论与中国古代讽刺诗真美观之间的关系;强调指出,既要看到“思无邪”束缚创作思想的负面影响,也要实事求是地评估“思无邪”审美观对中国古代讽刺待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人画的自娱功能论与儒家教化功能观@贺万里$扬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相似文献   

4.
儒家认为,和与同异;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儒家所讲的“和”体现了万事万物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和”体现了一种道德修养的准则;“和”反映了儒家对时空平衡以及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可以中庸的方法实现。  相似文献   

5.
家伦理学说的核心是“修身” ,围绕这个纲总共有八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途径和方法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归宿和目的 ,而以修身为本。修身立己 ,由己及人 ,以德治国 ,这是儒家修身观的精髓和主旨  相似文献   

6.
儒家民族观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民族观的本质特征,它所倡导的"天下观念"、"大一统"思想、"仁爱"精神、"贵和"理念,以及在"夷夏之辨"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文化标准,都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主流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家的民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民族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华夷之辨”和“用夏变夷”两个方面。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主张,是“华夷之辨”思想的具体反映,它具有以华夏为中心甚至歧视夷狄民族的色彩,同时又具有反对外来干涉、侵扰的性质。孟子对儒家民族思想最重要的发展,是明确提出了“用夏变夷”的概念。而《公羊传》中的“大一统”、“尊王攘夷”和“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则反映了公羊派的民族观以及处理夷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相似文献   

8.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导致对儒家文化的误读,儒家文化被贴上性别歧视的标签,但儒家文化并非是性别歧视主义的。在性别问题上,儒家坚持的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性别观,儒家不是抽象地谈论性别关系,而是着眼于具体的性别角色,儒家的“礼”为每个性别角色规定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并且规定了不同角色和不同性别的人之间互动所遵循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道原则和“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恕道原则。  相似文献   

9.
我想简单地陈述一下马列主义个人观的基本论点,这些论点可以归纳如下: (1)人是一种复杂的现象,社会存在的一切重要情况都从中得到反映。人体现出自然和社会因素的统一,而且人的一切最重要的生命表现,其中包括天赋的、固有的生命表现,都具有社会基础,都在人们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生活条  相似文献   

10.
儒家和谐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论,从社会和谐的目标、秩序和谐的尺度、教育和谐的模式、人格和谐的要求、天合人谐的原则诸方面发掘其现实意义,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是最重视诗与诗教的学派。这个传统的基础是由孔子奠定的。有一次,陈亢问孔子的儿子孔鲤,你在你父亲跟前听到过什么与众不的教诲吗?孔鲤回答说:“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家的内圣外王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先秦时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内圣外王思想的讨论最具活力、最有代表性的要属儒家和道家。原始儒家在道家关于内圣外王思想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吸纳、认同进而使得这一思想理论最终成为整个中国哲学的核心价值、精神内涵、架构理想和践行追求。这一理想和追求直接决定了中国学术两千多年的运思理路和治学旨趣。因此,我们从源头上来理清先秦儒家对于内圣外王思想的体认、洞见对于内圣外王思想的当代转语,传统哲学的现代转进无疑都将具有积极而又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死”意味着生命的中止,就人的死亡而言。它首先是一种生理现象,但人们却不可因此而忽略“死”的文化与哲学的意蕴。本文探讨这一问题的视角是:从哲学上观照中国古代儒家学者对死亡本质的认识,所寻觅的超越死亡的途径。以及面对死亡,人们可能获得的诸种心理慰藉。儒家学说有着几千年的  相似文献   

14.
儒家的慎独境界有三个层次:第一,"明明德"前的慎独:以善为本,谨守善道.第二,"明明德"后的慎独:唯道是从,渐除习气.第三,大圆满层次上的慎独:君子不器,从心所欲.儒家慎独的这三个层次,皆是心地上的修养,与只强调外在行为的"谨慎独处论"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儒家特别提倡忧患意识, 这是儒家人生哲学有别于他家的地方。儒家的忧患意识作为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文化特性, 是一种道德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自觉。它所体现的民本情怀, 标识着士人渗透社会生活的程度, 也是士人对自我社会责任的一种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16.
民国新儒家的墨学观比较复杂,深刻地打上了西学东渐的时代烙印,与传统儒家大异其趣。民国新儒家主要从西方科技、逻辑学、实验主义理论的角度,将墨学看作中国文化中最具西方文化色彩的部分,因此,他们一方面认为墨不如儒,认为墨学的缺陷与西方文化相同,从而对墨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批评,另一方面也像肯定西方文化那样,认为墨学有一定价值,主张以儒为主融墨。另外,民国新儒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西方文化的笼罩,对墨子的伟大人格和救世牺牲精神进行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7.
许多思想家都对人性提出过精辟论述,以此建构对人生和社会的一系列理论.而先秦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法思想的渊源之一,其对于人性的阐释对了解和分析中国社会、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无疑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旨在对先秦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人性的观点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鉴古思今,希望能对我国现在所经历的变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儒家人格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珍贵资源,它对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维护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先秦儒家商业观探索王善禄在史学界,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儒家思想重农抑商。事实并非如此,笔者认为,至少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商业与农业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一、商同农一样,是人类全部生活需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商业乃是人类经济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出现的一个必然...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关于人的问题的考察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现实的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必然的个人”、“偶然的个人”、“有个性的个人”等发展状态。通过对“现实的个人”这几种不同发展状态之间的关系的梳理,比较完整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的个人观。马克思的个人观对于探讨和思考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