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孝"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它倡导的奉养敬亲、善事不违,继承遗志、立身创业,"葬之以礼"、追思祖德是家庭和美的润滑剂,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但由于社会转型、家庭结构变化、孝道教育缺位等原因,致使现代家庭出现不养、不敬等现象。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要批判继承传统孝道,大力弘扬孝文化,营造敬老爱老、尊老养老的良好社会风气;积极完善学校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孝道观念;强化家庭孝美德,建立和谐的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健全法律制度,确保老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西方主体性概念及其发展反观儒学,笔者认为儒学不仅有着对人的主体性的建构,并且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层次进行建构的.儒学对人的主体性建构对当前社会出现的种种弊端,及对处理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的矛盾关系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西方主体性概念及其发展反观儒学,笔者认为儒学不仅有着对人的主体性的建构,并且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层次进行建构的。儒学对人的主体性建构对当前社会出现的种种弊端,及对处理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的矛盾关系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家的孝道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认为孝不仅是指从物质上赡养父母,而且包括精神上尊敬父母。孝是实行仁的根本,由“孝亲”推而广之则是“泛爱众”的仁德。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关于孝的思想,并把它推广为普遍的社会道德。《札记》等典籍中也有许多关于孝的阐述。在当前把握并弘扬先秦儒家孝道,对于维护家庭与社会稳定,建构符合时代精神的伦理道德体系,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孝道内在矛盾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岚 《齐鲁学刊》2004,(1):79-82
中国传统孝道对不同行孝主体、不同行孝情境的不同要求,使孝道规范自身存在许多内在矛盾。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保身全体与舍生取义的矛盾,权利与义务的矛盾,孝顺父母与家无二尊的矛盾,血缘优先与夫妻亲爱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试论先秦儒家孝道思想与我国当前的和谐家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是中华传统伦理的核心观念和主要特征,其内容包括孝养、孝敬、孝顺、孝思、孝丧和孝祭,其中有对社会生活的安定和谐、家庭生活的稳定幸福的积极作用,也有要求对父母“无违”、与封建忠君思想结合等糟粕内容,故应批判地继承。针对当前我国和谐家庭建设中存在的“代沟”问题加剧,情感危机导致的婚变致使家庭道德被破坏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孝道。新型孝道是回归亲子伦理本位的、建立在全体家庭成员平等基础之上的、用以调节家庭内部代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它有助于解决家庭养老问题,有利于代际和谐和社会安定。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普及、法律约束、政府保障和道德提倡等途径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孝道。  相似文献   

7.
8.
孝是先秦诸子为家庭和社会伦理所进行的理论设计 ,具有较强的生存功利精神。孝道在后世发展成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准则。本文试图透过先秦孝道之表象 ,探求其蕴含的生存功利精神。  相似文献   

9.
佤族孝道文化主要包括善事父母、尊敬老人、孝敬是"礼"、尊祖敬宗四个方面,在凝聚民族情感、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决"中国式养老难题"提供了重要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10.
马克斯.韦伯以基督新教为参照,从价值体系、人格取向、财富观与营利观三个方面对于儒教与新教所作的比较,不仅为其中心命题"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佐证,而且充分展示了其体现在"中国理性资本主义之产生"问题上的儒学观。韦伯的儒学观深刻影响着20世纪以来的东西方学界。它可以被争议和质疑,却无法被驳倒和推翻。这或许应该归因于韦伯自身的多面相以及其创设的"理想类型"。  相似文献   

11.
在孔子的仁学体系中,仁是本体,孝是功用,行仁要从行孝开始。孔子主张对父母的“孝”要以“敬”为核心,“敬”的具体表现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在父子关系上,强调“父子相隐”,“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孝”向外推扩就可以“移孝为忠”,“孝治天下”,达到大同社会。  相似文献   

12.
传统孝道与现代亲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鹏 《天府新论》1994,(5):51-54
传统孝道与现代亲子关系范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建设的关系问题,是每一个走向现代社会的文明古国都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在我国,这个问题的研究与争论由来已久,尤其是近十年来更为突出。以往的讨论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有未尽人意之处,其中之一就是抽...  相似文献   

13.
杨建海 《理论界》2012,(5):168-170
在传统中国,农村老人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但是在社会变迁的冲击下,当前我国的农村养老问题变得十分突出。笔者认为,造成农村养老困局的表层原因是孝道伦理的滑坡,而深层次原因却是农村老人缺乏可供交换的养老资源,因此,建立普惠性的养老津贴是解决农村家庭养老困局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学不是宗教,但儒学并非没有类似西方基督教的超越性,儒学的超越性不同于西方的外在超越,而是一种道德自觉的内在超越。这种超越不寄托于人格神上帝,对人自己创造的神没有敬畏感,但是对自然之天的共生共感、交互关系的宇宙即能体现人道的天是有敬畏之心的。儒学是一种人文宗教。儒家的王道政治建立在宗法制度和同姓不婚制度之上,对家族中的人自然要讲为政以德,儒家的王道政治在理想化的想象中塑造了三代之治。天治主义与民本主义的结合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根基。人人可以成为天子的民本思想较之基督教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似乎更为平等,这是后世民本主义之总根芽。本文论述了先秦儒学不是宗教胜似宗教,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以及以民为本和君权至上三个基本特质。  相似文献   

15.
伦理与道德都是历史范畴。在传统家庭中,家庭代际伦理是家庭伦理的核心,维护这种伦理核心的家庭道德规范便是孝道。传统家庭代际伦理和谐与传统孝道建构的"以孝治天下"的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模式有其合理性和历史价值。在当代中国改革发展与社会转型中,传统家庭代际伦理和谐与孝道面临有悖"善事父母"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继承和创新传统孝道。  相似文献   

16.
当代儒学的五种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代中国儒学史上,内容不同、特点各异的开展儒学的形态已然形成,主要包括:宗教儒学、政治儒学、哲学儒学、伦理儒学、生活儒学。这五种儒学形态的形成,不仅有其深厚的理论意蕴,更有其深刻的实践意蕴。它们既是对中国现代性价值资源的探寻,也是对儒家思想的自觉性调适,因而其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儒学普遍主义的追求,而是一种在思想逻辑与历史逻辑张力之间对儒学的创新、对生命的安顿、对民族的铸魂之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7.
论儒家孝道观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宇 《兰州学刊》2006,4(2):28-29
儒家孝道观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时代赋予了孝道观不同的社会含义。经历了先秦、汉唐、宋明、民国的儒家孝道观,其内涵不断得到扬弃。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深远而重要。  相似文献   

18.
高春海 《理论界》2013,(11):132-135
由于孔子孟子坚持孝道优位思想,导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公德、法制和公平.针对孝道优位思想所衍生的流弊,荀子对孝道进行了改造,降低了孝道的重要性.荀子之所以提出君恩重于亲恩的观点,主要是因为士人阶层对专制君主有严重的依赖性.这标志着荀子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血缘本位思想的束缚.  相似文献   

19.
漫谈儒学与家庭伦理——从亲情关系说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培元 《文史哲》2002,(4):107-111
儒学伦理是德性伦理 ,其核心是仁。它首先从家庭亲情关系开始 ,包括夫妇之间的尊重和忠诚 ,父母子女之间的慈爱和孝敬。现代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 ,特别是市场经济走进了家庭 ,财产和权利、义务方面的问题突出了 ,但是亲情关系是不能改变的。在平等的基础上继承、发扬儒家伦理 ,与现代家庭生活方式结合起来 ,对于家庭的稳定和谐、人的素质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近代儒学在西力东侵的文化态势和救亡图存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主要趋势表现为向经世致用,兼收并蓄、中西会通以及日渐失落的方向转变。这既体现了儒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也反映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而它所折射出来的“中西新旧”、“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对于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